『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和『不須識本心,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兩者旨歸上的差異?

【問】:六祖惠能大師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而淨土宗修學認為我們是薄地凡夫,障深慧淺,處於末法時期,靠自力絕無可能,主要依靠他力,依靠阿彌陀佛的慈悲攝受力,才能得度;而且不需要見性,即不需要識本心,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兩個觀點聽起來十分矛盾,後學者應聽取那種說法呢?

【答】:這是一個好的問題。

總體上說,我沒有辦法替祖師大德回答您的問題,他們怎麼說、為什麼那樣說,應該有他們的理由,我只能從在經和論中看到的相關內容來給您一些建議。

一般來說,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需要明確這些祖師大德們怎麼定義自己的說法。一個人不論想要說什麼,都有責任把自己說的話、使用的概念定義清楚,這是必須的。世尊在經典中都要定義自己的說法,哪個概念什麼意涵,都有準確定義,避免給人造成誤解。如果把使用的概念定義清楚了,答案自然就有了。

因此,面對惠能大師的說法,您需要問一下:『本心』是什麼意思,怎樣才是『識得本心』,識得本心的標準和體驗是什麼,經典中哪裡有這樣的標準,世尊在什麼地方定義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等等。因為『本心』是這個說法的核心概念,您把這個定義弄清楚了,這個問題自己就有答案了。六祖大師是不是說清楚了,這是他老人家的責任,但您自己是不是清楚六祖大師在說什麼,是您自己的責任。

面對淨土宗的說法也是一樣,您需要問一下:什麼是『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彌陀是哪個彌陀,是自內生起的彌陀,還是住在隔壁的彌陀,或者是太陽系裡某個星球上的外星人;怎樣是『見彌陀』,怎樣是『不見彌陀』,『見』的標準和體驗是什麼,在哪裡『見』,什麼時候『見』;『開悟』是什麼意思,什麼標準和體驗,是瞬間獲得的,還是怎樣獲得的。世尊在哪裡定義過『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等等這些。

另外您的問題中說到:『我們是薄地凡夫,障深慧淺,處於末法時期,靠自力絕無可能,主要依靠他力,依靠阿彌陀佛的慈悲攝受力,才能得度』,同樣需要弄清楚:這句話在哪裡見到的,世尊說過麼?『障深慧淺』是什麼意思;什麼是『障礙』;什麼是『智慧』,『智慧』的表現形式怎樣,怎樣區分這個是智慧,那個不是智慧;什麼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是怎樣造成的,是時間造成的,還是知見造成的,還是有人在佛教思想中添加了太多模糊的說法造成的,是故意添加的,還是他們自己也不清楚添加進來的,怎樣才是正法時期;『處於末法時期,靠自力絕無可能,主要依靠他力』,世尊在哪裡說過依靠他力,甚至要『全靠』他力才行;佛教修行者的三皈依中,文殊菩薩說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是不是末法時期的修行者不需要三皈依,不需要深入經藏,依靠他力就可以;佛教思想是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有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是不是三藏十二部對過去的修行者有用,而對現在的修行者都不靈光了,需要全靠他力才行?

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提問,這些問題清楚了,您的答案就有了。

孔子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時,有過這樣的說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意思是说,没有人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世尊在般若經中也說過同樣的話,他不是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是知道怎樣解決問題。聖者知道怎樣找到答案,方法就是反覆詢問其中的細節。佛教經典中有大量的論義,都是由問題生起的,比如《華嚴經》中就有大量的問題,所有演說都是圍繞這些問題生起的。如果您不能對這些宗派、祖師大德的說法,乃至經論的說法提出疑問,直接認為這些就是正確的,認為這些說法『必須、一定』正確,而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正確,正確在哪裡,那就只獲得一個結論,背後的意義就不會呈現出來。

般若智慧是在細節中,是在不斷追問的過程中呈現出來,不是一個最終答案所能代表。

宗教說法一定要和生命體驗相關,在這一點上和知識不同。不論佛教的哪個宗派、哪個學派,甚至不論哪個宗教的說法,哪一位祖師大德,乃至佛菩薩的說法,最終都是要回到生命體驗中來。如果在生命體驗中不能建立,要麼就是外道法,要麼就是世間知識、民間宗教。通常處於民間信仰中的人不習慣生起這類問題,他們不喜歡思惟,喜歡獲得答案,喜歡多快好省地到達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因此,您問應該聽取哪一種說法,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問一下應該有幫助。

一種說法不因為是誰說的,或者不因為是過去人說的、古人說的,就『必須、一定』正確,您要有一種方法讓它回到行法實踐,回到生命體驗中,這樣才是最好的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