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經典的解讀模式?
【问】: 大乘經典的解讀模式是怎样的?
【答】:大乘經典解讀,一般要圍繞三個方面來考量:第一個是經典的言說模式,第二個是結構模式,第三個是行法模式,行法模式也是證入模式。這三個方面分別對應行者的聞思修。不了解這三種解讀方法,想要讀懂大乘經典就很困難。聞思修具體的修行細節,以後都會說到。
言說模式是指經典文字集結的特質,包括名相、語句、方法、風格,它和經典集結者、翻譯者的民族、文化、時代、歷史背景相關。解讀大乘經典时,看到菩薩、數字、城市名、劫數、時間等等,要意識到這些都是屬於言說模式的一部分。
經典的言說相,從文字上看,有的是歷史事件的敘述,有的是論法,有的是行法,有的是密法言說,還有的是混合型的,即看上去是歷史事件,其实是密法言說。密法言說不一定就是咒語,這需要特別注意。大乘經典中的密法言說非常普遍,是通過世間名相来表達特別的意義。比如很多經首常常是這樣:「一時佛在某處,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或者與菩薩眾三萬兩千人俱」,這就是密法言說。再比如:「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不是世間數字,它是不變的。也就是说,再過一劫兩劫的時間,佛再來說這部經,同樣還是十劫,它属于密法言說,有它特別的意義在里面。
這部分解讀需要比較多的說明,可以參閱《覺悟華嚴經·二十八講》的密法解讀部分。
經典的言說模式和結構模式有差別,言說模式可以通過文字的描述辨別出來,而結構模式就不容易,結構模式不是明顯的,要靠經典的整體結構體現出來,需要修行者慎密的思惟。
比方說《無量壽經》中有兩位應機眾,前半部分是阿難尊者,後半部分是彌勒菩薩,這就是經典結構。再比如《金剛經》裡須菩提長者提出問題,由佛陀來解答,则是另外一種結構。又比如《圓覺經》,佛陀在普光明殿與十二菩薩說法,每一個菩薩都提出問題,由佛陀解答,這些菩薩們的出場順序、提問順序以及所提问题的性質等等,所有法义都是在文字之外的,這又是另一種結構。
再來看這部《華嚴經》,它分為三處演說,即菩提場、普光明殿,和入法界,對應生命本體的佛法僧。在佛教的言說形式裡,這三處代表生命的全體。
所以,每部經典都有它特定的結構,表達一種特別的意義,有的簡單一些,有的複雜一些。最完整的、几乎具備所有佛教經典結構模式的,就是這部華嚴經。一般的修行者從其他經典很難看到華嚴經的成就,而從華嚴經卻可以看到所有經典的意趣。實際上,不光是在結構上,從言說和行法成就上,華嚴經也是最能體現整體佛教理論和行法次第的經典。我们有緣遇到,有機會學習,應該倍加珍惜。
從經文的布局可以看到經典的結構模式。實際上,這種經典結構同樣表達一種行法和成就,這就是修行者的行法模式,或者叫證入模式。這就比言說模式和結構模式更加隱秘,帶有一種實踐和成就的意義。
《華嚴經》在三處演說,每一處演說就是那一處的成就,所言說就是所成就,就是當時當處的修法和次第。如果明白這一原則的話,不但經典解讀的言說模式、結構模式可以建立起來,而且行法和證入也能明了。另外,对三藏十二部經典,讀起來也不會再有大問題,因為這些經典完全是按這些模式集結出來的。在《華嚴經》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所有的模式。
實際上,行法要在言說模式與結構模式成就之後,才能準確地建立起來,為什麽?因为行法實際上就是把言說模式與結構模式所表達的出世間行法上的成就意義,轉化成自己的行為。如果前兩個模式沒有掌握到,或者掌握的不準確,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樣來讀懂經典的話,修行就必須要依靠善知識帶領,這就是聲聞模式,也就是聞法模式,甚至凡夫模式,這樣在成就上就比較慢一些。
這是大乘經典的解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