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典集結時要把樸實易懂的語言變成這樣複杂?
【問】:為什麼到了佛教後期,『經』的集結會從樸實的、大家都能懂的語言,變成了像《華嚴經》這樣的演說模式,弄得我們像在讀神話故事一樣?
【答】:至少有兩方面原因能夠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經』是成就者描述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的語言,它不是知識,必須要生起相應的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才行,而知識語言不是這樣,很多知識語言不需要體驗。比如科學上的很多公理、公式,不需要知道它們是怎麼推演出來的,只要拿來用就可以。但『經』的語言不行,經典文字必須要和生命體驗相關,如果修行者不知道怎樣從『經』的語言轉變到行法實踐,轉變到生命體驗,只是重複這些文字名相,這種重複就沒有任何效用。以為自己知道了,但是因為沒有生命體驗,這種『知道』大部分是錯覺,沒意義。
佛教晚期的經典,哲學化、理論化很強,如果不知道它們如何與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相關,就會覺得很複杂,甚至不知所云。
經的語言與行法實踐、生命體驗有準確的相關性,這就是經典的密法言說。修行者必須要明瞭如何解讀密法言說,才能將經典文字準確還原到自己的行法實踐和體驗中。『密法』的意思是指雖然經典是以文字名相的形式演說,但必須要從行法實踐與體驗上去解讀,所以這種解讀不是知識上的,而是體驗上的,管這個稱為密法。
第二個原因與印度民族的說法方式有關,當佛經傳到印度之外的其他地區、民族時,傳到我們中國時,離開了它的說法環境,其他地區、民族文化環境不同,如果不熟悉印度民族的說法方式,要解讀這些經典自然覺得困難。
所以解讀經典時會有一個問題,特別是解讀理論性的、密法言說性的經典,必須要知道他為什麼要那樣講,他那樣講代表什麼意義?中間要有一個翻譯,不是梵文到漢文的翻譯,而是『說法模式』的翻譯。『說法模式』沒辦法通過文字翻譯來直接獲得,必須要通過明瞭這種說法方式才能理解它所說的內容,這也是屬於密法言說。
大家在閱讀經典時會發現,最早世尊講的那些好像很直白、很明確,到後來這些大乘佛教經典,就發現越來越深密難懂。這裡面還有一個逐漸添加進來的因素,早期的佛教經典因為都是要背誦的,是大眾與世尊隨問隨答而成的,所以很短,世尊直接針對那個問題給出解答,而晚期的佛教經典中加入了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說明起來就越來越長。假如缺乏對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的瞭解,缺乏對密法言說解讀的瞭解,晚期的佛教經典的就很難懂。
另外早期的佛教經典,很多是直接從行法實踐入手,密法言說的側重點在於直接指導修行者的行為實踐,行法理論的部分少。比方說在《雜阿含經》裡講到十六位國王去見世尊的時候,有五百車乘、五百侍衛、五百侍女一起去拜見世尊。這裡的『十六位國王、五百車乘、五百侍衛、五百侍女』講的都是法數,是密法言說,只不過在早期的經典中,這種密法言說還沒有那麼關鍵。它不像晚期的經典,是通過密法言說的方式把理論體系建立起來,假如不瞭解解讀方法,整個理論體系就沒辦法理解。上座部經典中的這些說法看上去似乎還可以理解,可以認為這十六位國王去的時候確實各自帶了五百車乘、五百侍衛、五百侍女,這樣解讀好像沒有多大的損害。但實際上現在回头再看,它要表達的意義遠不止這些。
《覺悟華嚴經·總釋二十八講》中介紹了一些如何解讀密法言說,特別介紹了如何解讀法數,在這次的《華嚴經講義》中也常常提到密法言說解讀,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