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懺和助念有什麼意義?

【問】:拜懺和助念有什麼意義麽?

【答】:很多修行者理解的拜懺就是一天一百零八拜、三百拜、五百拜,認為這樣可以消業。如果這種身所作為能夠消業的話,田野中終日勞作的牛馬生生世世輪迴,早就解脫了,早就成就無上正覺了。如果拜懺中有正知見和正思惟的建立,那是另一回事。

佛教中,生命的改變是靠智慧和精進的行法實踐來完成的,靠如實知和如實體驗一切法來完成的,身所作為雖然是行法實踐的一部分,但是佛教行法的核心在於自我覺悟,身所作為的行法實踐是智慧的顯現,如果沒有自我覺悟,沒有正知見和正思惟,沒有智慧力生起,身所作為就成為共外道行法。佛教並不排斥共外道法,但是佛教主張的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不是靠共外道行法可以實現,不是只靠身所作為的行法實踐可以實現。因此每天兩百拜、三百拜,並不是什麼錯誤,而是說如果正知見、正思惟沒有建立的話,只能說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

世尊在經典中明確講『苦行非聖行,無義相應故』。『義』是指智慧所能顯現的生命體驗,如果苦行的背後沒有智慧的建立,這種苦行沒意義。

宗教中常講『教理』和『教義』,『教理』是通過語言文字邏輯思惟把所要說的整理出來,形成理論。教理可以討論,有究竟和不究竟之分。

『教義』則不同,『義』是對真理的直接宣告,不管我們認可與否,它就是真理,所以世尊講『苦行非聖行,無義相應故』,不能實現真理體驗的苦行,不是佛教所要的。真理體驗就是對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體驗。

所以,不是反對拜懺的行為,如果在拜懺中,隨著身所作為能有啟發自性覺悟,令拜懺成為智慧行法,那麼拜懺不但沒錯,還

是很重要的行法。

比方說我們讀《華嚴經》碰到一個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一直魂牽夢縈,希望得到答案。這時如果去拜懺,雖然身體在拜,但大腦還是在思考這個問題,內在是有覺知思惟的,這時候的身所行為當然是有用的。但並不能說,因為拜懺了,我們對《華嚴經》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不是的。最終還是取決於當時的用心模式,如果覺悟力、思惟力沒建立,指望靠身體的行為來轉變自己,這在佛教理論中不成立。


【問】:有一種觀點認為,往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可以有分別執取的習氣,但條件是要有能力去止住分別執取的相。這種說法是不是要求我們臨終的時候必須要正念現前,就是要止住執取相的意思?

【答】:臨終助念與生命中的『業』的作用方式有關。生命種子的力量有很多種展現形式,《瑜伽師地論》第二卷有講到不同因緣給生命帶來的身心覺受不一樣。對往生者來說,就是要有一個生命力量生起的助緣,如果能給往生者一個安寧的、清淨歡喜的助念因緣,往生者的生命力量借助這個助念因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助念是這樣的一個原理。

也就是說,生命要流轉或者往生到某一個世界中去,不管是願力還是業力,一定要靠一種力量才可以到達。業力是被動的,願力是主動的。當我們能夠定向生起自己的生命力量時,這個願力才有用;如果我們不能定向生起時,這個願力雖然對我們的行法有促進的作用,但是力用還不夠。只有到達菩薩道種智行法時,那個願力才能夠定向,要想到哪個世界、哪個法界,就可以到那個世界、那個法界。這只有菩薩道種智行法才可以做到,但核心都是要有生命的力量生起。

如果亡者不是修行人,沒經過那樣的訓練,臨終時又沒有人助念,他就不能定向生起要往生到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的願力。因此對於不是修行者的這些眾生,我們要給他一種助緣,這個助緣會幫助他,促成生命的力量沿著這個方向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