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別、了別及七種作意的行法意義?
【問】:不分別和了別有什麼差別?不作意和精進作意、了別作意、勝解作意如何取舍?
【答】:剛才說到生起知見的問題,講到五蘊身一切法,因為在一般的行法理念裡面,常常會提到要不分別、不執著、不作意,這在總體來講是沒錯的。但當進入到華嚴十住位行法的時候,一定要入微細。對於問題中提到的不分別和了別,不作意和七種作意的差別,我們要詳細區分才可以。
在進入到華嚴行法十住之前,我們往往還是按照聲聞模式的行法方式去運作,即意圖把所有分別執著都打包扔掉,就好像剛才講的彷彿只有關閉所有的覺受才可以。
當進入到十住位行法後,就知道不是關閉,而是要生起對於一切法的覺知和思惟。如果是凡夫種性模式的,生起的覺知和思惟就在娑婆世間。如果是十住位以後的種性模式,生起的就是菩薩道種智行法的法身世間。
從自性的角度來講,有七種作意可以帶領我們遠離凡夫地的染著束縛。
在《瑜伽師地論》中講到菩薩七種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作意就是「了別智」,就是在行法實踐時,能夠生起對經文背後意義的好樂和勝解。這些是作意思惟才能完成的,並非一生起作意思惟就到凡夫世間。
以《無量壽經》为例,《無量壽經》是關於法藏比丘成就極樂世界的一段描述。我們看法藏比丘在成就極樂世界的時候說到【世間自在王如來,知其高明,志願深廣】,然後為法藏比丘演說【兩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這和《華嚴經》菩提場會中普賢菩薩生起十方法界是一樣的。
法藏比丘作為修行者,是怎麼成就極樂世界的?從經文的角度看,是法藏比丘【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與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所攝佛國超過於彼】。把七種作意落實到法藏比丘的行法中,就能知道法藏比丘不是不作意,相反,法藏比丘是依照七種作意模式成就的極樂世界。所以這裡說【聞佛所說,皆悉睹見】,怎樣睹見的?一定有「了相作意」才可以。不是凡夫種性的眼睛看到才是,一定要有內在覺知的行法生起才可以,所以有【皆悉睹見】。
【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講的就是「勝解作意」。怎樣起發無上殊勝之願?當然是內在生起的才可以。內在生起的在華嚴行法就是十住位以後的行法模式,所以才有【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這裡就包括了: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觀察作意,否則怎麼會做到呢!後面也一樣,【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嚴淨之事,明瞭通達,如一佛剎】都是需要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的。
這段經文告訴每個修行者,作為法藏比丘應如何成就自己的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這是從《無量壽經》的角度來看行法模式。
若按照《華嚴經》的行法模式,就是指初住位以後的行法要如何生起?經文雖然不一樣,但核心意義一樣。當要落實到自己的行法時,這些地方都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在目前的行法理念裡面是不是存在盲點。因為很多修行者就怕生起作意思惟,認為只要生起作意思惟就在凡夫地,這和世尊在經典上的說法不一致。
以前我們講過,成就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有很多種模式,所以剛才介紹的時候強調,受持哪一部經典,就按照那一部經典的模式生起行法,這樣就一定能到達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
从華嚴行法來看,最低要能夠到達十信位。假如按照剛才介紹的這種形式,能夠真正瞭解《無量壽經》法藏比丘的行法模式,並能確切掌握,就一定能夠到達《無量壽經》所言的實報莊嚴土。
所以,無論是兩本《佛說阿彌陀經》、或五本《無量壽經》,還是《觀經》、《華嚴經》,這些經典裡面都提供了完整的修法理論和修法實踐。瞭解到經文背後的實際意義,就一定能夠到達經典所說的成就地。
現在的修行者所缺乏的是不能把經典背後的意義跟行法提取出來,關鍵在於解經模式。因解經模式在經典裡不是顯相的,如果對解經模式不瞭解,經文後面的實際意義就不容易提取出來,就容易按照字面的意義去理解經文,這對行者來講很冤枉。
自古以來有非常多的修行者窮畢生精力,但成就甚微,究其原因,就是不能準確解讀出經典的真實意義,只是從文字表面去理解經文,並依此落實行法,以至於無法到達經典的實際成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