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相 關: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關鍵字:十信本會、萬法因緣生與一切法從心想生、上座部經典、如來應等正覺與阿羅漢慧解脫、如來十力、蓮華藏師子座、足輪放光

十信位六品經文和菩提場會六品經文結構一致,前三品是一個單元,後三品是一個單元,前三品生起後三品。十信位六品經文從無上正覺發起處的角度說,菩提場會六品經文從無上正覺成就處的角度說。

十信位《如來名號品》經首和菩提場會、四位行法、等覺位、妙覺位以及《入法界品》經首對齊。『對齊』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意義上對齊,比如十信位與等妙覺位;二是結構上對齊,表明這是一個單元。一部經有多個經首目前只見到《華嚴經》是這樣,像《大般若經》、《大寶積經》,雖然也有很多會、很多經首,但它們屬於經典叢書,諸會之間沒有關聯。《大寶積經》有四十九會、四十九個經首,這些會和經首之間沒有聯繫,每一會都可以單獨流通。而《華嚴經》不一樣,一共有九個經首,經首之間彼此對齊、勾索,以此來建立起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

《如來名號品》講眾生生命中以『佛』這個因素生起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如何存在、名號怎樣;《四聖諦品》講這一切法在當下的身心覺受中如何存在、名號怎樣,是從當下的身心覺受最終到達生命解脫。這兩品都是以名號的形式按十方模式來建立演說。名號是修行者對一切法生起關注和思惟的第一步,是從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從當下的身心覺受轉到行法實踐的第一步。

《如來名號品》中文殊菩薩演說了兩層如來名號:第一層針對娑婆世界,第二層針對娑婆世界周圍的十方世界。這種中間一法、周圍十法的演說方式在《華嚴經》中非常普遍。中間這一法稱作『本會』,在十住、十行、十迴向皆有十方世界菩薩雲集『本會』的說法。

『本會』是指不共法報身世間所在處,是覺知智慧生起的地方,是生命中『自我』因素的根本所在處。假如只有『本會』,而沒有周圍的十方世界,不講與世間一切法相應,在哲學上講即是主觀唯心主義。反過來,不講『本會』的覺知智慧,只強調身外的十方諸佛世界殊勝莊嚴,就是共外道法。所以,修行者不僅要有『本會』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的生起,同時還要與外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相應,這樣才是完整的生命體驗,才是腳踏實地的行法實踐。

『本會』的不共法報身世間是如來藏別業所成,共法世間是如來藏共業所成。比如山河大地、草木蟲魚、大家共同所見,即如來藏共業所成。共法世間共業所成的一切法,按『萬法因緣生』的模式生起;不共報身世間的一切法,按『一切法從心想生』的模式生起。

所以,共法世間的一切法不是靠心想就可以生起,如果要在共法世間令某一法生起,要有具體行為的參與,行為是一種共法世間的因緣。而不共法世間的一切法是靠作意思惟生起,不同種性眾生作意思惟的模式不同,他們生命所在的報身世間也不同。娑婆世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等世界是由眾生種性來決定,不是由共法世間來決定。如果是凡夫種性,報身世間即是娑婆世界;如果是菩薩種性,報身世間即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有些修行者往往這樣認為:因為共法世間是娑婆世界,所以自己才生活在娑婆世界,離開這裡才算遠離娑婆世界,不是這樣!

因此,共法世間的一切法與不共法世間的一切法,這兩種說法不能混同。不能說既然『一切法從心想生』,那麼只靠心想就能改變世間。心想是別業所成,要通過具體行為來成就世間因緣,通過世間因緣來改變世間的某一法。如來藏、如來法身世間一切法,不但包括『萬法因緣生』的共法世間一切法,也包括『一切法從心想生』的不共法世間一切法。

《四聖諦品》是從當下身心覺受的一切法來建立演說,在這一切法中生起十信位行法,乃至苦滅和苦滅道最終亦是在此建立。

一般講到苦集滅道四諦行法,都是針對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修行者,是基於染淨模式的行法。修行者依遠離苦諦、集諦一切法,以獲得生命解脫,這種『遠離』要麼基於對諸法的分別取捨,要麼基於聲聞種性的入三昧,以此壞滅諸法因緣,令之不起,來擺脱諸法帶來的束縛和影響。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是以壞諸法因緣故令諸法空,或者以入三昧故令諸法空。

《華嚴經》十信位的四諦行法,強調在苦諦和集諦的一切法中,以智慧力遠離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以此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這不是靠分別取捨,或者靠壞滅諸法因緣、入聲聞種性三昧來證諸法空得生命解脫。二乘聲聞所證的諸法空實際上不是世尊講的諸法空,不能真正獲得生命解脫。修行者首先要準確明瞭《四聖諦品》,才能知道如何建立十信位行法。

《四聖諦品》和佛陀時代建立的行法理論相應,但不少人習慣把佛陀時代的原始佛教和後來的大乘佛教分開,很多人甚至完全沒有接觸過原始佛教經典,這是由於佛教思想在流轉和傳承的過程中,誤解不斷積累造成的。事實上,大乘佛教同樣是以佛陀時代的演說為基礎與核心,雖然不同時期的經典針對修行者的種性不同,但在行法理論上則是一脈相承。

在佛教早期上座部經典中,關於如何從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的說法,即使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也同樣能從中明確地找到行法實踐的下手處。在漢地有不少上座部經典,最核心的是四部《阿含經》,而四部《阿含經》的核心是《雜阿含經》。我們介紹一下其中的三部經,前兩部是關於四聖諦,後面一部是關於如來十力。

首先是《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的第379經,經文是這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鹿野苑』是佛陀成道後在世間說法的第一個處所,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在上座部經典中,『五比丘』代表五位修行者,具體是哪幾位,不同經典記載不一致。按照經典的語言模式來講,『五比丘』更側重於法數表達,在大乘佛教中,『五比丘』可以理解為修行者清淨的五蘊身一切法,『世尊告五比丘』代表從無上正覺的角度來看待五蘊身一切法。

這裡特別要注意『苦聖諦』中的『聖』字。『苦諦』是講五蘊身一切法帶來的束縛和困擾,是從凡夫種性的角度說。而『苦聖諦』是講對此一切法的覺知明瞭和解脫,是從諸法自性本體的角度,以及無上智慧成就的角度說。『諦』代表事實,代表諸法的真實存在。修行者在證諸法空之前,以否定一切法的方式建立行法實踐,視一切法為虛妄染著。但實際上,五蘊身一切法帶來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都真實存在。智慧是在這一切法中建立的,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真實不虛。離開一切法去證諸法空,這個諸法空即是惡趣空,是一種虛妄相,並不存在。『不存在』是指覺知思惟以及生命活動、生命體驗不能到達。

這裡的『生眼、智、明、覺』,在南傳佛教的經典中翻譯為『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我們通過不同翻譯的對比,能更準確地體會文字背後要表達的意義。這段經文是講『苦聖諦』,所以是在五蘊身一切法中,即苦諦一切法中生起正思惟,以正思惟落實在眼見、思惟等中。眼能見、智能思、慧能覺、明是不迷惑、光是微細智慧。『光』是指微細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生起。當說到『覺』時,一定要有甚深微細的含義和體會,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的概念,或者一個固定的現相。

後面講『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換句話說,世尊是在告訴五比丘:只有對五蘊身一切法生起正思惟,才能做到智慧生起,才能對諸法明瞭通達,進而在一切法中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正思惟』是指依於梵行清淨、依於諸法自性而生起的分別、選擇和判斷,能夠給出連續、穩定、必然性、普遍性的結果,指向諸法實相、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華嚴行法中的正思惟即初住位所指的『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等十種智,以此生起行法實踐最終成就如來地的十種力。

在這部經的最後,世尊這樣講: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為在四聖諦等一切法中能夠生起『眼、智、明、覺』,最終才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假如不能生起,則不能證得生命解脫,也不能證得無上正覺。儘管經文很短,但是說法很直接。總結起來,就是要在五蘊身一切法中,以智慧力生起行法實踐,才能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再來看《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的第402經,經文是這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何等為四?所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這部經告訴我們:於四聖諦能平等正覺的修行者,即是如來、應、等正覺。也就是說,修行者依四聖諦可以到達無上正覺,這與普光明殿十信位《四聖諦品》行法實踐的目標一致。

最後再看《雜阿含經》第二十六卷第684經,這部經主要講了阿羅漢與如來地成就的差別。前面兩部經是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地方演說,這部經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演說。經文是這樣: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阿羅訶』是指應供,是如來十號之一。『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即如來地正等正覺。這段經文是世尊告訴比丘們怎樣於五蘊身一切法中得如來地無上正覺,或者得阿羅漢慧解脫,二者的標準是什麼。

如來地正等正覺和阿羅漢慧解脫,雖然都於五蘊身一切法『生厭、離欲』,但前者能得『滅盡、不起、解脫』,後者只得『不起、解脫』。

後面說『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這個問題同樣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或者說就是對我們修行者講的。說到底,是『滅盡、不起、解脫』和『不起、解脫』有什麼差別,或者更簡單講,『滅盡、不起、解脫』的關鍵是什麼。後面是世尊的解釋: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如來地正等正覺成就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這和《華嚴經》十住位強調的『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一致。後面的『現法自知,得三菩提』中的『三菩提』即是正覺。大乘佛教的修行者要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怎樣才是發菩提心?具體來講,在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中,十信位即根本智行法中的的發菩提心,修行者依生命中的文殊菩薩力量,對一切法主動生起平等關注,生起覺知觀察思惟,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此即根本智行法中的發菩提心。在別教菩薩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十住位即差別智行法中的發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要依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才能生起。

般若智慧有三個屬性:依於本體、自內顯發、周遍完備。菩提心是般若智慧的種子,是成就無上正覺的核心力量,修行者依於一切法而自內顯發的平等覺悟心才能稱作發菩提心。

接著經文講如來、應、等正覺的修行者『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等等,思惟可知,不作銷文。這只是一部分差別,後面繼續說二者的差別,也和《華嚴經》有密切的關係: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力』是指自性智慧的應用落實在一切法中,能生起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這裡要注意的是世尊如何詳細演說如來十力成就。

在十信位《淨行品》中,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問法,明確提出云何成就如來十力: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等等。雖然名相和順序與此處略有不同,但內容完全相同。

成就如來十力是《華嚴經》裡貫穿始終的核心思想之一。從十信位智首菩薩問法,到十住行法生起、得梵行清淨,乃至到達等妙覺位,各個位次的行法實踐都是圍繞如來十力展開的,皆不離五蘊身一切法而得成就。

《雜阿含經》第684經的最末後講『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強調了如來、應、等正覺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下面具體看一下如來十力的第一個『處非處智力』,經文是這樣:

【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若成就此力者』這一句在『十力』演說中反覆宣說,表明這十種力的每一種力都能『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前面世尊講到如來地正等正覺得『滅盡、不起、解脫』,而阿羅漢慧解脫得『不起、解脫』,可以明確看出,如來地正等正覺的『滅盡、不起、解脫』是依『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等,乃至此處的如來十力獲得的。『滅盡』是指能以覺悟力自知自覺地主動生起。

如來十種智和如來十種力在經典中經常出現,只是在順序和名相上有時會有差別,但內容決定一致。

如來十力成就在《淨行品》中由智首菩薩提出,在十住位行法中開始出現,十住位的初發心住即是依此十種智而發心。十種智是如來十力的發起處,指向妙覺位的如來十力。依十住位的行法理論可知,修行者成就十種智中的每一智,都要能『凡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由此可以看出十住位行法和原始佛教核心思想的一致性。

『凡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意味著明瞭通達一切法,要靠修行者的思惟力、覺悟力,不是依聽聞、順從、接受就能證得。『不由他教』不是講不能詢問,而是講要以自我覺悟為主,以自我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為主,是積極主動的、自覺的智慧建立。

如來地正等正覺能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於一切法中滅盡一切對立染著,沒有出離相,也沒有不起相和解脫相,由此成就如來十力。而阿羅漢慧解脫是針對如何出離五蘊身一切法的,有出離相,也有不起相和解脫相。這是如來地正等正覺與阿羅漢慧解脫的差別。

經典中依四聖諦行法理論,在五蘊身、六入處獲得智慧和解脫的說法有很多,這些是從《雜阿含經》中摘錄的相關經文,從中可以看出《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是如何和佛陀時代建立的行法理論相應。《四聖諦品》是由文殊菩薩演說的,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既是行法實踐的生起處,也是最終成就處。

十信位第三品《光明覺品》分為三部分:第一,世尊兩足輪放光照十方世界;第二,文殊菩薩等十方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第三,一切處文殊菩薩興起說偈,表達十信位的行法生起。前面演說如來名號和四聖諦名號的文殊菩薩是從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說,而《光明覺品》中的一切處文殊菩薩是從差別智行法的角度說。雖然二者皆是文殊菩薩,但細節上不同,差別智中的文殊菩薩是根本智中的文殊菩薩的具體呈現。

【爾時,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欝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槃、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遍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經文講到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代表一種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生起。欲界天、色界天都在,但沒有四空天,為什麼?因為十信行法需要生起具體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不是四空天大眾可以到達。

菩提場會《如來現相品》中世尊眉間放光入於足下,此處的足下光明即是《如來現相品》中的世尊眉間光。眉間光是從成就地的角度說,足下光是從生起十信位行法的角度說。『世尊』代表生命中的根本覺悟力。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到『百億色究竟天』是指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生命中有無量法,每一法中皆有閻浮提乃至色究竟天。不要把世尊理解成像探照燈一樣,能把宇宙星系照亮。這段經文說明生命中根本的覺悟力可以到達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可以生起微細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

從大的方面講,生命本身即是一法。這一法按照不同分類、不同因緣,每時每刻會生起無量法。無量法再劃分,就會有無量須彌山、無量的閻浮提。以這種模式不斷微細來建立十信位行法,就稱作《光明覺品》。後面的經文是這樣:

【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

這些菩薩和《如來名號品》中的菩薩名字相同,但表達的意義不同。前面是從根本智、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說,代表一切法,這裡是從差別智的角度說,代表一一法。

『蓮華藏師子座』即是我們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修行者是在身心覺知一切法中成就無上正覺。反過來講,無上正覺是基於身心覺知一切法成就的,用經典語言來說,就是『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坐』代表智慧堅固,無能動搖,是一種穩定、必然的無上正覺生命體驗。不同修行者閱讀這些文字時體會上會有差別。

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常講到『菩薩往詣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菩薩如何能做到?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從智慧成就的角度說,菩薩能於一切世界的一切法明瞭通達;第二,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說,菩薩能以智慧力生起種種作為,促成種種世間因緣,以這種因緣往詣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界。這兩個因素總合在一起,菩薩才能『往詣十方世界無有障礙』。

菩薩在兩個行法階段成就這兩個因素:第一是在三賢位,成就菩薩的金剛種性智慧。第二是在十地位,依智慧力生起入世間行法實踐,到達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界。

『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這是講『本會』。十方雲集的十位菩薩是:文殊菩薩、覺首菩薩,乃至智首菩薩、賢首菩薩,其中文殊師利菩薩是最上首菩薩。『首』是指最初的、基本的、首要的、核心的。

十信位是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中的第一個,準確把握十信行法,才能準確到達見性位,到達菩薩道種智行法,最終到達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十信行法不準確,後面所有的行法和成就都會出問題。

人天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常以異身、異時、異處的理念來建立行法實踐,認為換一個身、換一個時間和處所才能獲得生命解脫。說到底,以這種行法實踐並不能證得究竟生命解脫,更不能證得無上正覺。

十位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從東方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所,一直到上方平等色世界、觀察智佛所。『十色世界』即是眾生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所在處。『十智佛』是指生命中根本的覺悟力。十佛在此一切法中具體顯現即是這十位菩薩。十方菩薩、十方世界、十方佛所按照順序生起演說,代表智慧力的生起是規整有序的、穩定而必然的,能夠帶來理性、莊嚴和喜悅。

十位菩薩雲集十信法會,從這裡進入到華嚴行法,最終進入到如來、應、等正覺成就地,這是最初、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

這是關於十首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

經文『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後面是十首偈頌,這十首偈頌是按十方模式演說的,每偈四句又是按四智法來成就,合在一起整體上代表四智法於十方世界的清淨顯現。這種顯現依一切處文殊菩薩的演說生起,意味著要依自內顯發的覺知力,在身心覺知一切法中普遍生起十信位行法。十信位是菩薩行法的生起處,由一切處文殊菩薩生起演說,而一切處文殊菩薩是以世尊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照十方世界來喚醒。

需要強調的是,世尊、文殊菩薩以及一切處文殊菩薩等,並非生命體驗之外世間獨立的個體,而是自性覺悟在生命體驗中的不同呈現。正如人們對一切法生起覺知思惟,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過程中的自我對話,對話中的任何一方皆依自我因素生起,依不同的生命體驗生起,並非在自我因素生起的生命體驗之外別有外來的獨立個體。

後面的經文是這樣: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遍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這是世尊放光的第一次拓展,首先照本地世界,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說偈。然後光明過此世界遍照十方佛國,同樣有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說偈,說法模式和前面的一段一致,這種說法重複了十次。可以參考《覺悟華嚴經·光明覺品之如來放足輪光光照世界》這張表幫助解讀,表格的中間是娑婆世界,世尊兩足輪放光,然後逐漸光照十方世界,一切處文殊菩薩等雲集。

從行法實踐上講,中間這部分代表覺知觀察乃至用心生起,即十信位最初的一念生起。這一念不斷拓展,從遍照『十佛國土』一直到最後遍照『百億、千億世界國土』,乃至遍照『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每次的法數不同,意味著智慧力量的不斷微細和拓展,同時也意味著行法實踐是具體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不是靜止不動。

經文的數字從十、百到千萬,越來越大。依世間法解讀數字,越來越大代表距離越來越遠。但解讀經典時需要明白,這些數字大小並非表示世間距離的遠近,而是在講智慧上和行法實踐上的微細程度不同。

十信位行法是基於自性覺悟本有的屬性來說的,是基於一切法總相生起的演說,其具體表現即安住當下的一切法中,對一切法生起關注,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生起善用心、善思惟。前面看到世尊在《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第402經中說『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等,講到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也是依一切法總相的演說。色法中有無量法,受、想、行、識,六入處皆是如此,每一類都有無量具體的顯現。怎樣進入五蘊身、六入處的一一法?怎樣進入一一法的微細演說呢?就要靠菩提場會《世界成就品》中『世界成就十種事』的方法和原則。任意一法都可以從這十種事入手,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十種事中的任何一個又能再分成十個方面,層層深入,無有窮盡。

換句話講,經典演說行法理論、說到五蘊身一切法時,往往是從總相的角度,從行法理論、行法原則的角度說,而修行者進入到行法實踐和行法體驗時,講到對於五蘊身一切法能厭離、滅盡、不起、解脫,一定要進入到具體的一一法中,通過《世界成就品》中的方法和原則,在一一法中證得《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總是習慣停留在某一法中,不能轉到更深入微細的行法,這時候與成就者之間的距離就很遙遠。『遙遠』是指智慧上不能深入微細,而不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很遠。當能從一法轉變到十法、百法時,這個模式基本上就能建立起來了。

從一法到十法、百法的拓展,表明修行者已經不再守在粗相的一法上,而是能夠通過這一法,生起微細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這個轉變是實質性的,有第一次轉變才有後面的無量法生起。這一轉變用佛經的語言來講,就如同世尊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講的『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超越十萬億佛土的轉變。有了這個轉變,才能進一步體會行法實踐帶來的不同體驗,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是『應時普地六種震動』。『有世界名曰極樂』是指如果修行者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模式生起行法實踐,極樂世界即有在生命體驗中生起的必然性。

行法實踐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落實到自己的身心覺受中。修行者是在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一定要有具體的身心覺受。只有把行法實踐轉變到具體的身心覺受,才能生起十住位行法,到達第七住位不退住,證諸法空得無生忍。

比如,如果佛陀說『水是甜的』,我們堅定地相信佛陀的話,這就是聞法模式的『不退』。但是當我們真正嘗到水是甜的,就可以把佛陀講的『水是甜的』這一句轉變成身心覺受。由於這種身心覺受是自己切身體會到的,所以不會退轉,就算有十方善知識告言這水不是甜的,也不會退轉。十住位時,修行者證得不退轉即是如此,這是真正的不退住。

如果修行者能夠把五蘊身一切法中的每一法,皆能按照《世界成就品》十種事一百個方面的方法和原則來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來建立行法實踐,就能到達『過十佛剎國土』,或者『過百世界國土』,乃至『過無量世界、無量國土』。這些數字不是講要過十個太陽系、百個太陽系,它不是以世間的時間和空間來計算,而是講修行者所生起的覺知力,以及觀察、思惟要逐步到達甚深微細。

十信位之後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十信位行法依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建立,四位行法不離十信位行法而建立,四位行法即菩薩道種智行法。

總的來講,十信位的前三品《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和《光明覺品》講不離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成就十信位行法,最終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十信位行法要依文殊菩薩的種種演說生起,也就是依修行者自內顯發的覺悟力生起。具體的行法內容就是後面要講的《菩薩問明品》、《淨行品》和《賢首品》,這三品我們下一次再給大家彙報。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