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相 關: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關鍵字: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二乘聲聞權教別教和華嚴行法、轉八識成四智、根本無明與根本智、一念無明與根本無明、無生忍與無生法忍、從凡夫種性到等妙覺如來地行法理論

上一次講到普光明殿十信位,今天給大家彙報《華嚴經》的結構和行法理論。《華嚴經》的結構比較複雜,需要反覆宣講,這樣隨著經文推進可以逐步加深理解。

《華嚴經》在三處演說:菩提場、普光明殿和入法界。這三處分別對應生命中的佛、法、僧三個因素。從如來成就地來講,它亦代表如來地法身世間、報身世間和化身世間的一切法。

菩提場會有六品經文,分為兩部分:前三品是一部分,後三品是一部分。這六品經文結構貫穿整部《華嚴經》,整部經都是圍繞生命中佛、法、僧三個因素生起演說。明白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結構之後,再來看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就清楚了。四個行法階段都是以六品經文為核心結構生起的,結構上和菩提場會相應。

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十信位。十信位有六品經文,前三品是一部分,後三品是一部分,和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結構一致。

第二個階段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四位行法即四智行法,是一個別教行法理論體系。四位行法以十住位的六品經文為基礎,十住位的六品經文在結構上和菩提場會、以及十信位對應;十行十迴向和十地雖然不是六品經文,但卻具有特別意義,和十住位密不可分,是從十住位的六品經文,不斷升進逐漸到達的。

升進的過程是將體和用、般若智慧和行法實踐不斷融合為一的過程:十住位後三品總合為一,成為十行位的綜合應用《十無盡藏品》,這是從十住位升進到十行位;《十無盡藏品》再分別合會到本體上的三品,即成為十迴向位的三品;十迴向位的三品總合為一,即十地位《十地品》。每一次的體和用融合為一都是行法實踐的一次升進。

第三個階段是等覺位,有六品經文,依然是體和用兩部分演說,和菩提場會以及十信位、十住位的六品經文結構對應。

第四個階段是妙覺位。妙覺位的六品經文總體上也是和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對齊。但因為妙覺位是普光明殿成就位,是修行者入如來種性滅盡定才能到達,所以和菩提場會相比,這六品經文的成就順序是反過來的。菩提場會六品經文是按如來地生起一切法的順序演說,普光明殿妙覺位的六品經文是按修行者入滅盡定的順序演說。

八十華嚴《入法界品》有二十一卷,相對於菩提場和普光明殿諸會,這一會的分量很大。如果看四十華嚴,整部四十卷都是《入法界品》。這一品是將菩提場會、普光明殿諸會統統融合在一起,然後落實到入世間行法實踐中,最終到達普賢菩薩法界。

大部分佛經都是針對某一種行法生起演說,講到完整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的不多。《華嚴經》是很特別的一部,是將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詳細地總合在一起成為一部經。其他一些經典,儘管也有提及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但沒有這部經詳細、完整。比如《菩薩瓔珞本業經》,也說到如何從凡夫地到如來地,但沒有《華嚴經》講得詳細具體。唐朝李通玄長者就是根據這部經推斷出《華嚴經》所缺的一會。所以有機會學習《華嚴經》,從中瞭解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非常難得。

從凡夫地到如來地,總體上要經過六個階段: 六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凡夫地。凡夫地的生命成就即須彌山所代表的業力所成一切法,也就是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這一切法所在即八識世間。行法理論中講到苦、集、滅、道四諦法,其中苦諦即五蘊身一切法,集諦即六入處一切法,苦滅和苦滅道都是依苦諦、集諦的一切法所成就。原始佛教中,世尊對如何於這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講的很多,《華嚴經》也是遵循這樣的說法,在當下這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第二個階段是華嚴十信位之前,包括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總體上說,這類眾生同樣是在八識世間。凡夫是在八識染著世間,而凡夫外道等是在八識清淨世間。這類眾生不見性,不能證根本無明所生一切法,更不能證法身,不能證根本智,因此不得究竟解脫。要得究竟解脫,需要到華嚴行法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乃至到第八地位得無生法忍。

共法別教和華嚴十信位之間有什麼差別?共法別教依染淨、分別、取捨建立行法,認為當下的一切法之外別有自性清淨,別有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成就處;而華嚴十信位依當下生命中的一切法建立行法,並非此一切法之外別有自性清淨,別有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成就處。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說,共法別教的三賢位到達華嚴行法的十信位,共法別教的登地位到達華嚴行法的初住位。

為什麼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不證法身、不證根本智?因為這類行法是以遠離世間、遠離一切法為核心,以染淨、分別、取捨為核心,因此不能證得一切法畢竟平等。修行者要證法身、證根本智,必須要在世間一切法中證得,在一切法畢竟平等的行法理念中證得,而不是遠離世間、遠離一切法。雖然遠離世間一切法能得世間清淨,能得世間解脫,但不能得究竟出世間的清淨和解脫。

二乘聲聞、共法別教成就地在哪裡?以極樂世界的四土成就為標準來看,這些修行者成就到凡聖同居土與方便有餘土;只有法身菩薩才能到達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

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修行者要證得三賢位、登地位後,才逐漸轉入到華嚴行法。當然這類修行者所成就的三賢位還不是華嚴行法中的三賢位,而只是到達華嚴行法中的十信位。

華嚴十信位之後,從四位行法到等妙覺如來地,就是《華嚴經》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所涵蓋的部分。

第三個階段是十信位。關於十信位,前面介紹了《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和《光明覺品》。建立十信位行法需要認清兩件事:一是從一切法總相的角度說,十信位在八識世間生起,還沒有到見性位,同於凡夫外道、二乘聲聞所在世間;二是從一切法別相的角度說,要在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中成就無上正覺,不能遠離此一切法來建立十信位行法。十信位行法要去除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異身、異時、異處的成就理念。

簡單來講,『總相』是指某一類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別相』是指這一類法的各別存在、獨特存在。總相和別相是相對的說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單一一層的關係。別相依總相生起,受總相屬性的約束。《世界成就品》中講到世界成就十種事,每一種事又分為十個方面,如果把十種事看作總相,每種事的十個方面即是別相。一個地方的總相在另一個地方可能是別相,反之亦然。比如,『蘋果』的概念是具體蘋果的總相,統攝所有具體的蘋果,某個具體的蘋果是『蘋果』這一概念的別相。但當談到某個具體的蘋果時,談到『這個蘋果』的產地、成份、顏色等等,『這個蘋果』又成為總相,統攝『這個蘋果』的所有屬性,產地、成份、顏色等即成為別相。

當然,總相與別相遠不是這樣簡單,以後會逐漸詳細說明。總體來講,總相與別相是由兩種無明力量所生起:總相是由根本無明的力量生起,別相是由一念無明的力量生起。佛教中說到『無明』時,在不同宗派、不同思想體系中,定義上可能存在差別,參考這些說法時要認識清楚。

從總相到別相是具體行法實踐生起的過程,是在一一法中經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最終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的過程。而從別相到總相,則是從一一法中的行法實踐,回到總體的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是從具體行法實踐最終到達入滅盡定的過程。換句話說,從總相到別相是具體解析的過程,而從別相到總相是歸納總結和抽象提升的過程。

大乘菩薩是在一切法生滅流轉的過程中,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是在生死法界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成就法身。『法身』是在一一道種智行法中證得。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停留在染淨、分別、取捨的行法理念,停留在異身、異時、異處的行法理念,不能回到當下的一切法中,不能依總相生起具體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遠離諸法的生滅流轉,所以不能證諸法如何生起、流轉,如何覺受、了知,因此不能證得法身,不能得究竟解脫,更不能得無上正覺。

華嚴十信位行法由文殊師利菩薩的生起,首先即見一切法總相,見一切法的當下所在,一切法所在處即普光明殿,亦即菩提場。

十信位的十位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十色世界』即當下眼、耳、鼻、舌、身一切法所在處,是具體的、零散而直觀的一切法所在處。菩薩雲集代表十信位首先要明瞭當下的一切法所在,對此一切法能生起覺知觀察,而非遠離一切法。覺知觀察的具體體現即生起諸法名號,名號可以超越具體的、零散而直觀的身心覺受,有了名號才會有善用心和善思惟,以及無量智慧生起。名號生起的過程既包含對諸法的關注和體驗,又包含對諸法的分別、選擇和判斷,從這裡能夠看到華嚴十信位行法與基於染淨、分別、取捨的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行法的差別。

這裡需要明瞭『開始認識一切法』與『最終證得一切法』的差別,容易造成混淆的是:十信位雖然在普光明殿演說,意味著十信位是依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生起,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但是十信位並不證根本智。十信位只是明瞭一切法所在,即明瞭世間一切法、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所在,但不能說對此一切法中的每一法都已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換句話說,十信位修行者要建立起一個總的行法原則,即依世間一切法、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來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這是後面所有行法實踐的原則。什麼時候證得?要經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在一一法中去證得,總合在一起到達等妙覺位如來地,才證得根本智。

換句話說,根本智的表現形式是完整縝密的系統化、哲學化、理論化的思想體系,包括般若智慧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的所有屬性。在十信位行法中,文殊菩薩演說種種如來名號、四聖諦名號,生起諸菩薩論義、演說《淨行品》,乃至令賢首菩薩演說《賢首品》等,皆是構建這個思想體系的最初一步,是生起根本智行法的第一步,但十信位行法並非完整證得根本智的行法。修行者需要從十信位開始,經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以四位行法中的入滅盡定行法逐漸到達根本智成就處。

一念無明生起即一法的別相生起。換句話說,我們對一切法中的某一法生起關注,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即這一法的別相生起。這一法不離總體的一切法,也就是別相不離總相,或者說一念無明不離根本無明。凡夫地一念無明生起即生死法現前,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以遠離這一法的生起因緣,或者依分別取捨令這一法不起,以此止息這一法帶來的束縛和影響。而在十信位,一切法別相即十位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代表所有一念無明所生法皆是十信位行法的資糧;這十位菩薩以從東方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所而來的文殊菩薩為最上首,十位菩薩生起論義即《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

這是從行法實踐的建立原則來看華嚴十信位與二乘聲聞等的差別,可以看出它們與華嚴十信行法在根本理念上的不同。修行者只有出離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才能進入到華嚴行法。

前面學習了十信位的前三品《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光明覺品》中世尊兩足放光照十方界,然後一切處文殊菩薩生起,這是從根本智能遍一切處生起的角度說,是從十信位的行法原則能貫徹到一切行法實踐的角度說。十信位行法不但貫穿在一切差別智行法中,亦貫穿到等妙覺如來地的一切法中。

第四個階段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十信位之後即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佛教中說到轉八識成四智、轉凡夫地一切法到諸佛世間一切法即在此處轉。修行者以四位行法在一一法別相中證得菩薩道種智,此一一法別相即來自十信位文殊菩薩所說的一切法。四位行法是按不共別教行法理論在報身世間建立。儘管報身世間行法不離八識世間一切法,但是行法的核心是在不共法報身世間。

修行者從凡夫種性到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從對世間法的依賴程度和模式不同能夠看出其中的轉變。凡夫種性是在八識世間,以五蘊身生死染著法為地。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也是在八識世間,以從分別取捨中獲得的世間清淨法為地。雖然華嚴十信位亦在八識世間建立,不離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但修行者對此一切法不是靠分別取捨而得一心清淨,而是以善用心、善思惟,在一切法中得一心清淨。善用心與善思惟落實在個體的身心覺受中,才能轉入不共別教四位行法。四位行法是依自性智慧在一一法中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以入滅盡定行法到達等妙覺位的普賢菩薩法界。

如果以眾生所居住處來看,凡夫種性所在處即娑婆世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以及華嚴十信位所在即世間清淨處;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所在即出世間清淨處,是不共別教菩薩的法身成就處;等覺位以上普賢菩薩法界所在處即圓教菩薩法身世間,亦是如來地法身世間。

在佛教理論中,『地』是生命所依處,是出生一切法、總持一切法的力量所在。從凡夫種性到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不同的生命所依,也能看到修行者的不斷進步。凡夫種性是以染濁世間的生死法為地、以我身我見為地;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以世間清淨為地;華嚴十信位是以一切法中的善用心為地;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中的十住位、十行位是實報莊嚴土的黃金為地,黃金為地是指自性智慧為地;十迴向、十地位是不共別教菩薩實報莊嚴土的金剛為地,是自性智慧落實在一切法中無所動搖、無所退轉為地;等覺位以上普賢菩薩法界是以如來種性一切法為地,也是如來種性金剛為地。

總體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即如來地一切法,也是菩提場、普光明殿的一切法。從這一切法在眾生世間的顯現來講,這一切法即凡夫種性根本無明所生,亦即菩薩種性根本智所生,根本無明與根本智是生命力量對不同眾生的不同顯現。普遍存在的一切法是指當下的所有法本身,而不是指某一法。針對不同種性的眾生,這一切法在佛教理論中被稱作須彌山,也被稱作妙峰山、輪圍山、普陀山等等。

這一切法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如何顯現呢?總體來說,不共別教四位行法是針對一念無明生起的差別智行法,是針對一一法別相生起的行法。一念無明依根本無明生起,因此四位行法亦不離普遍存在的一切法,不離菩提場、普光明殿,這在四位行法的經首中亦能說明。

根本無明所生的普遍存在一切法中,一一法之間存在差別,這種差別能令眾生對某一法生起關注。關注生起即一法別相生起,即一念無明生起。眾生依身見邊見對此一法生起觀察覺受,受這一法的束縛與困擾,即是入生死界。凡夫外道、二乘聲聞或以無想定、或以聲聞乘的止觀行法來遠離這一法,息滅對這一法的觀察覺知和思惟,以此獲得一心清淨。一旦身心覺受生起,這一法的束縛與困擾依然生起,因此不得真實解脫。

十信位通過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論義,生起《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以此建立十信位行法,最終明瞭以善用心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來建立華嚴諸位行法。但是十信位並沒有證得如何破除一念無明。修行者以對一切法的善用心來入普光明殿,最終需要經歷四位行法,於此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

四位行法是針對一念無明生起的菩薩道種智行法,是以智慧力將一念無明轉變成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在四位行法中,修行者於十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得一切智,以此為基礎生起道種智行法,到第八地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得道種智,第十地位即別教菩薩無上正覺成就地。

可以看出,凡夫種性生活在對染淨法的分別執取中,以身見邊見面對一切法,受諸法束縛與困擾,生活在八識染著世間。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同樣生活在對染淨法的分別執取中,以止息諸法因緣、遠離諸法生起,暫時出離諸法束縛與困擾,得世間法中的一心清淨,生活在八識清淨法世間;這類眾生只要一念生起,依然是染著分別執取,不能獲得究竟出世間清淨;正由於息滅一切法、遠離一切法生起的因緣,所以這類眾生不證法身,沒有智慧。智慧是在世間一切法中,以對諸法生起善用心、善思惟,生起覺知觀察和體驗而獲得的。

修行者到達華嚴行法的十住位,見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而無所住,以此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入阿鞞跋致地,破除一念無明帶來的束縛和影響。十住位的破一念無明,是指當一念無明生起時不會生起分別執取,有分別執取即有所住,即入生死法界。見一切法普遍存在而於一切法無所分別執取,即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儘管如此,十住位並非止息諸法生起,非遠離諸法因緣。因為止息諸法生起、遠離諸法因緣會使菩薩道種息滅,令修行者入無想定或斷滅見,所以十住位修行者是在一切法中入阿鞞跋致地,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不同於凡夫外道、二乘聲聞以及共法別教。

『無生忍』是指什麼呢?『生』代表分別執取,代表此一法帶來束縛和影響。如果於一切法生起,沒有分別執取,不受束縛和影響,即稱作『無生』。十住位證無生忍、入阿鞞跋致地,能見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見一切法生滅流轉而無所取著,無所取著即『破一念無明』。『破一念無明』不是指破一個無明,而是指每個念頭生起都能沒有分別執取,能於一切法中得一心清淨,不受束縛與困擾。如果能夠安住在破一念無明,安住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的體驗中,即證得華嚴行法的第七住位。佛教中稱作見性、得梵行清淨、得生命解脫。

需要強調的是,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破一念無明,是指止息一念無明帶來的束縛和困擾,而不是息滅這一法生起。這一法生起是後面菩薩行法的道種,是菩薩行法的力量。最終到第八地位證無生法忍,這一念無明才真正轉變成生命解脫的種子,轉成無上智慧。

也就是說,當一法生起,十住位的修行者能見這一法的生滅流轉,但對這一法沒有分別執取,也沒有生起具體的思惟體驗。一法的生滅流轉是這一法本體的存在顯現。思惟和體驗何時生起呢?從十行位開始。當念頭生起,把這一念生起的過程看清楚,見其生起、流轉、顯相,覺知、思惟、體驗在這一法中如何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這個過程即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修行者在這個過程中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十行位時,修行者能依所見一切法生起善觀察和善思惟,這是自性智慧的真正生起。菩薩生起善思惟的力量和凡夫地一念無明生起的力量相同,二者的差別在於:十行位的善思惟是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得梵行清淨的基礎上建立,而凡夫地一念無明是在分別取捨、身見邊見中建立。十行位的善思惟是無上正覺菩薩道種,能以『是處非處智』等十種智對一切法如實知,對一切法生起連續穩定的、具有準確性、必然性的分別、選擇和判斷,而凡夫地一念無明是入生死法界六道輪迴的力量。

簡單來說,十行位的菩薩善思惟即菩薩的行法道種;十迴向位能明瞭一切道種在身心覺受中的顯現,生起道種智;十地位是以道種智生起入世間行法實踐,證無生法忍,如實體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自性智慧即第一義空,自性智慧不能遠離一切法而有。道種智即自性智慧的具體應用。一法生起,要看清這一法是哪類眾生、哪種因緣生起,其性相、體用、因緣流轉等如何,帶來的具體身心覺受如何,最終成就到何等世間,統統要能明瞭通達,這是成就道種智的過程。詳細來說,即是依《世界成就品》的十種事一百個方面,能將一一法成就到華藏世界。

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行者要證三種智與諸佛等同:

一是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得一切智與諸佛等同。這是從證一切法本然存在、普遍存在,從證一切法總相、總持力的角度說。

二是在八地以上,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得道種智與諸佛等同。這是從證一切法個別存在、獨特存在,從證一切法別相的角度說。

三是在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證如來種性一切智智。這是從別教菩薩證諸法空、證諸法不空到如來種性入滅盡定行法成就的角度說。

『無生忍』是指能夠見一切法總相而沒有分別執取,這一切法即是阿賴耶中的一切法,亦是如來藏一切法。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能見一切法而沒有分別取著,安住在一心清淨的體驗中,不受諸法的束縛和困擾。無生忍即是證諸法空與諸佛等同。『空』是指能見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而對此一切法沒有分別執取。證諸法空即得生命解脫。

『無生法忍』是指證諸法不空與諸佛等同。修行者到達第八地位以上,能見一切法別相,能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能在一切法中以智慧力破一念無明盡,得無上正覺。修行者以息滅凡夫種性自我知識、經驗和體驗來證無生忍,以生起菩薩道種智行法來證無生法忍。

不論是證無生忍,還是證無生法忍,修行者都是不離根本智、不離菩提場、不離普光明殿、不離身心覺知一切法。

從證諸法空到證諸法不空,即是從證無生忍到證無生法忍,亦是從破一念無明到破一念無明盡。『盡』是指行法上入滅盡定,並非終結完了的意思。換句話說,八地以前的修行者有『破一念無明』的習氣,有智慧法生起的習氣,而八地以後不再有這種習氣,道種智行法成為自覺主動生起的生命活動。修行者以這種入滅盡定行法才能到達等妙覺位。

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是破除一念無明帶來的束縛和困擾,而不是遠離這一法,更不是息滅這一法。一念無明的力量會不會停止作用呢?不會!一念無明的力量是自性本有的差別智力量,沒有人能息滅這種力量。但是修行可以改變這種力量對我們的影響,能從一念無明轉變到菩薩道種智。認為可以息滅一念無明力量的生起,在佛教中即是斷見,而認為不能轉變一念無明生起的作用,在佛教中即是常見。

針對一念無明的菩薩道種智行法入滅盡定,就到達第八地位,第八地亦稱作不動地。『不動』代表有功用行的行法習氣消除,無所動搖。如果把『不動』的概念拓展來講,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的第八位到第十位都是當位行法的不動成就。只有到達第八地位時,三賢位的不動成就統統圓滿。若只強調第八住、第八行,則只是針對十住位、十行位的入滅盡定行法,並沒到達圓滿的三賢位成就。四位行法完全是針對一切法別相而建立的道種智行法,修行者經歷四位行法中的入滅盡定行法,才能從針對一念無明的道種智行法,逐漸過度到針對根本無明的根本智行法。

第五、六個階段是等覺位和妙覺位。

一一法別相是從一切法總相生起的。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講,要怎樣進入到一切法的總相呢?必須通過一一法別相,並且能夠總括一切法盡無餘,之後才能到達一切法總相。有分別取捨,就不能到達一切法總相。

這就是為什麼十信位行法雖然是在普光明殿演說,是依根本智的文殊師利菩薩生起,但是要到等妙覺位才真正證得根本智。因為中間必須要經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要針對一切法別相來建立菩薩道種智行法。道種智行法成就之後,將一切法別相總合在一起,以入滅盡定行法才能到達一切法總相,才能進入華嚴行法的等妙覺位。

什麼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即一切有情的生命本體,它能總持一切法、生起一切法,根本無明無始無終、無生無滅。依根本無明生起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因緣所生,所以有始有終,有生有滅。修行者經歷行法實踐,破一念無明,以致最終破根本無明,是指將一念無明轉成菩薩道種智,將根本無明轉成根本智。行法實踐的目標是改變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的呈現模式,並非息滅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生起的力量。

『破根本無明』指的是當道種智行法到達入滅盡定階段,修行者到達等覺位普賢菩薩法界,需要再息滅一個諸法生起的習氣,息滅一個有所成就的習氣,把這個習氣去掉,才能到達如來種性,證如來地一切智智。從等覺位到妙覺如來地之間沒有具體可以作意生起的行法,只有靠時間和在無量法中的行法實踐,逐漸地把這個習氣消除。

這是為什麼只有等覺位行法才能破根本無明、成就根本智。破根本無明需要入滅盡定階段的菩薩道種智行法,也就是要以菩薩道種智行法的總持力才能破根本無明。

從眾生所居世間來看,凡夫種性的生命形式即業力所成的須彌山一切法,住娑婆世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乃至華嚴行法十信位,住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華嚴不共別教四位行法的修行者,住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八地以後乃至等妙覺位菩薩,住極樂世界常寂光土。

『實報莊嚴土』是指『自我』因素是生起生命中一切法的核心力量,能以自內顯發的智慧力如實知、如實體驗生命中的一切法,不是靠聽聞或模仿他人所能建立。『莊嚴』來自於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來自於明瞭一切法的穩定性和必然性。經典中實報莊嚴土在四位行法中的說法形式不同:十住位時,以須彌山頂妙勝殿的形式呈現,以楞伽山頂或者妙峰山頂的說法來代表;十行位時,以夜摩天宮寶莊嚴殿的形式呈現,以入輪圍山成為世間王的說法來代表;十迴向位時,以兜率天宮一切妙寶所莊嚴殿的形式呈現,以菩薩放光住普陀山的說法來代表;十地位時,以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的形式呈現,以能住十種山,眉間放光能入於龍宮的說法來代表。

修行者到達八地以上,乃至等妙覺位的如來種性普賢菩薩法界,住極樂世界常寂光土,華藏世界逐漸現前,一切世界以法界蓮華、金剛師子座的形式呈現,以能遍一切處入南天鐵塔的說法來代表。常寂光土是金剛種性的、依於根本智無加行力生起的自性智慧成就處。我們常常講龍樹菩薩用七粒白芥子打開南天鐵塔,見金剛薩埵授予密法廣傳世間,這是十地位乃至等覺位才能成就的。

以上內容是關於佛教行法理論部分,從凡夫種性一直到等妙覺如來地,總體來講分這些階段,詳細內容會在以後的講義中介紹。

《華嚴經》針對每個位次的行法實踐都有非常嚴密、完整的演說。依據行法理論,針對不同次第的行法實踐可以找到相應的經論說法,就能清楚明瞭自己的行法實踐、覺知思惟在行法次第中處在哪個位置,能判斷自己的生命所在。

後面的章節我們會逐步地介紹華嚴各個行法階段有怎樣的成就模式、怎樣是生起、怎樣是退轉、怎樣是升進等等,這樣就可以將整個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看得清楚明白。

目前各個宗派的說法,大部分都是針對從凡夫地到華嚴行法的十信位十住位,都是在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這一階段,之後的部分不多見,即便有所涉及,說法上也含糊籠統,甚至出現錯謬。主要原因在於漢地很多宗派在公元700年,乃至公元600年以前就建立起來,玄奘法師帶回來主要針對道種智行法的瑜珈行派經綸,還有八十華嚴、四十華嚴,以及不少秘密佛教時期的經典,都是在宗派思想形成之後才進入中國。這些宗派思想對道種智行法、對佛教整體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的涵蓋造成不小的侷限。有些宗派思想深深影響到後代人。

事實上,儘管隋唐之前漢地的佛教經論不是很完備,但那時候的修行者還能以廣學多聞的視角和勤奮精進的行法來探究佛教的思想真諦,而後代的修行者,雖然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經論資源,卻往往只專注一宗一派的思想,貪圖省時省力的民間宗教行法,而忽略了完整的佛教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從而導致佛教越來越偏離了原本的方向。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佛教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把幾種生命形式做了簡略介紹。裡面的很多細節以後我們還會反覆談到。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