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相 關:菩薩問明品、浄行品、賢首品 關鍵字: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論義、智首菩薩二十問、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滅盡定、無過失身語意業、信為道元功德母
前面介紹了普光明殿十信位的前三品:《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如果將十信位和菩提場會的經文做個對比即可看出:菩提場會六品經文中,是由第三品《普賢三昧品》中的一切處普賢菩薩演說生起後面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同樣,十信位六品經文中,是由第三品《光明覺品》中的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演說生起後面的《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
上一次課介紹了佛教行法理論,談到十信位行法所處的位置,以及十信位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差別。二乘聲聞、共法別教是基於分別取捨生起行法實踐,以遠離一切法、止息一切法為行法實踐。十信位是在當下的一切法中,以生起覺知觀察,生起善用心為行法實踐。
十信位之前的修行者不破無明,不證根本智,不證法身。修行者轉入華嚴十信位行法以後,消除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中異身、異時、異處的行法理念,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生起華嚴不共別教菩薩的四位行法,以四位行法破無明、證法身,證法身即到達菩薩法身世間。『法身世間』是指見如來地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並對此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菩薩道種智行法。道種智即差別智,差別智不離根本智。生命中有兩種無明: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十信位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的,確切來說,是依人天眾生特有的覺悟力和善用心生起。十信位並不證根本智。什麽是根本智?回到自性原點來看,根本智就是根本無明,二者的作用都是生起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說,即生起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乃至思惟體驗。根本無明是依直觀感性、依我身我見生起,而根本智則是依於理性、依清淨智慧生起。雖然根本無明和一念無明是與生俱來的,一切有情皆是如此,但根本智和道種智卻是人天眾生依於理性和行法實踐才能獲得。
華嚴十信位是依生命中的一切法生起,這一切法即是根本無明所生一切法,亦即菩提場、普光明殿一切法,亦即根本智所生一切法。行法實踐最終是在這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從凡夫地到如來地的轉變,即從一念無明、根本無明到道種智、根本智的轉變,轉變的過程即行法實踐。實際上,根本無明並不能直接轉到根本智,而是首先要在一一法中實現一念無明到道種智的轉變,最終將道種智的力量總合為一,才是從根本無明轉到根本智。
比如要蓋一座房屋,雖然有房屋的構想,但房屋不能頓現,必須經歷精確設計、材料準備和精心做工,最終才會令房屋現前。如果將最初關於房屋的構想比做根本無明,最後現前的房屋比做根本智,那麼中間的設計施工、具體建造、將房屋的各個部分轉化成現實,相當於將每一個小的構想轉化成現實,即是將一念無明轉變到差別智,最終現前的房屋正是基於各個小的積累才得以現前。沒有一念無明到差別智的轉變,也就不能從根本無明轉到根本智。
回到一切法最初生起的地方,根本無明生起一切法,一念無明生起一一法。一念無明生起即報身世間一法生起。比如看到山河大地,作意生起一個念頭,說這是山河大地,這個作意念頭即是報身世間的一法。生死染著諸法都從一念作意衍生出來。十二因緣法講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直到老死,這不但是對生命整體來講的,每個念頭也都是如此的過程。『無明緣行,行緣識』中的『行』指的就是一念無明生起。
從十信位進入菩薩道種智行法,實際上每一位行法都是凡夫種性一念無明的力量生起的,只是這一念生起之後,是以四位行法的模式來建立行法。換句話講,一法生起可以有兩種呈現模式,分別生起兩種世間:一種是凡夫種性八識模式,生起染著世間;另一種是菩薩種性四智模式,生起清淨世間。凡夫世間一念生起,分別、執著、生老病死也隨之生起。四智法清淨世間是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的基礎上建立的。
普光明殿十信位行法的發心處即是如來地成就處。《如來名號品》中十位菩薩雲集,文殊菩薩演說如來名號和《四聖諦品》無量名號,這是從根本智生起一切法的角度說。《菩薩問明品》中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論義,生起《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這是從差別智生起的角度說。文殊菩薩為最上首,表明這兩種演說都是以文殊菩薩為主。
在菩提場會,世尊成就無上正覺,如來座前二十菩薩生起,但沒有文殊師利菩薩,為什麽?二十菩薩的最上首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金剛種性,修行者必須成就金剛種性智慧,才能生起普賢菩薩行法。文殊菩薩是智慧成就的發心處,發心處就像種子一樣,需要經歴菩薩道種智行法之後,智慧與行法實踐結合在一起,到逹金剛種性入滅盡定行法,即進入到普賢菩薩法界,生起普賢菩薩行法。所以,普賢菩薩行法中已經包括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圓滿金剛智慧。
佛教中稱普賢菩薩為諸佛長子,稱文殊師利菩薩為法王子、童子。法王子與法王同類,不斷成長即是法王。童子長大即是普賢菩薩,成為長子。普賢菩薩行法圓滿,到達如來座前,即普賢王如來。
從文殊師利菩薩智慧如何到逹普賢菩薩法界行法?是依普光明殿的四個行法階段,從十信位經歴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最終到等妙覺位,到達如來座前。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什麽十信位以文殊師利菩薩為最上首、為最核心因素。
文殊菩薩生起十信位行法,代表十信位依文殊菩薩力量發心。《光明覺品》之前的文殊菩薩代表根本智,代表對諸法總相生起覺知觀察。種種名號代表覺知觀察的總的生起。《光明覺品》之後的文殊菩薩代表覺知觀察的具體生起。有具體生起才有善用心和善思惟,才能進入具體行法,在此基礎上才能成就無上正覺。不論是根本智總相,還是差別智別相,覺知觀察、用心思惟都是由文殊菩薩等十位菩薩來代表。
《菩薩問明品》是文殊菩薩與九位首菩薩論義生起的,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互為問法主和法主。首先是文殊菩薩與覺首菩薩論義: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覺首菩薩從南方妙色世界、無礙智佛所而來,代表平等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問題是『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然後覺首菩薩以偈頌來回答文殊菩薩的問題。
菩薩論義代表修行者自性覺悟生起,即善用心、善思惟、自我反思、自我對話生起,問題是生起演說的力量和因緣,問法主與說法主代表兩種生命力量。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講,問法主是以一念無明的形式、以關注某一法生起問題的形式呈現;說法主是以道種智的形式、以對這一法生起演說和論義的形式呈現。修行者在這樣的自我反思、自我對話的過程中生起對某一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將一念無明轉變成道種智。
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論義時,提出問題的模式一樣,是從大圓鏡智生起一切法的角度說,從一切法總相生起一一法別相的角度說。九位菩薩都是以偈頌的形式回答,代表修行者以自我反思、自我對話明瞭一切法,能帶來理性、莊嚴、喜悅的行法體驗。
文殊菩薩向九位菩薩提出問題之後,九位菩薩一起向文殊菩薩提出問題,是從差別智皈依到根本智的角度說。問題是這樣: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
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論義,其中有兩點主要意義:
第一,修行者依一切處文殊菩薩興起而入十信位。文殊菩薩興起的具體表現,首先就是《菩薩問明品》講的要能生起對一切法的關注和反思。關注和反思的具體表現即是對一切根本問題的論義。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不但都是智慧種子,亦是行法實踐總的原則。修行者確認自己是不是到逹華嚴行法的十信位,這是一個重要特徵。
第二,文殊菩薩與九位菩薩相互問答,代表了根本智與差別智的相互呼應。前面介紹行法理論時提到,十信位行法依普光明殿一切法總相生起,一切法總相和一一法別相不相捨離。所以,這裡的文殊師利等十位菩薩論義代表修行者的內在覺醒,這種覺醒雖然是總相上的,但是總體的覺醒是通過對一切法的具體關注和反思表現出來。總體的覺醒和具體的關注與反思之間,是根本智與差別智的呼應關係,這種呼應是覺悟力的具體表現,以這種力量才能生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差別智是由最初對某一法的關注與反思生起的。
論義中菩薩回答的部分都是以偈頌的形式建立。總體上說,偈頌代表理性、莊嚴和喜悅,代表具體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九位菩薩是從差別智的角度回答文殊菩薩的問題,而文殊菩薩是從根本智的角度回答九位菩薩的問題。經典中的菩薩對話、論義,代表生命因素之間的呼應。這裡就不詳細銷文了,我們主要目的是將《華嚴經》的結構、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向大家彙報清楚。
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是兩位關鍵菩薩,分別代表自性根本智與如來地行法實踐、生命體驗。很多經典中有文殊菩薩而未必有普賢菩薩,總體上代表佛教是以成就自性根本智為核心。修行者以智慧力對行法實踐加以審核,經過不斷地校對、調整、升進,令其指向如來地普賢菩薩法界。如果一部經中同時出現這兩位菩薩,往往有特別的意義。普賢菩薩出現一定代表金剛種性成就地。如果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之間生起對話、論義,則意味著如來種性成就地現前。
從經典解讀細節上說,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同時出現在經首,需要注意他們出現的前後次序,不同的次序所表達的意涵側重不同。比如在《無量夀經》和《華嚴經·入法界品》經首中,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同時出現在經首,普賢菩薩在先,文殊菩薩在後。在《圓覺經》中同樣是兩位菩薩同時出現,但文殊菩薩在先,普賢菩薩在後。在《楞嚴經》中,雖然兩位菩薩都有出現,但只有文殊菩薩出現在經首。
經典記載兩位菩薩同時出現,並且彼此對話的情況很少。《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即是一例,這一品中有一切處文殊菩薩與一切處普賢菩薩對話,從中我們能體會這一品要表逹的特別意義。
根本智與差別智之間的呼應是覺悟力量的具體呈現,以十位菩薩之間論義的形式出現,意味著十信位行法需要具體的生命活動與體驗的參與,是對諸法的關注與反思的生起。這一品之後是《淨行品》和《賢首品》。
《淨行品》是以智首菩薩問法生起的,文殊菩薩為法主。智首菩薩是下方世界來的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出了二十個問題。之後,文殊菩薩演說百四十一清淨行法。
需要注意的是,智首菩薩的問題不是文殊菩薩一下能回答完的,但卻是從文殊菩薩的清淨行法開始的,然後經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乃至經歷等妙覺位,最終到達如來地才算圓滿完成。
智首菩薩提出的二十個問題中,前十個是關於生命本體、根本智、一切法總相、一切法總持力的:『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等,這十個問題要到入滅盡定行法階段才逐步證得。
後十個問題中每個又分十個方面,是關於差別智、一一法別相的:『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等,要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逐步證得。二十個問題合在一起,共有一百一十個方面。
要特別注意後十個問題中的第七個問題,經文是這樣: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這是貫穿普光明殿行法理論的問題,『十種智力』即如來地的十種力。確切來說,『十種智』和『十種力』是在不同行法階段中證得的,總合在一起才有如來地的『十種智力』。通過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我們可以體會在華嚴行法理論中,如何從十信位貫穿到等妙覺如來地,理解這種說法方式,對我們體會菩薩道種智行法的發起與成就有重要作用。
在《雜阿含經》中,世尊對比了阿羅漢慧解脫與如來、應、等正覺之間的差別,其中如來十種力是核心差別之一。在華嚴行法理論中,成就如來十種力正是行法實踐的核心目標。
除了十信位中智首菩薩提出云何得如來地十種力,在華嚴行法理論中,還有幾個位次明確說到關於如來十力的內容,從中可以大略看出修行者如何從十種智,最終成就到如來地十種力。
首先是在十住位,這是進入四位行法的第一個位次,也是進入菩薩道種智行法的第一個位次。十住位有兩次提到十種智:一是在《十住品》,十住位的初發心住即是依十種智而發心,這是未來成就如來十力的種子;二是在《梵行品》,修行者依修習十種智而能成就梵行清淨。
初發心住的經文是這樣: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
其次是在十行位,是菩薩善思惟行法。第十行位是十行位的灌頂位,在第十行位同樣提到成就此十種智。在四位行法中,十住十行位講的是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建立,講菩薩行法道種生起,道種生起的具體內容就是菩薩十種智,依這十種智將來成就到如來地十種力。在十行位的灌頂位,菩薩以善思惟行法成就『知眾生』十種智。經文是這樣:
【此菩薩成就知眾生是處非處智、去來現在業報智、諸根利鈍智、種種界智、種種解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垢淨起時非時智、一切世界宿住隨念智、天眼智、漏盡智,而不捨一切菩薩行。何以故?欲教化一切眾生,悉令清淨故。】
雖然這幾處經文使用的名相略有差別,但核心意思相同。從十住十行位到等妙覺位,還有很多地方說到成就如來地十種力,最後是在妙覺位。
十行位成就菩薩善思惟,是道種智生起,還沒有到逹如來十力,因此只成就『知眾生』十種智。何時到達如來地的十種力呢?在普光明殿末後的《離世間品》。這一品中普慧菩薩提出兩百問,普賢菩薩回答兩千個方面,其中有個問題,明確成就如來地十種力。經文是這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如來力。何等為十?所謂:超過一切眾魔煩惱業故,成如來力;具足一切菩薩行,遊戲一切菩薩三昧門故,成如來力;……得善覺智三昧,具如來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故,成如來力。是為十。若諸菩薩具此十力,則名如來、應、正等覺。】
《淨行品》中,智首菩薩提出二十個問題,文殊菩薩演說十信位行法。通常我們只關注文殊菩薩的百四十一種善用心,而忽略智首菩薩的問題。智首菩薩的問題,一方面從本體的、根本智的角度講,云何得圓滿的身語意業;另一方面從應用的、差別智的角度講,如何得如來地十種力等。通過這些問題,可以實現整部經的勾索,從整體上看清這部經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這些問題都是為後面的行法實踐指明方向,而文殊菩薩的百四十一善用心行法只是普光明殿所有行法的發起處。
這是關於菩薩十種智,云何提出、云何發心、云何明瞭、云何到逹如來地,成為如來地的十種力。
再來看智首菩薩提出來的前十個問題,這是關於本體的、根本智的、總持力成就的問題:如何得圓滿身語意業。圓滿身語意業是在什麽地方成就呢?這要看華嚴行法的整體結構,通過四位行法才能看清楚。
普光明殿一共有四個行法階段,其中特別在『普光明殿』演說的有三個階段:十信位、等覺位、妙覺位。這三個階段都是基於根本智的行法,是從本體的、一切法普遍存在的、總持力成就的角度來建立。在十信位與等妙覺位之間,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這是華嚴不共別教行法,也就是菩薩差別智行法。修行者必須要經歷這個差別智行法階段,在一法一法的實踐中,不斷建立、不斷積累,最終才能形成到達根本智成就的力量。也就是說,修行者必須要經歷差別智行法,才能從十信位到達等妙覺位。
從十信位到四位行法,是從對一切法總的、直觀零散的覺知觀察乃至用心思惟,到具體的智慧應用與行法實踐的過程;從四位行法到等妙覺位,是從具體的智慧應用與行法實踐,到自覺普遍的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現前。智慧的表現不是零散的,有理論化、系統化、完整的思想體系,基於連續縝密的思惟,對一切法有準確而穩定的分別、選擇和判斷,在佛教中的最終表現,即如來地十種智、十種力。
差別智行法是在一法一法的行法實踐中建立的,要有具體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才能完成,並非息滅一切身心覺受所能到達。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的每一位行法皆有十個位次,這十個位次是以十波羅蜜為核心建立的,將四位行法詳細展開就是四十位行法。每一位行法的十個位次又可分為四個階段:初發心、精進修、不退轉、一生補處,相關信息可以參考下列表格:
一生補處也稱灌頂位。我們一般認為灌頂位只有一位,第十位才稱為灌頂位。但從華嚴行法理論來看,一生補處、灌頂位包括三位行法,這三位行法是圓滿身語意業的成就位,是無功用行的行法所能到達的。
四位行法中,每一位中的第七位皆是不退轉位,是這一位行法的阿鞞跋致地,這之前是有功用行行法,之後是無功用行行法。
因此,講到十住位的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時,從童真住開始即已到逹無功用行。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是十住位的圓滿身語意業成就。四位行法的每一位中都有相應的圓滿身語意業成就位。
前面講過具體的行法次第如何生起。比如從十住到十行,修行者從初發心三個位次,經歴精進修三個位次,到第七不退住,即入阿鞞跋致地,或稱得無生忍,有功用行圓滿,第七住位以後作意不能到逹。從童真住開始到灌頂住即無功用行的行法階段。因此從修行者的角度講,證到第七住位得無生忍,如果作意再生起就是初行位。同樣,證得第七行位之後,如果作意再生起就是初迴向位,依此類推直到第七地位。
也就是說,從初住到第七住、從初行到第七行,乃至從初地到第七地,這些是有功用行可以到逹的,靠作意思惟可以生起;後面的三位,十住位的童真住到灌頂住、十行位的難得行到真實行,乃至十地位的不動地到法雲地,這些是無功用行所能到達的,作意思惟行法不能到達。無功用行指的是當這一行法到逹第七位時,有功用行圓滿,之後需要以自知自覺的力量將行法實踐拓展到無量世界的無量法中,即以行法實踐的總持力主動自覺生起。第七位是這一位行法的阿羅漢成就位,所有有功用行到了頂端、盡頭、邊界,從此出離有功用行,出離有為法的束縛和困擾。
在凡夫地時,因為對諸法有分別執取,一念生起即入生死法界。但在四位行法中,有為法生起的束縛和困擾不能到達第七位,有為法的影響在這裡終止,從修行者的角度講,即是出離生死法界。生死法界即是有為法所在處。有所為、有所執取、有所分別的一念生起,就會有生死法界。如果能夠止息、消除所有有為法的束縛和影響,就到逹第七位,出離生死法界,因此第七位稱為阿羅漢位。四位行法中的第七位都是以智慧力出離一切有為法的束縛和困擾,是大阿羅漢成就位,不同於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中的阿羅漢。大阿羅漢的『大』是指以自性智慧才能到達的成就位,和大乘佛教的『大』是同樣意義。
這是有功用行行法階段的情況。
無功用行的三位行法:童真住到灌頂住、難得行到真實行,乃至不動地到法雲地,是當位行法到達不退轉之後,入身語意滅盡定行法中。其中第八位是身業入滅盡定,得身自在;第九位是語業入滅盡定,得法自在;第十位是意業入滅盡定,得一切法總持力自在。從後面三位的名相能夠看出來,因為所有的有為法、染著法都不能到逹,所以第八位稱作童真住、難得行、真如相迴向,不動地。童真住在有些經典中也翻譯作童子住。第九位稱作法王子住、善法行、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善慧地。第十位稱作灌頂住、真實行、入法界無量迴向、法雲地。
無功用行的三位行法是隨著初位到第七位行法不斷精進自然到達的。比如修行者從第七住位生起初行位時,第八住位會隨之增勝;到第七行位時,十住位就可以到達第十住位灌頂住;到第七地位時,三賢位就會圓滿;到第十地位法雲地時,四位行法皆到達灌頂位,總合為一才能到達等覺位。修行者到十迴向位入滅盡定行法,逐漸生起普賢菩薩法界行法,以普賢菩薩法界行法,才從差別智行法逐漸轉變到根本智行法。
回到華嚴行法整體結構來看,智首菩薩在十信位提出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如果從行法實踐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到四位行法中,以每一位行法都能到達第八位到第十位的入滅盡定行法階段,然後以四位行法完全到達灌頂位,進一步轉入到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才算完成。圓滿身語意業不是一蹴而就,更非從天而降,而是從差別智行法轉變到別教菩薩入滅盡定行法,再進一步到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才逐漸圓滿。
『無過失身語意業』的意思是指有為法不能到逹、不能影響、不能困擾與束縛,要靠自知自覺的智慧生起與行法實踐來建立。從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來看,究竟無過失身語意業要到如來地才真正成就。
如來地的最後三品是《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離世間品》。這三品對應菩提場會最初的三品經文。修行者圓滿成就如來種性,即是到達如來地,以圓滿身語意業生起世間一切法。
如來地圓滿身語意業生起世間一切法的順序是菩提場會的《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是以意語身業生起一切法的形式演說,意業最先生起,然後是語業、身業生起。普光明殿妙覺如來地三品是《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離世間品》,是從修行者身語意業入如來種性滅盡定的角度演說,身業、語業最先入滅盡定,然後是意業入滅盡定。如來地生起一切法的順序與修行者成就入滅盡定的順序相反。
站在整體華嚴行法理論的角度看就能明瞭,十信位行法是在當下的一切法中生起,這種理念直接影響到四位行法以及等妙覺位行法。不同種性修行者提出問題的模式不同,生起的行法實踐不同,成就地也就不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以分別取捨的理念來生起行法實踐,止息諸法生起,遠離諸法因緣,不能消除異時、異身、異處成就的行法理念,因此不能到達華嚴行法中。佛在經典中明確講到,基於異時、異身、異處成就的行法是凡夫地行法,不出生死,不出三界。
《淨行品》之後是《賢首品》。《賢首品》是文殊菩薩命賢首菩薩演說的。文殊菩薩是東方世界來的菩薩,代表十信位行法的初發心位、種性位,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智慧力貫穿於十信位的所有行法;賢首菩薩是從上方世界來的菩薩,代表十信位行法總體的成就位。文殊菩薩演說百四十一種淨行之後,用偈頌的形式對賢首菩薩說:『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往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
在《淨行品》中,智首菩薩提出問題之後,文殊菩薩這樣說:
【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隠,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這裡文殊菩薩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菩薩能善用心,二是依善用心,才能生起一切勝妙功德。善用心部分由文殊菩薩演說,講了百四十一種清淨行,代表善用心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文殊菩薩命賢首菩薩演說《賢首品》,代表以菩薩善用心才能生起賢首菩薩所代表的一切勝妙功德。也就是説,賢首菩薩在《賢首品》中演說的所有法要依菩薩善用心才能生起,《賢首品》是十信位所有菩薩善用心行法的具體呈現,亦是所有菩薩善用心行法的成就處。
從生起十信位行法的角度說,文殊菩薩演說《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是指從關注直觀的生命體驗開始,首先生起一一法名號,這些名號之間無有關聯,簡單直接,代表這一切法皆來自當下根本智所生的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生起諸法名號包含了對諸法所做的直觀的分別、選擇和判斷,這是自性智慧呈現的第一步。文殊菩薩在《菩薩問明品》中與諸菩薩論義以及演說《淨行品》,則意味著開始對直觀的生命體驗加入用心思惟,用心思惟不但需要簡單直觀的生命體驗以及種種名號的參與,同時還需要人天眾生所特有的反思覺悟的能力、邏輯思惟的能力、如實見一切法、分辨諸法善惡等能力的參與,是從普遍存在的一切法開始轉入到報身世間,開啟報身世間智慧行法的關鍵一步。
賢首菩薩的《賢首品》則是對菩薩善用心更進一步的演說,需要修行者總合一切法、統領一切法能力的參與,也就是需要般若智慧總體性、系統性、完備性能力的參與。文殊菩薩在《淨行品》中演說的百四十一種善用心清淨行,雖然超越簡單的諸法名號生起,但總體來看,這百四十一種善用心清淨行依然是零散的,並非完整的、系統化的思想體系。《賢首品》則將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的所有行法理論、行法次第,以完整的、系統化思想體系的形式呈現出來。文殊菩薩所言十信位的菩薩『勝妙功德』是以賢首菩薩演說《賢首品》的形式,以對佛教完整行法理論、行法次第如實思惟、如實知的形式呈現。
從文殊菩薩演說種種名號,經歷與菩薩眾論義、演說百四十一種菩薩善用心清淨行,直到末後命賢首菩薩演說《賢首品》,這個過程即根本智的作用在十信位的具體呈現,亦即自性般若智慧在十信位的具體呈現,是從準確的概念生起,經歷對一一法的思惟、選擇和判斷,逐漸到達完整性的、系統化的思想體系的構建,完整系統化的思想體系構建即菩薩所得勝妙功德。
菩薩善用心是自內顯發的對諸法的覺悟力,既是未來智慧成就的種子,也是朝向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力量。以善用心的力量帶來的具體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起心動念、作意思惟、行法實踐等,在佛教經典中,都是用菩薩來表逹的。經典中的種種菩薩演說都是修行者能在報身世間生起的具體行法,都能夠具體落實在生命體驗中。世界無量、一切法無量,報身世間的菩薩演說也無有穷盡。
文殊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等,都是修行者進入十信位時的必要因素,代表著不同的生命力量和生命體驗。菩薩不是外來的,修行者要能自內顯發,要能確切明瞭那種生命力量帶來什麼樣的生命體驗,這樣才能確切建立起菩薩行法。
《賢首品》講的是整體的華嚴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是以偈頌的形式演說。經文解讀可以參考《覺悟華嚴經·綱要》中的『華嚴經賢首品之賢首菩薩說起信功德之五種發心結構』表格。
這一品有一些重要的內容,比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一直到『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
賢首菩薩演說的這六首偈頌中的『信』是前面介紹華嚴十信位行法云何建立時講到的『信』,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的,是安住當下一切法中,依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思惟生起的。它和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靠簡單聽聞而沒有善用心的信有本質差別。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的『信』是基於世間染淨分別法的,不能成為『道元功德母』,也不能『開示涅槃無上道』,更不能『增益最勝智』、『示現一切佛』。
『信為道元功德母』中的『道元、功德母』分別從無上智慧與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的角度說,表明『信』是成就無上正覺最初的發心處,是成就無上正覺最初的、必須的形式。華嚴十信位行法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依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建立,這個理念建立起來,才會從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異身、異時、異處的成就理念轉變到華嚴行法。
《賢首品》是十信位六品經文結構中的最後一品,是十信位成就的具體顯現,代表從整體框架上已經建立了清晰明瞭的華嚴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儘管如此,也要知道十信位還沒有到見性位,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是基於聽聞成就者演說得來的,不是依自成就的智慧力建立的。
十信位六品經文的前三品《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闡述覺知觀察的力量如何生起。種種名號意味著對諸法生起的關注與反思,在此基礎上,才能生起善用心和善思惟,建立起對佛教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的明瞭認識。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在十信位菩薩善用心行法基礎上生起的,和聲聞種性止息諸念、入無想定到斷滅見不同,需要在一一法中生起,以智慧力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很多修行者想要獲得一心清淨,卻到了無想定或斷滅見,誤以為是一心清淨,這已經不是佛教行法,更不是華嚴行法。
下一節課給大家介紹四位行法的十住位。十住位也是六品經文,也是依菩提場會六品經文結構建立的。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