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講

相 關:
關鍵字:廣長舌相、業力與願力、智慧與行法、布施波羅蜜、初地位十種大誓願、差別智行法與根本智行法、龍女轉身到南方成等正覺、彌勒菩薩、見佛與念佛、閻浮提王

到目前為止,大家對《華嚴經》的整體結構,如菩提場、普光明殿、入法界的三處演說,以及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的總體結構有了基本的瞭解,對不共別教菩薩的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十地品》既是行法理論的一部分,也是行法理論的具體落實。十地行法要在三賢位的基礎上才能生起,如果沒有金剛種性智慧,十地行法就不能生起。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行法是依業力生起的、遠離世間的行法,而十地行法是以智慧力、以大願力自知自覺生起的入世間行法。依業力生起的行法是被動消極的,而依智慧力與大願力生起的行法是主動積極、清淨喜悅的。清淨喜悅是從梵行清淨和行法精進中獲得的。

般若智慧是出於本體、自內顯發、周遍完備的。凡夫地自內顯發的覺知思惟與般若智慧的差別在於,般若智慧是依正知見、正思惟生起,依梵行清淨生起,具體表現即概念準確、次第清晰、思想體系周密完備。

《華嚴經》是完整的佛教行法理論,將佛陀演說的行法理論總合在了一起,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是『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出廣長舌相』在很多經典中都有出現過,但並非指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上、把地球蓋上,甚至把三千大千世界蓋上,而是指自性覺悟入一切法中,演說一切法沒有障礙。

如果把佛教經典放在相應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中來看,無論是根本佛教、原始佛教時期的經典,還是方等時期、大乘佛教、秘密佛教時期的經典,都能在華嚴行法理論中找到位置,所有經典都能圓融一致。

經典解讀需要注意兩個方面:

首先,經典要與行法理論、行法次第相應,經典之間不會彼此矛盾,如果說法不同,一定存在某種因素沒有被發現。比如兩部經,一部說諸法空,另一部說諸法不空,就要考察其針對的行法理論、行法次第有什麼不同。

其次,經典解讀要有行法實踐的參與,有生命活動與體驗的參與,要與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相應。經典解讀與歷史、哲學、科學的解讀不同,宗教中有很多密法言說是針對行法實踐,針對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必須在生命活動和體驗的參與下才能體會。

前面之所以把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介紹清楚,因為這不但是走入華嚴行法的關鍵,也是明瞭佛教整體思想理論的關鍵。《華嚴經》是集大成的經典,通往三藏十二部。有些修行者不瞭解行法理論、行法次第,直接學《十地品》,甚至直接學等妙覺位行法,這就和二乘聲聞、共法別教沒有差別。

上一講介紹了《十地品》經首和解脫月菩薩三請金剛藏菩薩說法,總體上講,十地行法是以金剛藏菩薩的智慧力生起的三十七道品行法,最終到達解脫月菩薩成就地。每一位行法都由兩位菩薩相互問答開始,都以『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來生起演說,末後不但有金剛藏菩薩說偈,也有解脫月菩薩請法,以偈頌連接在一起,以這樣的形式把十位行法總合在一起,這是與三賢位演說的不同之處。

接下來看初地位歡喜地,經文是這樣: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餘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經文首先從佛法僧三個方面來說明什麼是歡喜地:開頭講前行精進,『深種善根,善修諸行』;中間講勤修法門,『大悲為首,智慧增上』;最後是結論,『入菩薩位,生如來家』,有這三個方面,名住菩薩歡喜地。

『善根』是指正知見力、正解行力,指自我覺悟和反思的能力。『佛智』是從無生法忍的角度說,『為求佛智故』等十個方面是歡喜地生起的力量,也是所有十地行法生起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以願力生起。

靠業力生起的行法是基於苦痛的、被動消極厭離一切法,是凡夫世間行法;靠願力生起的行法則是基於清淨智慧的、主動積極親近一切法,是出世間菩薩行法。積極主動的智慧行法在一切法中不斷升進拓展,帶來新的知識、經驗和體驗,帶來莊嚴和喜悅。初住位行法講到菩薩『樂住生死』,『樂』代表積極、主動、喜悅,『住』是安住,生死法界即凡夫種性身心覺知的一切法。菩薩明瞭一切法皆是智慧種子,親近一切法才會到達無上正覺,因此才有菩薩行法樂住生死。

經典常說諸佛世界寶樹成行,『樹』代表生命力,代表基於大地不斷生長,雖然速度緩慢,但很有力量,能從最初的一粒很小的種子最後成為參天大樹。菩薩願力即是如此,願力是積極主動自覺的,以這個力量生起行法,在一法一法中逐漸成長,看上去緩慢,但很有力量,最終是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

聖賢之法皆是自覺主動生起的,而不是被動消極生起的,這在中國文化中也是如此說法。比如孟子講,舜雖然住在荒郊野外,與野獸一起,但他與普通人有什麼差別呢?『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舜聽聞善言,眼見善行,會由衷地生起嚮往之心,要去學習、去履行,嚮往的力量好像是江河水流決堤那樣,不可阻擋。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講同樣的道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包括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等要素。孔子說『仁』很遠么?很難么?只要想做,馬上就能做到。為什麼?因為『我欲仁』是自內顯發的,是自覺主動的,想要做馬上就能做。

人類的特質是具有反思的能力,有追求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能力,有分別選擇和判斷的能力。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都可以成為聖者,但這不是必然天成的,要靠主動自覺的力量去生起行法實踐才行。『可以成為聖者』是講可能性,不是必然性。人有成佛的能力,但不是天生是佛,也不是必然成佛,要靠正確的智慧生起和行法實踐才行,這是為什麼修行者在南閻浮提成就無上正覺。

『為得十力故』、『為得十力無餘智故』和十信位智首菩薩的問題相應,和三賢位行法相應,表明十地行法亦是成就如來十力的一個階段。

這裡講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生如來家』是指行法實踐回到普遍存在的一切法中。十行位以善思惟行法生起行法道種,經歷十迴向位金剛種性智慧,到十地位成就菩薩位行法,從三賢位到十地位的過程是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的過程。『生如來家』的說法不是固定的,要看在哪一位行法中說,是針對無生忍還是針對無生法忍。事實上,經典解讀都是這樣,說到某個名相,要看針對哪一位行法來說,不同行法中的名相解讀不相同。比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依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來說,還是依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後面說『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這些說法要依覺悟才能體會,與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的歡喜、淨信不同。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的歡喜、淨信是因緣法,有條件,因緣具足、條件滿足時才有,因緣不具足、條件不滿足就不現前。菩薩行法是以智慧力生起,自內顯發,所以是隨時現前,如孔子所言『我欲仁,斯仁至矣』,菩薩行法的歡喜、淨信是持久的,不生滅。任何靠因緣才能現前的,都是生滅法。

這是初地位歡喜地,是十地行法的種性位,貫穿到後面所有行法中。後面的經文是這樣: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

這裡的二十種歡喜分為兩部分:一是依智慧建立,二是依行法實踐建立。也就是說,基於菩薩智慧與行法實踐,基於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基於智慧與行法的不斷拓展和升進,才能生起種種歡喜。佛教中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正是依同樣形式建立起來的,『阿彌陀』代表一切法,包括體用、性相、理事的所有法,修行者在一切法中以智慧與行法實踐令極樂世界現前。

《無量壽經》講到世間自在王如來演說一切法,法藏比丘發起無上殊勝之願,於一切法『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然後『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最後是『所攝佛國,超過於彼』。這個過程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法藏比丘發無上心;第二是在一切法中『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第三是『修習功德,滿足五劫』,總合在一起,最終成為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這個過程無一處不是依智慧與行法建立的。

從華嚴行法理論角度來理解世間自在王如來演說一切法,即是指生命本來具足的、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生起,是菩提場會的一切世間一切法生起。法藏比丘成就極樂世界,從智慧的角度講,要能『選擇所欲,結得大願』,於一切法『明瞭通達,如一佛剎』,要有分別選擇和判斷;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講,要能『修習功德,滿足五劫』,在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有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這樣才能成就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有智慧、有行法,智慧與行法不離一切法,此即極樂世界的成就模式。

華嚴行法亦是如此,從三賢位角度講,修行者如實見一切法、如實思惟一切法即是世尊坐菩提樹下;到金剛種性智慧地如實知一切法,即是《無量夀經》中講的『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瞭通逹,如一佛剎』。

法藏比丘『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成就極樂世界,說明極樂世界是在行法實踐中現前的。從華嚴行法來看,十地行法即法藏比丘的『修習功德,滿足五劫』,『五劫』是指五蘊身一切法,指具體的生命體驗。智慧與行法實踐總合在一起,即法藏比丘成就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

如果有智慧而沒有行法實踐,智慧就成了空想的知識;而如果沒有智慧,只有行法實踐,就和外道苦行沒有差別。所以,智慧與行法不能偏廢。

【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不活畏、惡名畏』等是凡夫外道、二乘聲聞要遠離的,是普遍認為的惡法。『悉得遠離』是指所有的束縛和影響全部止息、消除。『遠離』不是指遠離世間、遠離一切法,而是在一切法中得梵行清淨,得無生忍和無生法忍。更徹底來說,凡夫外道、二乘聲聞所遠離的一切法,在菩薩看來正是無上正覺生起處,是智慧與行法實踐生起的種子和力量。凡夫討厭做某件事,於是遠離這件事;別教菩薩面對這件事,可以心平氣和地做好這件事;而華嚴行法中的修行者會在做這件事當中令智慧增勝,令行法精進,在行法實踐中獲得莊嚴和喜悅。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十住位以後的菩薩道種智行法是依生命本體的一切法生起的,『大悲為首』要回到生命本具的一切法中,回到梵行清淨中,和十住位之前聲聞別教中自他模式的世間慈悲不同。

四十位行法是按十波羅蜜的形式來建立的,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的第一位,從初發心住、歡喜行直到歡喜地,對應十波羅蜜的布施波羅蜜,或稱檀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是從行法顯現的角度講,從世間行為化的角度講;檀波羅蜜是從自性地出生一切法的角度講。自性地一切法生起即自性布施,自性布施是生命本自具足的,不需作意生起,作意生起的布施是世間法,而非自性法,因此這裡的『大悲為首』要從自性法的角度來理解。

菩薩慈悲是對生命本能的要求,出於梵行清淨;並非是出於某種目的,或者出於對生死染著的厭倦、遠離,乃至出於對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追求等等。菩薩持戒、忍辱、精進等皆是如此,是出於自性要求,而非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別教菩薩那種在世間法中取一捨一、即此非彼的行法。

孟子講人有四種心,第一是惻隱之心,看到別人身受苦痛,會同情和不忍,這是人性本有的,不是刻意做作才有。惻隱之心就是佛教中的菩薩慈悲心,是自性本有的。聲聞別教種性的慈悲心很多靠作意、發願才有,而作意發願生起的慈悲心遇到阻礙時容易息滅。

惻隱之心之外,孟子也講人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心是儒家『仁、義、禮、智』的具體表現。其中『是非之心』即是佛教中的『是處非處智』等十種智,是指對一切法要有分別選擇和判斷力,要能鑒別哪些合乎道義,哪些不合乎道義,在佛教中即是能鑒別哪些符合梵行清淨,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符合人性,哪些不符合。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十力,不但離不開這十種智,而且首先就要成就這十種智。

孟子講『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修行者智慧精進、行法精進,努力發揮自性覺悟的力量,這種力量『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像火被點燃一樣燃燒拓展,像打開的泉水一樣滾滾湧出,這些都要靠自性力量來獲得,不是靠刻意做作來獲得。

十地行法是與金剛種性智慧相應,與自性法相應,是自性智慧的具體呈現,如實知和如實體驗互相促進,不斷升進,所帶來的身心覺受是莊嚴和喜悅,用佛教語言來說即是極樂世界現前,所有怖畏悉得遠離。

這是關於十地位『大悲為首』,要與聲聞別教行法的慈悲心分開。

這段經文是依三賢位成就建立的,表明十地位依三賢位生起,是三賢位的具體應用,『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換句話說,智慧落實在具體行法中,不斷精進拓展,即安住菩薩歡喜地。

把歡喜地的定義說清楚,接著講行法呈現,經文是這樣: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這裡講了十種大誓願:第一供養諸佛、第二受佛法輪、第三受行正法、第四心得增長、第五安住智道、第六智皆明瞭、第七令眾歡喜、第八普入一切、第九得藥王身、第十成就正覺。這十種大誓願都要依金剛種性智慧來建立,這樣才符合金剛藏菩薩的演說模式,以此生起的行法才是三十七位藏菩薩的行法,最終才能到達解脫月菩薩成就地。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雖然有行法次第,但同時也相互促進、不斷升進,成為完整的別教行法理論體系。從十波羅蜜行法角度來看,初位到第七位是有功用行的行法,是菩薩行法所能到達的,第八位到第十位是滅盡定行法,是菩薩行法不能到達的,要靠佛力加持來生起。四位行法中的第八位到第十位,是別教菩薩的根本智行法,等覺位普賢菩薩法界行法則是圓教菩薩的根本智行法。換句話說,菩薩加持可以到四位行法的第七位,第八位以後要靠佛力加持。

菩薩行法是差別智行法,是在一一法中生起的,所以不離作意思惟,不離起心動念。世尊為什麼授記修行者在無量劫後成就無上正覺?『無量劫』講的就是差別智行法,因為一切法無有窮盡、無有休止,所以差別智行法是未來成就。但實際上,『未來』並不是固定的某個時間,是指沒有終止,這是差別智的行法模式。這十種大願都特別強調『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其中意義正是如此。法界、虛空界是指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無有窮盡,無有邊際。

簡單來說,佛教中講到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是當下成就,但講到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則是未來成就。

《法華經》中有八歲龍女轉身,到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女轉男身』是別教菩薩到達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是當下可以成就的,而前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是指成就無生法忍,所以不是當下成就,要往詣南方才行。『南方』代表行法精進。《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然後一路南行,最終成就無上正覺,『一路南行』完成的即是從初住位到第十等覺位的五十位行法,把這五十位行法總合在一起,反覆實踐,給它一個總的名字稱為彌勒菩薩成就,所以《入法界品》的第五十一參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不是別人,是指修行者自己。

總體來講,四位行法從初住位到十地位都是修行者的實報莊嚴土,但實報莊嚴土真正顯現要在三賢位成就之後,到十地位如實體驗一切法。修行者到初住位,經典語言就是成就黃金為地,三賢位以後到十地位,逐漸從黃金為地轉到別教菩薩金剛為地。金剛為地的行法到滅盡定行法階段時就是常寂光土。

這十種大誓願之後,經文是這樣: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這裡繼續說明如何成就十種大願,『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接著說『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講了十種,末後說『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正如前面講的,每一種都無有窮盡。『十盡句而得成就』是《入法界品》的經文模式,也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經文模式。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即四十華嚴《普賢菩薩行願品》。修行者首先成就別教菩薩的普賢行法,然後才到等妙覺位生起圓教菩薩的普賢行法。

別教菩薩普賢行法是從差別智成就的角度說,從一一法盡無餘的角度說,作意思惟可以到達,而普光明殿等妙覺位的普賢行法是如來座前、如來座內普賢菩薩行法,是從根本智總持力成就角度說,作意思惟不能到達。總持力是在一一法中逐漸建立的,沒有一一法中的行法實踐,就沒有最終的總持力。好比一個人要通過大量具體計算才能獲得計算準確的能力,沒有大量具體計算的訓練,就不會有總體的計算準確的能力。計算準確的能力相當於根本智,而一一法具體計算相當於差別智。根本智的具體呈現即差別智,差別智入滅盡定行法即根本智。

有種觀點認為因緣法中的行法不能到自性法中,認為作意思惟的行法不能到根本智行法,不是這樣!雖然作意思惟不能直接生起根本智行法,但作意思惟的行法到入滅盡定階段,到灌頂位,即根本智行法,即回到自性法中,根本智行法不能離開差別智行法而獨有。修行者依十地位的別教菩薩普賢行法,最終從差別智行法逐漸轉變到根本智行法。

確切講,普賢行法最低要在第八迴向位以後,以金剛種性智慧力才能生起。從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來看,十信位在普光明殿演說,經歷四位行法之後,最終到達等妙覺位時又回到普光明殿。雖然四位行法在四天宮四寶殿演說,實際上四位行法並非遠離普光明殿,而是在普光明殿一切法總相中生起針對一一法別相的行法實踐。普光明殿是從根本智的角度講,從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講,四天宮四寶殿是從差別智、道種智的角度講。十地位是將差別智行法總合在一起,形成到達根本智行法的力量,從別教菩薩普賢行法,最終轉入圓教菩薩的根本智行法。

修行者生起不同階段的普賢菩薩行法,用經典語言來說,就是從實報莊嚴土的黃金為地逐步轉變到常寂光土的金剛為地。可以看出,如來地無上正覺、金剛為地、華藏世界等並非一蹴而就,行法次第不能跨越,要在一一法中生起踏踏實實的行法實踐逐步到達。

常寂光土是指所有智慧和行法與自性相應,一切智慧和行法能無加行力自覺主動生起,根本無明成為根本智,一念無明成為道種智,這是諸佛如來的『業』法成就。在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生命中,業力生起帶來困擾和束縛,但修行者隨著智慧提升,經歷無生忍和無生法忍,最終到滅盡定行法,到達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不同眾生對『見佛』的理解不同,『見』是指體驗。諸佛如來以四種方式顯示其存在:化身世間語言音聲、文字名相、報身世間身心覺受、法身世間諸法呈現,因此至少有四種方式可以見佛。『多百佛、多千佛』等是從道種智行法的角度、從智慧增勝的角度說,數字越大代表智慧越微細,行法越廣大。在三賢位行法中,起心動念即是見佛,進入十地位時,行住坐臥身心覺知皆是見佛。

明瞭如何是見佛,也就明瞭如何是念佛,『念佛』是指不離身心覺悟,不離自性智慧。見佛、念佛都要有確切的身心體驗,行法模式不一樣,成就也就不一樣。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這段經文和歡喜地的意涵相應,菩薩歡喜是從智慧增勝、行法精進中獲得的,而智慧與行法實踐生起的力量,最初即源於對一切法的關注,源於對一切法的『推求請問』。『推求請問』的力量,說到底就是凡夫種性一念無明的力量,也是最終智慧生起的力量。

經典演說是為解決生死問題,解決苦痛、罪惡帶來的困擾和束縛,經典一般都以問法開始,即便世尊不問自說,也是針對某一個問題生起演說。十地位因為有解脫月菩薩問法,才有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行法。諸佛世間無量莊嚴、生命中的無量喜悅皆是在智慧增長、行法精進中現前的,都來自於行法實踐帶來的超越以往的知識、經驗和體驗。

『無有厭足』是指無有窮盡、無有休止,意味著這種行法實踐能帶來無量喜悅。如孟子言『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果是被動消極的行法、帶來苦痛的行法,就不會是無有厭足。

修行者也可以以此衡量自己現在的行法實踐是不是能產生這種力量,如果對佛菩薩的說法沒有好樂心,行法實踐沒有喜悅,就要思考一下為什麼。對佛菩薩說法沒有好樂心,不能自覺主動歡喜地生起行法實踐,就不是菩薩行法。

『此地中相及得果』是指從初地到十地、從初住到十地、從十信位到等妙覺位,乃至從凡夫地到如來地的所有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都能推求請問,明瞭通達。前面第十七講介紹過菩薩有十二種住:種性住、勝解行住、極喜住等等,都和這裡的說法相應。修行者最終成就無上正覺,在世間的具體表現就是種種智慧運用和行法實踐,是四無礙辯才、如來十種智、十種力,修行者於此一切法的現相及所得果,都能周遍推求,對每一位行法如何生起、如何升進、如何顯現、流轉、安住等等,能清楚明瞭。

【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

行法理論建立起來,落實行法時就能自知自覺自所證量,佛在經典中怎樣授記阿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實知之』。『如實知之』不是從天而降,不是聽聞知之,而是靠智慧建立、如理思惟,靠正確的分別選擇和判斷來建立,如此成就『如來智慧光明』。

十信位時智首菩薩問如何成就無過失身語意業,如何成就如來十力,針對這些問題,修行者於初住位依十種智而發心,到十行位成就如實知十種智,然後十迴向位、十地位生起入世間行法,這個過程最終成就如來智慧光明,成就無過失身語意業,成就如來十力。這些經文表明,無過失身語意業、如來十力等如來地的所有功德,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在一切法中反覆實踐得來的。

後面舉例說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商主要到一個地方去,會先把那個地方打聽清楚,怎樣去、怎樣走,途中哪個地方可以休息,是否安穩等等,只有把資糧準備充分,才能安穩到達目的地,所以後面說『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總體來講,就是首先明瞭行法理論,然後才能準確落實行法實踐。

後面說『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生命有一種力量,能出生一切法,具足一切法,這是自性布施。閻浮提王不是別人,是生命中能在一切法中做主,不受一切法的束縛和困擾,能梵行清淨地管理好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並能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的生命因素。認識這一點才能體會什麼是自性本自具足,才能到達歡喜地。生命解脫不能靠別人施予,而要靠自己。

生命中能在一切法中做主的這個因素,在十住位時,用經典語言來說即天帝釋,是生命中的第七識,這個因素在十行位時即夜摩天王,在十迴向位時即兜率天王,在十地位時即他化自在天王,如此等等。這個因素沒有皈依自性覺悟時,向內攀緣形成我身,向外攀緣形成我見,身見、邊見生起,即南閻浮提眾生種性,『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見世間即娑婆世界。這個因素一旦皈依自性覺悟,在十住位來講,即天帝釋帶領大眾在須彌山頂迎佛入妙勝殿;十行、十迴向時亦是如此,是天王帶領大眾迎佛入於寶殿。這個意趣看清楚,才能體會為什麼一切菩薩將成正覺,皆於南閻浮提坐金剛座,為什麼諸佛舍利皆聚於此南閻浮提。

第七識、天帝釋,或者夜摩天王、兜率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乃至大梵天王等等,這些世間諸王都是指生命中的『自我』因素,他們既然能成就娑婆世界,當然也能成就極樂世界和華藏世界。

十地行法依三賢位金剛種性智慧才能生起,這是和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差別。修行者從三賢位升進到登地位,行法實踐能帶來確切的莊嚴和喜悅,這個行法如果能牢固建立,距離成就地就更近一步。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