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講
相 關:十地品 關鍵字:滅盡定行法、智用合一的演說方式、世尊眉間放光、有功用行與無功用行、智慧自在與入滅盡定行法、根本智與差別智、七種根本作意、隔陰之迷、無生法忍光明、不退轉無生法忍與無生法忍
普光明殿四位行法是從十住位的六品,經歷十行位四品、十迴向位三品,最終到十地位的一品,是智慧與行法實踐逐漸融為一體的過程。這種模式也體現在《華嚴經》三處演說中,《入法界品》即是講智慧與行法實踐融為一體,行法實踐是智慧的綜合應用。雖然這一品在四十華嚴有四十卷,但總體上還是一品,代表智慧與行法不能分割。
經典解讀是行法實踐的一部分,不同經典往往指向不同的成就處,所以經典解讀一定要結合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要回到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才能具體落實。沒有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作指導,行法實踐就會盲目,盲目的行法不但不能到達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甚至可能南轅北轍,越行越遠。很多修行者之間、宗派之間存在爭論,相互指責時都有經典作依據,這些爭論往往是沒有把經典放在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中來理解造成的,假如放在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中,很多爭論都可以平息。
另外,宗教與哲學、科學不一樣,宗教經典有密法言說,代表要有生命體驗的參與,經典解讀要和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相應。如果讀經時感覺沒辦法落實,不知道如何生起行法實踐,一定是在解讀上存在問題。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最終要做到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雖然一切眾生皆能對一切法生起覺知和體驗,但如實知、如實體驗不但要包括對一切法的覺知和體驗,同時也要能對如何覺知、如何體驗本身提出反思,對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模式提出反思。『如實』的標準在於符合諸法實相、符合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
四位行法一定要回到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不能是異身、異時、異處成就。從初地到十地講到了十善業道、四聖諦、三十七道品等行法,看上去並不陌生,甚至是很多修行者一貫的行法,但與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相比,十地行法要以金剛種性智慧力才能生起。
為什麼四位行法中有歡喜行、歡喜地?因為修行者已經從十住位前基於共法世間染淨分別的行法,轉變到基於不共法世間梵行清淨的智慧行法,行法實踐是自知自覺主動積極的,智慧隨行法實踐不斷增勝,所帶來的身心體驗即是理性、莊嚴和喜悅。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亦是如此,極樂世界不是避難所,而是靠智慧和行法實踐自所證得。
十地位開始使用《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演說模式,強調生起無量大願,在無量世界、無量法、無量眾生界生起行法實踐。在華嚴別教行法理論中,初地位以後即普賢菩薩法界,七地到八地是從有功用行地轉到無功用行地,成就無生法忍,修行者坐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
修行者在第七住位入阿鞞跋致地,證諸法空得無生忍,開啟般若智慧,破一念無明,得一切智,用經典語言來講即女轉男身,得佛授記。到第八地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破一念無明盡,得道種智。不論是別教菩薩還是圓教菩薩,修行者要證得無生忍和無生法忍,到達入滅盡定階段才算證得無上正覺。
『坐菩提樹下』是指回到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得無生忍;『成就無上正覺』是指對此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得無生法忍,這是用經典語言講的,讀經時看到這些說法,不能把它當作歷史故事。
滅盡定行法即無功用行的行法,要根據行法次第來確認具體內容,四位行法中的第八位到第十位,都稱作入滅盡定行法。比如從第八童真住到第十灌頂住是十住位的入滅盡定行法,從第八不動地到第十法雲地是十地位的入滅盡定行法等等。修行者到達入滅盡定行法階段,即『得無過失身語意業』,這是針對十信位智首菩薩問題的行法。
其他經典對滅盡定行法往往只講總相,對如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如何得入滅盡定行法、滅盡定行法是怎樣的內容和特性缺乏詳細準確的論述。華嚴經則不同,它對如何是入滅盡定行法做了全面細緻的闡述,每一個位次都講得清清楚楚,因此學習《華嚴經》之後,再閱讀其他經典,或者勘驗自己的行法實踐就能更加清楚準確。
雖然從大的方面說,修行者必須要清楚初位、第七位、第八、九、十位的差別,但最終對其它位次的行法也要做到清楚明瞭。對現代知識份子修行者來講,行法理論至關重要,是行法實踐的關鍵,能讓修行者知道每一步行法所在,不會對行法實踐產生錯覺,受一非餘,得少為足。
前面介紹了歡喜地的一些重要因素,十地行法從初地位開始,經歷六位行法到第七地遠行地,證十地種性的阿羅漢,這是金剛種性阿羅漢,和三賢位中的第七住位、第七行位、第七迴向有很大差別。雖然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的第七位都稱作大阿羅漢,但三賢位是從智慧成就的角度講,第七地位是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講,是金剛種性智慧的具體呈現。
下面來看第七地位遠行地。
第六地與第七地之間有一首偈頌,將六地、七地的演說連接在一起,這首偈頌由金剛藏菩薩開始,最後是解脫月菩薩請問第七地行法。這種演說方式是三賢位沒有的,從初地到十地都是這樣的方式,通過解脫月菩薩不斷地向金剛藏菩薩請法生起十地行法,代表解脫與智慧和行法實踐融合在一起,從初地到十地成為一個整體。第七地的經文是這樣: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住』是指安住,簡單來講是要有如實的身心覺受、如實的體驗。
『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是世尊在原始佛教中就反覆強調的,是從認識自性本體的角度說,或者說是從智慧建立、從證諸法空得生命解脫的角度說。一切眾生為什麼流轉六道?世尊告訴舍利弗尊者:一切眾生不修空法,不能做到無相、無願,因此流轉六道。『空』是指智慧,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說:『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而慈悲不捨眾生』是從應用顯現的角度說,從生起行法實踐獲得無上正覺的角度說。
這種智慧與行法總合為一的說法方式在十地以後,特別在等妙覺位經常出現。十住之前的行法要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帶來的束縛和影響,開啟般若智慧,因此用否定的方式說,修行者用否定一切法的方式到達見性位證諸法空。十行位以後開始道種智行法,重新建立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在一切法中得無上正覺,因此用肯定的方式說,修行者用生起一切法的方式證諸法不空。十地位是將證諸法空與證諸法不空總合為一,佛教中的中道行法指的就是這種行法,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是世尊眉間放光,世尊代表自性本體,而眉間放光代表智慧與行法總合為一。智慧與行法都是從自性本體的力量生起的,是自性本體的具體呈現。
智行合一的說法在佛教中有很多種,比如根本智與差別智總合為一、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總合為一,乃至阿彌陀、菩提薩埵、法數中的核心數和微細數、世尊與無量大眾俱等皆是如此。佛教中也有性相、體用、理事的說法,但確切來講,智慧與行法都是相用部分,離開具體相用,本體並不存在,不能離開相用來討論本體,性相、體用、理事這種相對的說法只是權說,是為說明道理而設立的,到十地行法時,要知道二者是同一法,性相等同、體用等同、理事等同。前面介紹過如何通過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經典中不同的出現方式來判別那部經的行法模式,十地位這種智行合一的說法,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時出現在法會中,並且二者要有相互對話,以對話的方式彰顯二者總合為一。
自性本體、智慧與行法三者即生命中佛法僧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在不同的行法階段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比如在菩提場會表現為毘盧遮那佛、一切法勝音菩薩和普賢菩薩,表現為世尊成就無上正覺和如來座前二十位菩薩圍繞生起;在十地位表現為金剛藏菩薩演說智行合一的十地位行法,表現為世尊眉間放光;在妙覺位《佛不思議法品》表現為世尊、青蓮華藏菩薩和蓮華藏菩薩;在《如來出現品》表現為世尊、如來性起妙德菩薩和普賢菩薩等等。空有、性相、智行合一,平等入一切法中,超越對立,超越分別執取,這樣才能到第七遠行地。
總體來說,要消除某一法,一定要知道與之相對的那一法如何生起,生起相對的一法來消除這一法。生老病死、六道輪轉是由無明生起的,要從根本上出離生老病死、六道輪轉,就要生起與無明相對的種種智慧。如果行法實踐不是針對無明,不是針對生老病死、六道輪轉的根本,就不能從根本上出離生老病死、六道輪轉,這就是為什麼佛教非常強調智慧的作用。佛教中很多修行人倡導苦行,而忽視深入經藏增長智慧,但實際上苦行不等於智慧,也不能生起智慧,苦行並不能令人出離生老病死、六道輪轉。苦行是共外道法,如果憑藉苦行就可以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不但外道可以解脫成佛,甚至田野中整日勞作的牛馬也早解脫成佛了。
既然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無明從何而起呢?無明是從不如理作意生起的,而不如理作意是自性法的一部分。依不如理作意而有無明,依無明而有煩惱染著,乃至生老病死、六道輪轉。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無明生起種種煩惱染著,但不如理作意卻是自性法的一部分,體性清淨,一切眾生不需要學習和訓練就能生起不如理作意,生起種種無明。
修行者如何針對不如理作意生起行法實踐?是要生起與之相對的如理作意、如理思惟,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雖然如理作意、如理思惟乃至如實知和如實體驗都是依自性覺悟生起,但並非與生俱來,需要以反思力,經過刻意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這個過程就是行法實踐。換句話說,不如理作意是與生俱來的,而如理作意卻不是,要在行法實踐中一點一點去獲得,理解這一點就能明瞭為什麼《心經》這樣講:『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教行法是不共外道行法,智慧是行法實踐的最核心、最基礎,所有行法實踐都要圍繞智慧建立來生起。
般若經中常有『空』這個字,但早期的般若經不一定用『空』,而是用非、滅、無、盡等,總體來講都是否定的說法,代表於一切法中超越一切法,遠離一切法帶來的束縛和影響。但否定一切法並非息滅一切法的存在,『般若』這兩個字中,『般』即超越,『若』即對一切法的覺知思惟,『般若』是指超越一切法的知識、經驗和體驗。
『而慈悲不捨眾生』中的『而』代表與『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同時乃至等同,不是轉折,如果理解成轉折,前後就不是總合為一的行法,而是共法別教的分別法。『慈悲』是自性顯發的,不是刻意生起的,如孟子講的,人有惻隱之心,前面介紹初地位時已經講過了。
這是關於『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的說法方式,從中能體現出第七遠行地乃至整個十地位的行法模式,行法實踐的重點從報身世間的智慧成就轉到如來法身世間的身所作為。
《十地品》經首沒有世尊上升天宮的說法,意味著這裡是諸佛常住處,諸佛亦是以這樣空有、性相、體用、智行合一的行法到達無上正覺。體會到這種說法方式代表的含義,再來看《金剛經》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表達的意義,能體會什麼是『金剛』智慧。
經典是基於報身世間生命體驗建立的,報身世間的生命體驗不能傳遞和共享,只有通過密法言說,以世間的諸法現相來隱喻報身世間生命體驗,修行者只有將經文還原到生命體驗中才是對它的究竟解讀。
這種智行合一的說法方式在等妙覺位也經常出現,是明瞭等妙覺位普賢菩薩行法的關鍵,雖然核心思想一致,要將無生忍和無生法忍總合在一起,但表達方法不同,以後會詳細說明。
二乘聲聞、別教菩薩往往有這樣一種概念,先成就一切智,得一心清淨到一百分,之後再生起菩薩行法,或者先證十住位到一百分,再生起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把行法分成幾段,一段一段來完成,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整體的別教行法歷程,是在一法一法不斷升進中建立的,不同因緣下行法實踐的重點不同。雖然四位行法演說次序有先後,但它們之間相互促進、互為增上,以如實知促進如實體驗,同時以如實體驗來校驗和促進如實知,這個過程反覆實踐、反覆校對,直到入滅盡定才算真正證得。比如沒有人要等到一年級全部的學科都到一百分才去念二年級、三年級,而是隨著二年級、三年級的不斷升進,一年級學科中不足的地方也會得到修正和提高,一年級所有學科到達一百分不是在一年級完成的,而是在學習不斷升進的過程中逐漸到達的。行法實踐也是這樣,修行者需要自知自覺無生忍和無生法忍已經到達哪個地步。
後面是關於第七地位有功用行圓滿的一段經文:
【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
『有功用行』是作意思惟可以生起的行法,是針對一念無明、針對差別智的行法,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是菩薩加持可以到達的行法。對比而言,『無功用行』則是針對根本無明、針對根本智的行法,是作意思惟不能生起的、是菩薩加持不能到達的行法,要靠佛力加持才行。
『菩薩』稱作菩提薩埵,『菩提』代表自性覺悟,『薩埵』代表入世間行法。在梵語中,菩提和佛陀是相同的字根,從體上說是佛陀,從用上說是菩薩。本體是指總持力,是從總相上說;應用是隨因緣生起,是從別相上說。因為不同的因緣下,自性覺悟的顯現不同,所以有很多種菩薩。比如看到別人受苦受難會生起慈悲心、憐憫心,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是觀世音菩薩生起,深入經藏起善思惟,即是文殊菩薩生起,等等。菩薩是自內顯發的,不是外來的。
第七地位是四位行法中有功用行的最高成就處,超越三賢位中的第七位,也超越初地位到第六地位的行法,之後開始進入第八地位以上的入滅盡定行法,所以第七地位最為殊勝。
『智慧自在』是指十地位行法開始到達入滅盡定階段,總體上說,四位行法是不共別教的清淨行法,雖然十地位是在他化自在天演說,到達諸佛成就世間,但確切來講並非到達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與諸佛如來非究竟等同。修行者得智慧自在是指開始成就華嚴不共別教菩薩無上正覺,但並非如來種性的一切法自在。
修行者要在三處證得與諸佛如來究竟等同:一是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二是在第八地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三是在妙覺位入如來種性滅盡定行法。對比第七地位成就,其中意義思惟可知。
後面的經文是這樣:
【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此處說明八地以後無功用行是由初地到七地的行法力量所起,這一點很重要,有些問題是明瞭行法理論的關鍵,必須要有明確答案:為什麼要經歷有功用行才能到無功用行,為什麼要經歷差別智行法才能到根本智行法,乃至為什麼十信位要經歷四位行法才能到等妙覺位,具體內容請參考下列表格:
總體上講,根本智是從總相成就的角度說,從總持力、原則性、種性成就的角度說,差別智是根本智的具體表現。修行者必須要在一一法中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才會有針對所有法總相上的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好比一個人想要有計算準確的能力,但沒有人天生就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要通過具體計算和訓練逐漸獲得;反過來說,即便已經獲得這個能力,也還是要在具體計算中才能展示出來。如上面表格所列普光明殿四個階段的行法中,第二階段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即差別智行法,差別智行法相當於在具體計算中反覆訓練逐漸獲得計算準確的能力,而第三和第四階段的等妙覺位普賢菩薩行法即根本智行法,根本智行法則相當於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要在一一法中去應用、檢驗和提高。
根本智行法雖然是入滅盡定的、無功用行的行法,但並非沒有作意思惟與生命體驗的參與。與差別智行法相比,差別智行法中需要刻意增加對行法實踐的反思和校對,屬於能力的建設階段,而根本智行法中對行法實踐的反思和校對則是自知自覺生起,屬於能力的應用、檢驗和提高階段。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再來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成就思想就會更清楚準確。在淨土思想中,極樂世界分為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從華嚴行法理論看,十信位對應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對應實報莊嚴土,八地以上乃至等妙覺位對應常寂光土。因此淨土修行者要看清自己的行法模式針對哪一土,並不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到常寂光土。如果不是針對當下的一一法生起行法實踐,而是異身、異時、異處的成就理念,就不是佛教本來的淨土思想。
從『阿彌陀佛』的名號意義來看,十信位以前的阿彌陀佛代表一切法總相,代表一尊佛;四位行法時則代表一一法別相,代表無量佛;八地以後乃至等妙覺位時,代表總相與別相總合一起的一切佛。如果認為極樂世界是諸佛世界之外的一個世界,這個極樂世界就不是華嚴別教行法中的極樂世界。在華嚴行法理論中,十方所有諸佛世界總合為一即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入法界品》中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的極樂世界即是這樣的極樂世界。
要究竟去除無明的束縛和困擾,就要生起針對無明的智慧行法,智慧的表現是正知見、正思惟,是對一切法如理作意。如理作意不但意味著對諸法做出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分別選擇和判別,同時要有對如理作意本身加以校驗的能力,這個能力是在不斷的行法實踐中訓練得來的。
凡夫種性不如理作意是基於對五蘊身一切法的貪瞋癡慢,基於顛倒妄想:無常作常、苦作不苦、非我作我、非淨作淨,凡夫種性不如理作意生起娑婆世界一切法。二乘聲聞、別教菩薩不如理作意與此不同,是基於染淨分別執取的不如理作意:無常之外取一個常、染著之外取一個清淨、生死之外取一個涅槃、無明之外取一個智慧、凡夫之外有一個聖者等等,都是在對立法中建立的,這種不如理作意生起世間清淨。
菩薩行法中的如理作意是在當下一切法中建立的,不是基於凡夫種性的顛倒妄想,也不是基於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染淨分別執取。《瑜伽師地論》介紹了七種根本作意以及詳細的四十種作意,可以幫助瞭解什麼是如理作意。七種根本作意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這些都是關於如理作意的具體演說。
菩薩行法離不開如理作意,《無量壽經》中法藏比丘聽聞世間自在王如來演說一切法,生起行法實踐,最終成就極樂世界,當中就有了相作意、勝解作意乃至加行究竟果作意等等,經文是這樣: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覩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第七遠行地是指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思惟和行法不能到達,思惟和行法不能到達的地方稱作遠行地,這是種性上的距離,而不是世間距離。後面經文是這樣: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迴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捨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遊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
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這段經文的意思很明顯,不需要銷文了,結論是七地菩薩不名有煩惱者,亦不名無煩惱者。
初住位講到修行者要『樂住生死』,樂住生死是指要能生起作意思惟的行法,有作意思惟就有生死。在菩薩行法中,生死並不等同於凡夫種性、聲聞別教種性的束縛和困擾,而是指作意思惟帶來的別教菩薩清淨法習氣,是對行法實踐本身保留的刻意反思、審核、校對的習氣。
佛教中有隔陰之迷的說法,一般認為是指這一生不記得上一生,但實際上這是以分段生死來界定的隔陰之謎。對菩薩行法來說,修行者在八地之前,一念無明或對一法開始關注都是靠生命本能的力量生起的,而以智慧力將一念無明轉變成道種智行法,則需要作意思惟,一念無明與智慧之間有個轉變的過程,這個轉變就是隔陰之謎,具體表現即是別教菩薩清淨法習氣,這個習氣要到八地以後,乃至到等覺位才能消除。等覺位《十定品》之初有普眼菩薩在如來座前三請普賢菩薩而不見,即意味著要消除這種習氣才能到達普賢菩薩法界,生起普賢菩薩行法。換句話說,只有如來座前普賢菩薩行法才能徹底消除隔陰之迷。
以上將從初地到七地、從七地到入滅盡定行法的關鍵處介紹了一下。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這裡的身語意業成就對應十信位智首菩薩的問題,第七地位有功用行圓滿之後到第八地開啟無功用行入滅盡定行法,經文明確說明在第八地位得無生法忍,因此金剛藏菩薩在此處講『得無生法忍光明』。前面第六地位經文明確說明『未得無生法忍』,思惟可知其中差別。
事實上,在十住位的第六住位正心住經文中,有這樣的說法: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體、一切法不可修……。何以故?欲令其心轉復增進,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與第七地、第八地對比起來,第六住位『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有兩個含義:第一,修行者從這裡開始菩薩道種智行法,開始無生法忍行法實踐;第二,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是得無生法忍的第一個因素,最終在八地以後得圓滿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無生法忍』即得一心清淨無所住、行法精進無所住的另一種說法。換句話說,第六住位『開始』不退轉無生法忍的行法實踐,第八地位以後『確認』證得無生法忍。
八地、九地、十地是建立無過失身語意業的行法,什麼是有過失和無過失的身語意業呢?『有過失』是指沒有究竟消除一念無明的影響,有作意思惟生起的習氣,而『無過失』是指破一念無明盡,究竟消除一念無明的影響,到達入滅盡定行法。無過失身語意業不是一下子到達的,要隨不同行法階段逐漸建立,這裡的無過失身語意業是從別教菩薩十地成就的角度說,究竟無過失身語意業要到如來地。
可以看出,正如不能跨越三賢位金剛種性智慧而直接生起十地行法一樣,修行者亦不能跨越從初位到第七位有功用行的行法,直接到入滅盡定行法、直接成就圓滿身語意業。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第六地是現前地,主般若波羅蜜成就,修行者是以智慧力到達第七地遠行地。『入滅定』是有功用行圓滿,『入滅盡定』是第八地位以後的無功用行地。《心經》裡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真正做到『盡』要到無功用行地。在華嚴行法中,第七住位破一念無明,到第八地位破一念無明盡,思惟可知。
原始佛教中,世尊講到修行者成就次第時,一般講四個,有時講七個:信行、法行、信具足、身證、見到、慧解脫、俱解脫,得慧解脫才到入滅盡定行法,在大乘行法理論中即是以般若智慧成就入滅盡定行法。
修行者要以般若智慧來針對無明、針對不如理作意。般若智慧是依於本體的、自內而發的、周遍完備的。周遍完備意味著理性,意味著如理作意,不是隻言片語零散的一句兩句話。般若智慧可以表現為系統性的思想構建,不但能令以往各個獨立的思想分支得以整合,還能不斷拓展,對未來的行法實踐指明方向。不僅如此,因為智慧是出自系統性的嚴密思惟,所以能夠對不正知見有明確地鑒別和排斥。修行者要成就四無礙辯才,系統性、結構性的思想構建必不可少。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從初地到七地都有的一段流水文,是從有功用行的角度來說,從『見多百佛』到『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數字逐漸增大,說明智慧越來越廣大,行法越來越深入。八地以後相應的這一段經文與此不同,是從無功用行的角度來說,講常見無量諸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
經文接著說:
【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讚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利益眾生,法忍清淨。】
這裡講到『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我們看前面與此『如實三昧智慧光明』相關的經文,才能明瞭為什麼在第七地位有這樣的說法。在菩提場會《如來現相品》中,世尊眉間放光,放光因緣是『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世尊的眉間光稱作『一切菩薩智光明』,與菩薩最終獲得的『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相應;在十迴向時,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然後演說十迴向行法;在十地時,金剛藏菩薩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然後演說十地行法。這些經文勾索意味著菩薩行法從菩提場會生起,最終亦指向菩提場會如來地一切法,不同位次的菩薩行法是相關的,也是一致的。
十方諸佛的加持要靠修行者的內在覺悟力來給予,或者說,修行者自發的覺悟力依無量因緣顯現生起即十方諸佛現前,自性覺悟遇到不同因緣最終顯現不同即是十方諸佛國土。用經典語言來講,修行者到達七地、八地,乃至十地以後普賢菩薩法界,即是往詣十方諸佛國土無有障礙。十方諸佛國土總合在一起即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
十信位時的一切法總相、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的一一法別相,皆是阿彌陀如來的淨土所在。修行者在一切法總相中發心,在一一法中精進行法實踐,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到第八地以後,所有一一法總合在一起,到達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
後面講『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讚喜』,『如來』是指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是從本體的角度說。本體無有邊際,不生不滅,所以如來沒有位次上的差別。『佛』是從眾生覺悟的角度說,不同種性眾生的覺悟程度不同,所以佛可以按不同行法次第來說明。修行者到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以上,就可稱作成佛,但只有到如來種性滅盡定行法時,才稱作如來。如來意味著對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皆能究竟了知,無有缺失。
『護持正法』是從道種智行法的角度說,最好的護持正法即依教奉行,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得圓滿菩薩道種智行法,得圓滿身語意業,於一切法擇善固執。『讚喜』代表智慧和行法實踐皆能與諸法實相相應,代表理性、莊嚴和喜悅。
後面講第七地的成就位顯現,『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這部分經文在初地到十地中是流水文,每一地位的細節描述不相同,必須將經文並列一處做對比,才能理解每一地位的行法成就有何不同。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