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講
相 關:佛不思議法品 關鍵字:般若智慧與行法理論、本自清淨、證諸法空並非如來地無上正覺全部、從文殊智慧到普賢行法、生命中的佛法僧與身語意、佛教中的否定說法、差別智合會根本智、青蓮華藏菩薩、世界與法界
普光明殿行法理論將行法實踐分為四個階段:十信位、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等覺位、妙覺位。其中十信位、等覺位、妙覺位都在普光明殿演說,代表根本智行法;四位行法在四天宮四寶殿演說,代表差別智行法。差別智行法即菩薩道種智行法,四天宮四寶殿不離普光明殿而別有。這四個行法階段闡明了如何從認識一切法的普遍存在開始,經歷在一一法中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以總體的、生命總持力的形式回到一切法中。行法實踐的最終成就一定要回到生命本體,回到生命的總持力,這是為什麼《華嚴經》在三處演說,第二處是在普光明殿,而不是其它處。
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說,普光明殿即生命本體所在,是生命中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處,即根本無明、根本智生起一切法所在處。入滅盡定階段的差別智行法即到達普光明殿根本智行法中。
行法實踐的目標是要對生命中的一切法如實知和如實體驗,在《華嚴經》整體的行法理論中,菩提場會即是講生命中的一切法怎樣如實生起,普光明殿及入法界即是講修行者怎樣如實知、如實體驗這一切法。
修行者對經典模式的關注要大於對文字的關注,這種是整體結構與具體細節之間的差別。如果整體結構把握不準確,細節就容易出偏差;而如果對整體結構理解準確到位的話,細節的偏差可以自動得到調整。比如很多人把經首當作歷史故事,這就是對經典的語言模式理解不對造成的,事實上經首是這部經的成就模式,只是用密法言說的形式生起的。
構建行法理論很不容易,這是行法實踐最高的成就形式,是般若智慧的綜合表現。般若智慧不是只停留在概念準確,也不是停留在某一法中,更不是一句『萬法皆空』就能把所有的佛教思想容納其中。般若智慧的最終表現是構建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所有的概念準確、次第清晰都比不上完整的行法理論所帶來的作用。好比一部車子,它的整體功能要勝於這部車子所有部件各自功能的總合,般若智慧的完備性所能提供的作用,要超越所有其它形式的零散的智慧作用。
華嚴行法理論、行法次第是龍樹菩薩總結了以往所有佛教思想成果之後集結出來的,是釋迦牟尼佛思想的集大成就和完整體現。這部經將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演說清楚準確,修行者如果能依此生起行法實踐,即能『速疾』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速疾』不是靠把行法實踐簡單化、絕對化,而是靠行法清晰準確,這樣就可以減少錯謬,少走彎路。
《華嚴經》的結構非常嚴密,是這部經演說內容的核心,也是這部經行法實踐的成就地,龍樹菩薩用精確的語言,通過多處經首搭建出來,並且通過大量的經文勾索來突顯行法理論的整體性。這些勾索能令修行者清楚地看到不同行法階段的差別,這對行法實踐來說至關重要。這是為什麼我們不以銷文方式,而主要以結構方式來介紹這部經。一部完整的車子才能實現車子的功能,任何一部分都實現不了整部車子的功能。如果忽略這部經的整體性,把這部經拆開,只學其中的一部分經文,或者只從文字角度來學習,實在講,學的都不是《華嚴經》。
在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中,十信位以文殊菩薩為法主,意味著這是從生命能夠覺知思惟一切法的角度來講,或者說是從根本無明、根本智總持力生起作用的角度來講的。若從行法實踐的角度看,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必須要在一一法別相中生起,將一一法別相成就總合在一起,才真正到達生命本體上的解脫和無上正覺,沒有一一法成就,就沒有總體的成就。
儘管從生命本體的角度看,自性本身『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但從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如實體驗的角度看,這只是認識到一切法的本體存在、普遍存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雖然能得生命解脫,但距離如來地無上正覺還有很遠距離。『本自清淨』等意味著不需要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一切法本然如此、普遍如此。如來地無上正覺需要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需要明瞭和體驗云何自性本自清淨,乃至云何自性能生萬法。換句話說,包括凡夫眾生在內的一切眾生,皆自性本自清淨,乃至自性能生萬法,但只有人天眾生能發菩提心,依教奉行,能生起行法實踐,如實知和如實體驗自性清淨、能生萬法,能最終成就無上正覺。
前面介紹《如來壽量品》和《菩薩住處品》時談到,自性智慧只有呈現在生命體驗中才能帶來理性、莊嚴和喜悅。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息滅生命活動的參與,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本身無所謂理性與否,無所謂莊嚴、喜悅與否。用經典語言來講,山水相濟才能體現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智慧要通過行法實踐回到生命體驗中。
以文殊菩薩智慧生起十信位行法,然後在一一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智慧,最終到達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華嚴行法實際上是從文殊菩薩智慧到普賢菩薩行法的整個過程。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即菩薩道種智行法,亦即差別智行法。四位行法在四天宮、四寶殿、由四位菩薩演說,有世尊在四天宮、四寶殿中,以及十方諸佛現前加持等等,此皆意味著不離自性覺悟、不離一切法,亦不離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才能生起住行向地四位行法。
四位菩薩都是『承佛神力』生起演說的,『佛神力』是指生命中根本的覺悟力,在沒有到達一切法之前,它只是一種力量,只有到達一切法中,與某一法結合為一的時候才是菩薩,『菩薩』是『承佛神力』的具體因素。『菩薩演說』是指以智慧力生起具體的知識、經驗和體驗,生起確切的身心覺受。菩薩的演說內容轉變成行法實踐之後,所帶來的身心覺受即是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具體呈現。菩薩行法形成總持力而能主動自覺生起即是入滅盡定行法,以滅盡定行法最終到達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
十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是四位行法的發起處,八地以上到第十地法雲地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是四位行法的成就處,這四位行法是從十信位到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的必經階段。
佛教中稱文殊菩薩為諸佛之師,這是從自性本體生起一切法的角度、從文殊菩薩生起一切智慧的角度説的;在《入法界品》中又稱文殊菩薩為童子,這是從以智慧力生起一切行法實踐最終到達無上正覺的角度說的。以上兩種說法中,前者是在果地,後者是在因地。比如在《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即是從文殊菩薩所在的福城東大塔廟處出發,經歷五十一參,最終到達第五十二參一切處文殊菩薩座前。
佛教中稱文殊菩薩為諸佛之師、法王子、童子,稱普賢菩薩為諸佛長子。『法王子』代表與佛同種,『童子』代表生命力量的發起處,有無限的生長空間。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智慧就像童子,經過行法實踐後,最終到達普賢菩薩法界,成為如來長子、法王。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以破一念無明、成就差別智為核心,因此是四位菩薩入三昧生起演說。雖然世尊在法會中加持菩薩說法,但並不參與菩薩演說,這意味著四位行法中的差別智行法還沒有到達根本智行法中,不是根本智直接生起。而佛教常說的從等覺位到妙覺位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需要破除,這一品生相無明是什麼?是根本無明的作用習氣,亦即一切法總持力的作用習氣,所以這一品生相無明和四位行法中的一念無明不是同類,要以根本智行法、以普賢菩薩行法才能破除。在等覺位世尊不但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並且參與菩薩說法,乃至生起無量法數演說,為什麼呢?因為等覺位行法是根本智行法,是以根本智的力量直接生起的。
『入三昧』意味著某種習氣作用生起,菩薩入三昧意味著差別智作用習氣生起,世尊入三昧意味著根本智作用習氣生起,說到底,這兩種習氣即一念無明和根本無明的作用習氣。在妙覺如來地《離世間品》經首中,以世尊不入三昧和普賢菩薩入佛華莊嚴廣大三昧,來對應菩提場會中的世尊不入三昧和普賢菩薩入毘盧遮那藏身三昧。因此,為什麼等覺位是『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妙覺位才是『如來座內』普賢菩薩法界,其中意義思惟可知。
雖然在四位行法以及等覺位、妙覺位都可生起普賢菩薩行法,但它們之間有很大不同:四位行法中的普賢行法是從差別智行法入一切法盡無餘的角度說,等覺位中的普賢行法是從破一品生相無明的根本智總持力角度說,妙覺位中的普賢行法是從如來地生起一切法的角度說。修行者是從道種智行法的普賢菩薩法界,經過等覺位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破一品生相無明,最終到達如來座內普賢菩薩法界。
《華嚴經》的所有演說都離不開『佛法僧』三個因素,這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三個因素的具體表現即『身語意』一切法。『佛法僧』的順序是生起一切法的順序,『身語意』的順序是體驗一切法的順序,亦是修行者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順序。
『身語意』的『意』不是指『我能認識到、想到』某件事,『認識到、想到』是『身語意』中『語』的作用。『身語意』對應『佛法僧』三種力量,『身』和『語』分別指身所作法、行為法和心思惟法、言語法,二者是差別智行法能夠到達的,而『意』是指總持力,超越具體身心覺受,是身和語兩種行法到達入滅盡定階段形成總持力後才能到達的。不同經論對『意』的說法定義不同,這是由於這些經論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人集結的,單獨講到『意』,內容容易混亂,所以在《華嚴經》行法理論中需要再準確說明。
雖然佛教中的『般若』翻譯作『智慧』,但為什麼和普通人的智慧、世智辯聰不同呢?普通人的智慧、世智辯聰是心思惟法可以到達的,而般若智慧是心思惟法不能到達的,雖然不離身心覺受,但亦超越身心覺受,成就到『身語意』中『意』的部分。十信位《淨行品》中智首菩薩問『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等,其中『身語意業』即是『佛法僧』的具體呈現,身語意業一切法即生命中的所有法。
『佛法僧』三個因素不是概念,它體現在生命體驗的一切法中,在不同行法階段表現形式不同。《華嚴經》的三處演說:菩提場、普光明殿、入法界,即是按『佛法僧』的順序來演說如何生起無上正覺一切法。不但如此,菩提場會六品經文又是按從本體指向應用的形式,把體和用的『佛法僧』三個因素如何生起一切法演說清楚,這六品經文結構貫穿到普光明殿的四個行法階段,具體信息請參考如下表格:
無過失身語意一切法即普賢菩薩法界一切法,通過生命體驗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一切法並非靜止不動,因此會有菩提場會普賢菩薩入毘盧遮那藏身三昧生起一切世界的一切法。修行者到達如來地亦非停止一切行法實踐,如《離世間品》所言,普賢菩薩入佛華莊嚴廣大三昧生起一切法。
很多人對一切法『本體』覺得很抽象,『本體』即一切法自身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一個蘋果的本體即這個蘋果當下的存在,生命的本體即身心覺知一切法當下的存在,除此之外,沒有另外的本體。本體存在不依賴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參與,不依賴時間和空間,所以不能用肯定的方式證得,不能說這個是、那個不是,或者這裡是、那裡不是。肯定代表分別、選擇和判斷的參與,而否定的形式意味著去除這種參與,經典中的空、無、非、盡等說法皆是此類。否定的說法並非相對法中的否定,而是去除這一法的所有邊際,去除知識、經驗和體驗的束縛和影響,否定一一法的邊際和條件限定,即回到一切法的本然存在和普遍存在。
理解了經典中否定說法的意義,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無生忍、無生法忍,乃至什麼是入滅盡定、證無餘涅槃、不退轉等等,這些都不是息滅一切法存在本身去證得,而是息滅自我因素帶來的束縛和影響去證得。比如阿羅漢證無餘涅槃,並非是指息滅色身的存在去證得,而是息滅色身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去證得。
修行者最終要從兩個方面證得一切法的本然存在和普遍存在:一個是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這是從體會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來說,從體會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說,這一切法無有始終、無有生滅、無有邊際;另一個是在第八地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這是從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的角度說,是從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參與的角度說,從一一法別相生起的角度說。雖然對一一法別相的體驗有始終、有生滅、有邊際,但生命拓展到一切法的能力無有始終、無有生滅、無有邊際,這種能力遍一切處入一切法,是生命本體的本然存在和普遍存在。這兩個方面在行法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即梵行清淨無所住、行法精進無所住。
所言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無有始終、無有生滅、無有邊際』不是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說,而是從如來種性入滅盡定成就的角度說,任何始終、生滅、邊際都是由於自我因素的參與才有,修行者證得如來種性,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無始終、無生滅、無邊際。
等覺位是從普眼菩薩三請普賢菩薩開始的,如果對比十信位和四位行法中的上首菩薩即可大略體會等覺位的特殊之處。下面來看從十信位的一切處文殊菩薩,如何逐漸到達等妙覺位的普賢菩薩法界。具體信息請參考下列表格。
十信位從文殊菩薩演說如來名號和四聖諦名號開始,經歷菩薩普遍論義,然後是文殊菩薩與賢首菩薩分別演說《淨行品》和《賢首品》,兩位菩薩同在普光明殿,一同生起十信位行法。
四位行法中的十住十行位,由法慧菩薩與功德林菩薩演說,兩位菩薩名號不同,法會處所、所說行法也不同,彼此不見面,不論義。
十迴向位和十地位由金剛幢菩薩與金剛藏菩薩演說,兩位菩薩名號中都有『金剛』兩個字,意味著種性相同,但因為行法位次不同,法會處所、所說行法亦不同,二者不見面,不論義。
到達等覺位時,普眼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名號中都有『普』字,都到達普光明殿如來座前,起初二者並不見面,普眼菩薩三次請見,破除別教菩薩清淨法習氣之後,才見到普賢菩薩,但二者只見面,不論義。
到達妙覺位時,修行者成就如來種性,種種分別悉皆息滅,不但息滅差別智行法的作用習氣,亦息滅根本智行法的作用習氣,菩薩行法於如來座內總合為一,用經典語言來說,即菩薩論義無所障礙。
差别智行法中的菩薩,名號不同、處所不同,乃至彼此不見面、不論義,意味著他们隨不同因緣生起的行法實踐不同,彼此存在邊際。等覺位普眼菩薩在如來座前三次請見普賢菩薩,意味著從差別智行法到達根本智行法,以總持力的形式存在,息滅差別智行法的邊際,從此開始普賢菩薩法界行法,乃至開始如來種性滅盡定行法。
怎樣從凡夫到達與十方諸佛等同的生命模式?四位行法中常常運用的演說方式即『菩薩當作如是思惟』,也就是說,碰到這種情況,菩薩作這樣的思惟,碰到那種因緣,菩薩作那樣的思惟,是根據具體因緣來生起行法實踐。『當』的標準即觀察是否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如果能『作如是思惟』生起行法實踐,即是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現前。
十信十住之前的行法,針對凡夫地的種種不如理作意,強調止息凡夫種性的染淨分別執取,所以用否定一切法的方式來建立行法實踐。華嚴行法理論則直接宣講怎樣是如理作意,怎樣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是在梵行清淨中以肯定一切法的方式重新建立生命中的一切法。
妙覺位是如來種性成就地,六品經文出現的順序很特別,其中《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對應菩提場會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離世間品》對應菩提場會的《普賢三昧品》、《如來現相品》、《世主妙嚴品》。菩提場會前三品是按『佛法僧』生起一切法的順序說,此處的後三品是按證入『身語意』圓滿滅盡定的順序說。《世主妙嚴品》在六十華嚴中譯做《世間淨眼品》,妙覺如來地的這三品與菩提場會的前三品甚至在品名上皆相互呼應。
首先看妙覺位的《佛不思議法品》,經文是這樣:
【爾時,大會中有諸菩薩作是念:諸佛國土云何不思議?諸佛本願云何不思議?諸佛種性云何不思議?……】
『爾時』和前面《十定品》經首對齊,因為在根本智行法中,『爾時』亦意味著遍一切處入一切法中。等覺位《十定品》與如來地《離世間品》之間沒有另外的經首,意味著等妙覺位在同一處生起。這裡的菩薩眾沒有具體名號,可以認定他們等同於《十定品》的百位上首菩薩,亦可認定為遍一切處入一切法中生起的菩薩,皆是以根本智力量生起的。
生命力量是以無明的形式生起,以問題的形式現前,若生起之後不能解決,帶來的就是束縛和困擾,如果通過智慧與行法實踐得以解決,問題就變成智慧種子。因此,問題是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生起的力量,指向行法實踐的目標,解決問題的過程即智慧建立與行法實踐的過程,亦是目標現前的過程。佛經都是以問法的形式開始的,或者以對某一法生起關注的形式開始的。說法主以回答問題的形式來闡述如何解決問題,問法主和說法主論義即行法實踐和行法體驗現前。
『念請』意味著依自內顯發的覺悟力生起、依生命本體的力量生起。諸菩薩『念請』諸佛境界,這些問題表明差別智行法到達根本智中,合會根本智行法,諸佛代表的根本智行法要以差別智行法因緣呈現。
接下來的經文是這樣: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則以神力加持,智慧攝受,光明照曜,威勢充滿,令青蓮華藏菩薩住佛無畏,入佛法界,獲佛威德,神通自在,得佛無礙廣大觀察,知一切佛種性次第,住不可說佛法方便。】
『世尊』代表眾生根本的總持力和覺悟力,『知諸菩薩心之所念』是指菩薩皈依自性覺悟,能令自性覺悟的力量生起,菩薩與自性覺悟之間沒有障礙。世尊『令青蓮華藏菩薩住佛無畏』等,是指自性覺悟的力量在妙覺位以『青蓮華藏菩薩』的形式現前,住佛無畏、入佛法界等等。
宗教經典中提到的顏色很多是密法言說,『青色』意喻自性本體的顏色、一切法本體的顏色、東方大圓鏡智的顏色。極樂世界有青、黃、赤、白四色蓮華,分別代表四智法中的大圓鏡智乃至成所作智,佛教中文殊菩薩以青師為坐騎、普賢菩薩以白象為坐騎等等,思惟可知其義。說到底,佛教的行法實踐即從文殊菩薩智慧到普賢菩薩行法,若以顏色密法言說的方式來表達,即從青色指向白色、從一切法生起指向一切法呈現、從覺知思惟指向行法體驗,佛教中的體用、性相、空有,以及法數中的核心數、微細數等亦皆如此說法。『蓮華藏』是指自性所生一切法,本自清淨無染,美妙莊嚴。『菩薩』代表以智慧心生起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
【爾時,青蓮華藏菩薩則能通達無礙法界,則能安住離障深行,則能成滿普賢大願,則能知見一切佛法,以大悲心觀察眾生,欲令清淨精勤修習無有厭怠,受行一切諸菩薩法,於一念中出生佛智,解了一切無盡智門,總持、辯才皆悉具足;承佛神力,告蓮華藏菩薩言:佛子!諸佛世尊有無量住,所謂:常住、大悲住、種種身作諸佛事住……】
『法界』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一切法的存在現相,二是一切法的存在事實。比如這個世間有山河大地、草木蟲魚,乃至身心覺知的一切法,這些是一切法的存在現相,靠直觀表淺的身心覺受可以到達。『事實』是指這一切法存在本身的內在屬性,要以覺知思惟、智慧、體驗才能到達。
比如,水的存在現相就是水本身,水的存在就是水的本體。但水的存在本身包含很多事實: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水在這種情況下是固態,在那種情況下是液態;水可以從高處流向低處;水是人類生命必須的資源,可以滋養萬物等等,這些是水的存在事實。存在現相與存在事實總合在一起成為『法界』中的一法。修行者以智慧力和行法實踐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的存在現相和存在事實即是入法界。青蓮華藏菩薩是妙覺位菩薩,受世尊加持,因此對法界中的一切法皆通達無礙。
『法界』是從生命參與的角度說的,沒有生命的參與,沒有覺知思惟和智慧體驗的參與,一切法存在現相並不稱之為法界。因此,修行者證法身、到達菩薩法身世間乃至如來地法身世間,必須要對一切法能如實知和如實體驗。如果只是證諸法空,見一切法的存在現相,而沒有對一切法生起如實知和如實體驗,沒有明瞭一切法的存在事實,並不能稱為入法界,不能稱為到達法身世間,不能稱為法身菩薩,這是為什麼修行者確切到達自成就的法身世間是從初行位開始,而不是在十住位。在十行位《昇夜摩天宮品》中,迎佛大眾中開始出現菩薩眾即說明這個道理,另外在《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初行位善知識善見比丘初具佛相:『頂有肉髻、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同樣說明這個道理。
『世界』與『法界』不同,『世界』亦同樣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一切法的存在現相,二是眾生對一切法的身心覺受。可以說,一切有情眾生皆有自己的生命所在世界,但只有生起道種智行法的修行者才能到達法身世間,才能入法界。換句話說,能入法界的修行者是以清淨心和智慧心往詣十方世界,但並非十方世界眾生皆可入法界。
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說,雖然修行者具有將一切法、一切身心覺受轉變到無上正覺的能力,但並非『一定要時時刻刻地』將一切法皆轉變到無上正覺,只有在某一法生起束縛和困擾時才會這麼做,因此法界的範圍並不大於世界的範圍,世界的範圍並不大於一切法普遍存在的範圍。但儘管如此,修行者卻有無限拓展智慧應用、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的能力,這個不斷拓展的過程即普賢菩薩法界行法。對法身菩薩來說,法界即眾生界,眾生界即法界,十方諸佛世間不離一切法世間,不離眾生世間。
這裡提到諸佛世尊有三十二種不思議法,『三十二』是法數,代表自性所生一切法。確切來講,諸佛世尊不是別人,而是眾生自己,三十二不思議法即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因為諸佛世尊的不思議法是以『青蓮華藏菩薩告蓮華藏菩薩』的形式生起,如果生命中的這兩位菩薩不現前,諸佛世尊的三十二種不思議法亦不能現前。『青蓮華藏菩薩』與『蓮華藏菩薩』是指如來種性的對一切法如實知和如實體驗。
等覺位時,普眼菩薩與普賢菩薩種性相同,但具體名號不同,是如來座前剛剛會面的兩位菩薩。普眼菩薩主動請見普賢菩薩,意味著從四位行法到達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是從差別智指向根本智的行法。但到達妙覺位時,青蓮華藏菩薩與蓮華藏菩薩是一體中的兩位菩薩,青蓮華藏菩薩受世尊加持生起演說,意味著以根本智的力量指向一切法生起。
換句話說,這兩位菩薩同名同體,是自性本體的具體表現:一是如實知一切法,二是如實呈現、如實體驗一切法。從佛教核心思想來看,『佛法僧』三個因素是生命中生起一切法的核心力量,在這一品中,這三種力量的具體表現即世尊、青蓮華藏菩薩和蓮華藏菩薩。
世尊加持青蓮華藏菩薩,然後青蓮華藏菩薩為蓮華藏菩薩演說諸佛世尊的三十二種不思議法,這個過程是按『佛法僧』的順序來說的,是諸佛世尊三十二種不思議法的呈現過程。經文對三十二種不思議法有詳細演說,代表修行者能通過行法實踐確切建立、確切體驗。
經典演說最終要能落實在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中。修行者明瞭文字表達的意義是為了獲得生命中的相關體驗,如果只停留在文字而不去努力嘗試文字與體驗如何相關,這些文字就毫無用途。比如證諸法空,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諸法空,在哪裡證得、怎樣衡量、怎樣體驗它與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關係,這句『證諸法空』就毫無用途。
當然,經典演說與生命體驗有很多種相關的方法,可以是凡夫外道、二乘聲聞,亦可以是共法別教等方式,但佛教所指的相關是在梵行清淨與智慧增長的前提下,最終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是由智慧與行法兩種力量呈現出來的。雖然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見一切法的本然存在和普遍存在,即是見如來地一切法,但確切來講,這是息滅生命活動的參與之後所見的一切法現相,並非對一切法生起如實知、如實體驗,并非到達無上正覺。修行者經歷道種智行法與等覺位行法之後,最終成就如來種性一切智智,才有青蓮華藏菩薩與蓮華藏菩薩現前。
青蓮華藏菩薩演說諸佛世尊三十二種不思議法,意味著行法實踐不能息滅生命中覺知思惟一切法的力量,這一點早在十信位的經文中就能體會到,文殊菩薩演說如來地無量名號和生命覺知的無量名號,即是表明華嚴行法是從對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開始的,是從對一切法生起關注思惟開始的。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有覺知觀察、思惟體驗生起就是在凡夫地,不是這樣!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只有對一切法生起關注和思惟,才有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佛在經典中講:『名相言說是菩提義』,『義』即諸法存在的事實、真理。所以,名相言說是到達生命解脫、無上正覺不能缺少的。說到底,青蓮華藏菩薩即代表如來地一切法的名相言說,這種言說,既可以是化身世間的一切經典文字和語言音聲,又可以是報身世間的身心覺受和法身世間的一切法如實呈現。
世尊、青蓮華藏菩薩、蓮華藏菩薩是生命中『佛法僧』三個因素在妙覺位的具體呈現,亦是毘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妙覺位的具體呈現。
修行者自知自覺自所成就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用經典語言來講即要能生起言說相,從這一品的角度來說,即要能令青蓮華藏菩薩生起演說諸佛世尊的三十二種不思議法,把這個核心因素抓到了,這一品的核心義趣就抓到了。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