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講

相 關:如來壽量品、菩薩住處品
關鍵字:世界流轉、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生命體驗與無上正覺、分別執取與了別智慧、名字相與須彌山頂、『空』與『不空』、生命本體的語言、經典中的山與水、大海與金剛山、根本智與差別智

等覺位前三品和後三品都有世尊參與演說,表明等覺位是根本智行法,普賢菩薩法界是以根本智力量生起的。後三品中,世尊演說無量法數、心王菩薩演說《如來壽量品》和《菩薩住處品》,都是普賢菩薩法界的呈現。『呈現』代表體驗,代表身心覺受生起,開始從一切法普遍存在的化身世間轉入到報身世間乃至法身世間。

世尊演說無量法數對應著普賢菩薩的無量行法。《十定品》中如來生起十種三昧名稱,由普賢菩薩演說十種三昧的具體內容,這是從普賢菩薩行法生起的角度說;《阿僧祇品》中世尊演說無量法數,法數所到之處即普賢菩薩法界所在,法數無有盡,普賢菩薩法界亦無有盡,這是從如實知普賢菩薩法界的角度說;而心王菩薩生起問法,並且演說《如來壽量品》和《菩薩住處品》,則是從如實體驗普賢菩薩法界的角度說。

心王菩薩在《如來壽量品》中演說了從娑婆世界到普賢菩薩法界的行法歷程。從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剎,經過十次轉變和升進,最終到達勝蓮華世界賢勝佛剎的普賢菩薩法界。在此過程中,極樂世界是第一次轉變,是從娑婆世界到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最初、最核心、最基礎的成就地。

在《阿僧祇品》中,心王菩薩是問法主,世尊是說法主,在後兩品中,心王菩薩是說法主,諸菩薩是聞法大眾。問法主、說法主、聞法大眾代表不同的生命力量,說法處所代表一切法所在,問法、說法的過程和內容按照某種方式總合在一起,表明行法實踐的模式和具體體驗。

《如來壽量品》很短,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為從娑婆世界到普賢菩薩法界是以一切法總相的形式流轉的:生命在娑婆世界結束之後,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後在極樂世界聽聞阿彌陀佛的教導繼續修行,最後到達普賢菩薩法界。此種總相形式的理解即是概念化、知識化的理解,沒有行法細節。事實上,世界流轉是以一一法別相的流轉為基礎,一一法的別相流轉總和在一起才是世界流轉,沒有細節就沒有行法體驗。這一品是在四位行法的基礎上建立的,是從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說,從生命體驗的總體表現的角度說,因此很短。

眾生與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法界的距離不在於時間和空間,而在於每個念頭生起的模式。比如對一件事從『不知道』到『知道』、從『大概知道』到『確切明瞭』、從『聽聞』到『體驗』、從『初步體驗』到『滅盡定行法』等的差別,在經典中都是以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來表達。距離代表對當下自我所在處的否定,代表種性上的差別,代表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的過程。

念頭帶來生命覺受,有生命覺受才有世界生起。每個起心動念是哪個種性,這個念頭即在哪個世界,以娑婆世界的種性生起即在娑婆世界,以極樂世界的種性生起即在極樂世界。《如來壽量品》正是演說每個念頭如何從娑婆世界最終轉到普賢菩薩法界,並不是說在生命終結的時候才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普賢菩薩法界,不是這樣!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法界是每個念頭總和在一起呈現出來的。

心王菩薩演說《如來壽量品》,代表等覺位時自性智慧是以心王菩薩的形式在一切法流轉中呈現出來的,可以遍一切處入一切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娑婆世界轉到極樂世界,或者轉八識成四智之後,娑婆世界、八識世間的一切法悉皆息滅,只剩下極樂世界、四智世間,將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八識世間與四智世間對立起來,不是這樣!因為有眾生的生命參與才有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才有八識世間、四智世間;如果沒有生命的參與,一切法普遍存在世間無有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八識世間與四智世間的區別。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是由眾生的生命參與模式來決定,而不是由一切法普遍存在來決定。修行者不是等到命終才從娑婆世界轉到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而是在念念中從娑婆世界轉到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是修行者以智慧力在念念中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並且落實在行法實踐中所能獲得的生命體驗。

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華藏世界非一非異,八識世間與四智世間非一非異。雖然等覺位已經到達無功用行的普賢菩薩法界,但修行者的每個念頭都是依生命本體的力量生起,依一切法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生起,雖然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不同於娑婆世界,但亦不離娑婆世界而別有。

簡單來講,如果眾生沒有修行,不經歷菩薩道種智行法,一切法世間即娑婆世界八識世間。修行者只有經歷訓練、經歷行法實踐,一切法才可能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才可能是四智世間。娑婆世界八識世間是與生俱來的,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並非與生俱來,這個轉變的過程即是心王菩薩演說的《如來壽量品》。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是在諸法流轉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它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流動的過程。『過程』代表生命覺受,代表如實知和如實體驗。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眾生皆有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力量,但如果不經歷智慧建立和行法實踐,生命即變化無常。做錯一件事與做對一件事依賴於同樣的生命力,人們不需要訓練就可以把事情做錯,但必須經過嚴格訓練才能把事情做對、做好、堅固穩定。在行法實踐中,對與錯的標準在於是否符合梵行清淨和行法精進,是否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以心王菩薩的力量究竟如何從娑婆世界轉到極樂世界?從行法角度看,是從十信十住之前的行法轉到十住位以後的行法,轉到道種智行法。由於等覺位行法是從總持力的角度說,其具體的行法實踐要以道種智的形式才能顯現。雖然一一法因緣不同、顯現不同、心王菩薩所代表的智慧力量呈現不同,但心王菩薩的等覺位種性卻是一致的,都是普賢菩薩法界的根本智行法。換句話說,雖然心王菩薩行法也是以道種智行法的形式顯現,但和四位行法中的道種智行法不同。在四位行法中,修行者有自我審核的習氣,智慧與行法並非究竟總和為一;而心王菩薩行法是以道種智行法顯現的根本智行法,智慧與行法究竟總和為一。

儘管心王菩薩代表的無量法數應用是以文字名相的形式演說,但它本身不是概念,而是一種行法模式,是根本智力量的具體表現。模式和具體內容在一起才能生起行法實踐和行法體驗。比如看到『跑』這個字,如果只停留在概念而沒有行為,就沒有跑的體驗。跑可以有很多種,可以這樣跑,也可以那樣跑,不同的跑帶來不同的體驗。再比如1+1,如果沒有具體應用,就沒有具體體驗。1+1可以計算這個,也可以計算那個,具體應用時的內容不同,帶來的體驗亦不相同。同樣,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行法實踐,沒有具體的一一法生起,就沒有具體的生命體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就只停留在異身、異時、異處的妄想中。

從直觀表淺的身心覺受開始,經歷道種智行法到達根本智的過程,即從行法實踐到智慧力、總持力成就的過程;而從智慧力、總持力到具體行法實踐和行法體驗的過程,則是從根本智生起一切法的過程。不論以怎樣的智慧,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一定要落實在具體的身心覺受中,落實在生命體驗中。如果回到菩提場會《世主妙嚴品》的說法方式,即是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有四十二類眾生圍繞生起,此四十二類眾生代表世間的一切法,代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這一切法並不在世尊成就無上正覺之外,而正是無上正覺的具體生命體驗。生命體驗不在於一切法存在本身,而在於以一切法為緣所生起的生命活動中,在一切行法實踐中。

怎樣區分凡夫地的分別執取和自性地的了別智慧?怎樣辨別知識、經驗和體驗是基於凡夫種性還是基於菩薩道種智行法?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凡夫與佛菩薩的差別不在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而在於一切法中的生命參與模式,在於如何構建報身世間的一切法。

報身世間是不共法世間,報身世間一切法依生命活動的參與才能生起,生命參與模式即是『自我因素』的運作模式。凡夫與世尊同時見到一個蘋果,世尊並不因為成就無上正覺就把蘋果看作它物,二者都知道『這是一個蘋果』,這是眾生出於對一切法的直觀的、表淺的覺知觀察、分別判斷得出的結果,這種『知道這是一個蘋果』的能力即眾生自性地的了別能力。廣泛來說,並不是所有眾生皆有『這是一個蘋果』的文字相、言說相,蘋果的存在本身也不依眾生的言說相而立,但不管怎樣,眾生皆有通過覺知觀察和分別判斷,知道『這個』與『那個』不同。

文字相、言說相是人天眾生所具有的能力,雖然從諸法存在本身來說,從證諸法空的角度說,一切法從本以來離文字相、離言說相,但從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來說,從證諸法不空的角度說,並不能離開文字相和言說相,文字言說是自性智慧在化身世間必須的表現形式。人天眾生有反思的能力,反思離不開文字言說。成就者通過文字言說將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轉變成經典,修行者通過準確解讀經典才能生起行法實踐。

文字言說乃至思惟應用皆不離名字相。名字相來源於三個方面:身心覺受、分辨差別、抽象定義。身心覺受是當下的、直觀表淺的;分辨差別來自於對諸法差別的感知和確定的能力;抽象定義來自於對一切法的超越能力,人類是以名字的形式實現對這一法的超越。比如兩個蘋果放在一起,它們各自的存在本身『彼此不相知』,但通過『蘋果』這個名字可以綜合兩個蘋果的屬性。『蘋果』這個名字相即是對當下這兩個蘋果,乃至古往今來所有蘋果的超越,用經典語言來說,古往今來所有存在過的蘋果總和在一起即是所有蘋果的須彌山,因為『蘋果』這個名字相具有超越性,即稱作這一法的須彌山頂。凡夫地一切法、夜摩天、兜率天等一切法,乃至無上正覺智慧皆從這裡生起。

前面談到過,天帝釋即生命中的第七識,身見邊見一切法皆從此生起。天帝釋常住須彌山頂,為什麼?人天眾生是因為一念無明的力量生起對諸法差別的關注,關注力的具體表現是生起名字相。比如孩子對很多事物有好奇心,這個好奇心即來自於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的具體表現即一念無明,一念無明的具體表現即對諸法差別生起關注。當孩子第一次見到蘋果時,會問『這是什麼?』『什麼』兩個字是孩子對所有未知事物給出的通用名字,直到知道『這是蘋果』,『蘋果』就成為這一法特別的名字。這個過程是有『自我』因素參與其中的,『自我』因素是不共法世間生起一切法的力量,在經典中即稱作天帝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隨著思惟逐漸發达,自我因素的力量也逐漸強大。更進一步說,在華嚴行法中,天帝釋這個自我因素經歷道種智行法之後,到達等覺位時即是心王菩薩。

凡夫眾生的報身世間是以『自我』為核心生起一切法,因此會有貪瞋癡慢疑生起,見到蘋果,會有『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束縛和困擾。菩薩道種智行法不是這樣的參與方式,而是去除自我因素的影響,令這一法成為無上正覺現前的力量。十住位在須彌山頂妙勝殿演說,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表達的即是這個意思。

普遍存在的一切法即如來地一切法,因為不依賴眾生『自我』的參與,所以這一切法亦稱自性空一切法,或虛空界一切法。『空』不是指息滅諸法存在本身,而是指息滅自我參與帶來的束縛和影響。相反,『不空』也不是指一切法永恆不變,而是指生起自我因素的參與,也就是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的參與。如實知、如實體驗諸法空即證無生忍;如實知、如實體驗諸法不空即證無生法忍。有些修行者是以息滅這一法的存在相和存在因緣來證諸法空,這不正確!

如實知和如實體驗都是在生命參與的前提下才有,『如實』的細節展開來說,即心王菩薩演說一切法如何生起、如何流轉。很多人把智慧簡單化、概念化、絕對化,認為只有直接的、表淺的、不需要生命活動和體驗參與的才是智慧,不是這樣!般若智慧本身即從生命活動參與的角度來說的,失去生命活動的參與,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無所謂智慧還是非智慧,無所謂解脫還是不解脫。從《阿僧祇品》甚至可以看出,文字言說的精細程度和智慧力直接相關,世尊以甚深智慧力生起無量法數,這是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別教菩薩乃至等覺位菩薩做不到的。

理解了什麼是文字相、言說相,什麼是須彌山頂、天帝釋,就能理解為什麼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是從十信位《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開始,為什麼從文殊菩薩演說一切法的名號開始,這是說明修行者要能對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生起覺知觀察乃至思惟體驗,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是通過生命體驗和名相言說在報身世間生起。

如果修行者對見性的理解不准確,或者不知道什麼是見性,不知道哪裡是如來地一切法,哪裡是凡夫地一切法,哪裡是法、報、化三身世間,三身世間有哪些差別,怎樣才證得報身世間、法身世間等等,那麼也就不知道行法實踐指向哪裡,不知道怎樣驗證行法實踐是不是指向成就地。有人甚至誤認為見性應該能飛來飛去、長生不老,把外道和民間信仰當作佛教,這已經不是對佛教理解的細節性偏差,而是根本性錯誤。

由此可知,並不是見到一法, 生起名相言說和思惟體驗就是凡夫地的虛妄法,是否在凡夫地取決於生命參與的模式。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如實知和如實體驗一切法不是從一切法本體存在的角度講的,而是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講的,要以智慧力在一切法中去呈現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要有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參與,能對諸法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要有符合社會規範的文字言說,而不是自說自話遠離人群、遠離一切法。

《如來壽量品》是從諸法流轉的角度來說的,修行者要能對一切法如何流轉有準確的分別、選擇和判斷,只有這樣才能生起準確的行法實踐,在每一法中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雖然一切眾生皆有對一切法覺知觀察和體驗的能力,但只有深入經藏、依教奉行的修行者才能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菩薩住處品》是等覺位第六品,對應佛法僧三個因素中的『僧』這個因素的具體應用,與菩提場會的《毘盧遮那品》、普光明殿十信位的《賢首品》、十住位的《明法品》以及妙覺位《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對應。這一品亦由心王菩薩演說,講述心王菩薩的行法住處,其中智慧法中有九處、生死法中有十三處。九處是以九座山來表示,分別在四方四隅和大海中,十三處是指大海中的十三個處所,九處與十三處總合在一起即遍一切處。經典中常有『遍一切處、入一切法』的說法,《如來壽量品》即從『入一切法』的角度說,《菩薩住處品》即從『遍一切處』的角度說。

經典中講到法身世間行法時,特別是講到根本智行法、如來地究竟成就時,會大量採用密法言說的方式,看著好像是在講故事,比如《毘盧遮那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以及《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行法都是如此。

密法言說是生命本體的語言,或者說是根本智語言,雖然可以用世間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但本身不是世間語言。宗教中的密法言說講的是第一義諦行法,是將不同的生命力量,以文字演說的形式總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生命體驗的過程,文字演說的過程即自性智慧落實在種種生命因素中的過程,整個故事即自性智慧的具體呈現。之所以用故事的形式演說,是因為自性智慧能在生命中確切實施和體驗,這是生命中『僧』這個因素的具體表現,是生命本體的境界相,這是宗教經典與世間知識、學問說法上的最大不同。換句話說,自性智慧一定能在當下的生命中確切體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一定能落實在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中,而不是遠離當下的一切法,遠離當下的身心覺受。

明瞭這種經典的言說方式之後,才能知道很多經典,特別是大乘佛教經典,比如《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等,雖然好像是在講一個故事,但實際上並非歷史事件的記載,而是自性智慧帶來的生命體驗。前面介紹過的法數、時間、方位等都是密法言說的一部分,密法言說的綜合解讀要更加深密,後面會逐漸介紹。

《菩薩住處品》經文是這樣: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東方有處,名仙人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金剛勝,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心王菩薩『告諸菩薩言』是指心王菩薩代表的行法,要以諸菩薩的形式顯現出來。『心王菩薩』代表行法模式和力量,『諸菩薩』是具體顯現。在《阿僧祇品》中有『佛告心王菩薩言』的說法,這當中『佛』代表行法模式和力量,『心王菩薩』是具體顯現。所以,說法上是不固定的,要看具體的說法環境。『告』和『言』都代表生起生命體驗。

經典中常有這樣的說法:佛菩薩往詣某處,有無量大眾同行,或者佛菩薩坐菩提樹下,有無量大眾圍繞等等。這當中『佛菩薩』代表生命力量,『無量大眾同行』即佛菩薩的具體顯現。

經典中的『遍一切處』具體來講即是此處的四方四隅等等,是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所在。《菩薩住處品》的九個智慧住處是以『山』來表示的,其中一座山是在大海中。『山』立於大地之上,穩定不動超出世間,經典中常以『山』代表一切法、一切智慧,比如須彌山、楞伽山、普陀山等等,以『山王』代表統領一切法的大智慧。《十地品》中即有這樣的經文:

【佛子!菩薩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別,如因大地有十山王。何等為十?所謂: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須彌盧山王。】

『十山王』代表十地位的十種行法,不但超越一切世間法,亦統領一切出世間法。十山王各有具體名號,意味著差別智行法可以到達。儘管這十座山可能在古代印度真實存在,但從經文可以看出,這裡是以十山之『王』來代表十地行法的殊妙之處。

經典中又常以『大海』、『河』、『水』等來代表一切法運轉不息,無有窮盡。根據眾生種性,大海等又有不同的說法,比如鹹水海、香水海、香水河,乃至以此延伸出薩婆若海、智慧海、三昧海等說法。

『山』靜止不動,代表心智慧法梵行清淨,『水』運轉不息,代表身所作為行法精進,山水相濟代表身心覺受相應生起,凸顯以智慧力入一切法中所帶來的生命體驗。在《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行法中,初住位德雲比丘住妙峰山頂、二住位海雲比丘住海門國、三住位善住比丘住楞伽道邊海岸聚落、第七住位與第八住位善知識住海潮處等等,皆表明山、水、大海在經典中所代表的行法意義。

經典中常以無量莊嚴、安穩、喜悅等來形容諸佛世界,『莊嚴、安穩、喜悅』不是來自於自性智慧堅固不動,亦非來自於一切法運轉不息,而是來自於自性智慧應用在一切法運轉中所能帶來的生命體驗。換句話說,智慧本身如數學公式,無所謂莊嚴、安穩、喜悅與否,它們的具體應用能帶來莊嚴乃至喜悅。同樣,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無所謂莊嚴乃至喜悅,是此後生起的道種智行法,在一切法中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能帶來莊嚴乃至喜悅。

這一品的九個智慧法住處都有具體方位、名稱,有菩薩、菩薩名、眷屬數量和具體作為等等,其中『方位』代表種性,山的具體名稱代表差別智行法的總和,菩薩與大眾聚會於此而『常演說法』,代表具體而穩定的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這些因素總合在一起即心王菩薩行法在這個方向上的具體呈現。比如在第一段經文中,方位是東方,處所名稱是仙人山,菩薩名是金剛勝,其眷屬與菩薩眾有三百人,常在其中而演說法等等,這些因素皆是經文解讀的重要因素,要結合心王菩薩行法、東方大圓鏡智、一切法生起處等來解讀才能準確,這些都是在當下的行法實踐中可以落實的。同樣,南西北方四隅等處的經文也是如此,如果明瞭密法言說解讀,理解和落實這些經文並不困難。

密法言說解讀並不是做知識轉換,也不是做語言翻譯,而是出於對生命本體語言的明瞭體驗。生命力量隨緣顯現,每一次帶來的身心覺受都不相同,所以每一次的演說方法和內容也就不同,這意味著成就者集結的經典亦無有窮盡。正因為如此,經典中不論說到山,還是說到水,亦或說到菩薩大眾、世間眾生、道場樹林,具體名相千差萬別無有窮盡,但不論怎樣變化,經典的演說模式完全一致,都是指向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事實上,修行者若能真正將密法言說還原到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中,就能到達諸佛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比如從《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可以到達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從《藥師經》可以到達藥師佛的琉璃世界;從《華嚴經》四位行法可以到達十方諸佛世界;從菩提場會普賢菩薩演說可以到達華藏世界等等。如果這種行法能到達八地以上的無功用行階段,就能到達諸佛世界的常寂光土。

『實報土』是指在當下的身心覺受中,以智慧力能確切建立起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一切法,能確切生起生命體驗。假如還處在異身、異時、異處的行法理念中,設想下一生在某處有某種成就,設想有這位或者那位佛菩薩幫忙,而不是在當下的一切法中建立成就地,這就不是實報莊嚴土。眾生與諸佛世界的距離不在時間和空間上,而在生起一切法的模式上,行法實踐的過程即不斷調整自己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一切法,如何在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心王菩薩演說菩薩住處是從如來地法身世間的角度說,法身世間是指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世間和對此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

準確來講,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一切智,並非到達諸佛菩薩的法身世間,只是見諸佛菩薩法身世間的一切法顯相,這一切法顯相是以總相、總持力的形式存在,並非以差別智的形式、以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形式存在。『一切智』是止息一念無明生起、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束縛和影響之後的根本無明,也是生起道種智行法、證得道種智、重新建立生命中的一切知識、經驗和體驗之前的根本智。修行者確切到達諸佛菩薩法身世間要從初行位開始,從對一切法生起關注和思惟體驗開始。在十住位的《昇須彌山頂品》中,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大眾中沒有菩薩,而在十行位《昇夜摩天宮品》中的迎佛大眾中開始有菩薩眾,有菩薩眾即意味著修行者是在此處到達法身世間。

十行位的法身世間是修行者自證的法身世間,是基於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生起的,也是基於證諸法空得一切智生起的。修行者以自性智慧入一切法中,開始體驗法身世間的莊嚴、安穩和喜悅,用此處《菩薩住處品》心王菩薩的演說方式來講,即菩薩以諸山以及大海為自住處,菩薩住處即身心覺知一切法所在處,亦是生命所在處、自性智慧所在處。

用經典語言來講,心智慧法所在即黃金為地,修行者開啟般若智慧即往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如果以心智慧法為核心生起道種智行法,落實在身所作為一切法中,最終即到達金剛為地,到達諸佛世界常寂光土。金剛為地是指自性智慧與行法實踐總合為一,這也同樣說明心王菩薩行法為什麼以諸山以及大海為自住處。

菩薩第六住處是在海中,經文是這樣:

【海中有處,名金剛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法起,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海』代表生命中的一切法,五蘊身一切法總合在一起稱為海。

『海中有處,名金剛山』中的『金剛山』代表什麼?簡單來說,娑婆世界一切法、凡夫眾生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即諸佛菩薩金剛座。這一點世尊在經典中已經說清楚了,雖然《地藏經》有言『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但十方諸佛皆是在南閻浮提成就無上正覺,正如世親菩薩所言『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喻定。』

龍樹菩薩入於龍宮集結這一部《華嚴經》,帶到世間廣度眾生,又打開南天鐵塔得金剛薩埵授予密法,『龍宮』和『南天鐵塔』都不在別處,就是在當下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中。心王菩薩演說此種菩薩住處,意味著修行者到達等覺位、到達普賢菩薩法界時,娑婆世界一切法即如來地一切法,亦即華藏世界一切法。

經文中的『現有菩薩,名曰法起,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意義明顯思惟可知。

後面是大海中的菩薩十三個住處,經文是這樣:

【大海之中復有住處,名莊嚴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毘舍離南有一住處,名善住根,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十三個住處是世間具體呈現的處所,比如毘捨離、摩度羅城、摩蘭陀國、甘菩遮國等等,這些處所應該在古時候都確切存在,在經典中代表菩薩行法住於世間,不離世間而能成就無上正覺,因此才有『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諸菩薩眾』不是外來的,不要指望哪一天走在大街上見到這位菩薩、那位菩薩。自己成就到菩薩種性,見一切眾生皆是菩薩,自己沒有到菩薩種性,見到也不是真的菩薩。比如這裡講,文殊菩薩住清涼山,『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一般認為『清涼山』即現在的五臺山。難道文殊菩薩只在清涼山說法嗎?不是!修行者皈依自性覺悟,到十信位即能生起一切處文殊菩薩,十住位以後就能常住自成就處的清涼山。如果不能皈依自性覺悟,處在凡夫外道、二乘聲聞行法中,即便住在世間的清涼山,也見不到文殊菩薩。

經典中常用『城邑聚落』來代表生命體驗中某一類法的總合,以『國土、佛剎』來代表所有法的總和。這段經文中說到的住處,分別稱作莊嚴窟、善根住、滿足窟等等,都是在具體的世間城邑或者國土中,如果明瞭名號、處所代表的意義,解讀並不困難。

總體來講,《菩薩住處品》是心王菩薩建立的普賢菩薩法界行法,這是基於根本智的、無功用行的行法,是在世間普遍存在的一切法中生起的,能夠在知識、經驗和體驗中確切建立,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成就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成就十方諸佛世界。從菩薩行法的角度說,往生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或者往詣十方諸佛國土,都是在一念間完成的,諸佛世界是在念念中顯現出來的,念念成就總合為一即自成就國土,與十方諸佛國土無二無別。

由此可知,修行者到達等覺位,根本無明與根本智無二無別,一念無明與差別智無二無別,一念無明之外沒有另外的差別智,根本無明之外也沒有另外的根本智。根本無明、一念無明所成就的生死法界,即菩薩的根本智、差別智的成就處,也是十方諸佛世界所在處。更進一步說,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根本智與差別智亦是總合為一、不相捨離,不能離開差別智來談根本智,也不能離開根本智而有差別智。如果以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來解釋就更加清楚明瞭,道種智行法不能離開普光明殿,而普光明殿的根本智行法亦要在道種智成就的基礎上來建立。

比如要蓋一座大樓,大樓是一個總相,相當於根本智,工人要把這座大樓劃分成非常具體的很多小的部分來完成,小的部分相當於差別智,整座大樓是通過一個個小部分的建造來完成的。小的部分建設不好,整座大樓就不會成功。所以,差別智行法有問題,就不能到達根本智行法,根本智行法是通過差別智行法來顯現。

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是生命本有的力量,是與生俱來的生命力量,根本智與差別智是經歷行法實踐之後的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所以不是息滅根本無明、一念無明的力量才能成就根本智、差別智,而是以智慧力息滅一切法帶來的束縛和困擾,如實知、如是體驗一切法,這個過程即心王菩薩行法遍一切處、入一切法中。

等覺位六品經文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次給大家彙報妙覺位。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