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講

相 關:入法界品·五十三參之二住位
關鍵字:密法言說即生命本體的語言、經典的四種演說形式、善財童子至海門國、五十三參善知識住處、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的第七第八位、第二參海雲比丘、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勇猛強記與自我因素

上一講介紹了五十三參的第一參,善財童子從福城東文殊師利菩薩處離開,『向勝樂國,登妙峰山』,參德雲比丘,德雲比丘向善財童子演說當位行法理論和行法實踐,演說菩薩廣大『二十一種念佛門』。

『二十一種念佛門』是德雲比丘行法的具體呈現方式,『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是總持力,二者不能拆開。

法數『二十一』是從自性地出生一切法的角度講,在德雲比丘的行法中代表自內顯發的、依自性智慧生起的行法實踐。因為『二十一』代表自性法生起的一種模式,要體驗到它就要結合具體內容,比如德雲比丘的『二十一種念佛門』、華藏世界的『二十一層香水海』、《無量壽經》中世間自在王如來為法藏比丘演說的『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等。雖然『二十一』所針對的內容不同,但核心意趣相同,皆要從自性地生起一切法的角度來解讀。

德雲比丘向善財童子演說初住位行法理論和行法實踐之後,向善財童子推薦下一位善知識:『南方有國,名曰海門;彼有比丘,名為海雲。汝往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這種演說模式在五十三參中反覆運用,代表修行者需要不斷進步,行法精進,不能受一非餘,得少為足,不能指望靠成年累月簡單重複一種行法就從凡夫世間到如來地。『簡單重複』並不帶來智慧。所謂『熟能生巧』的前提是要有善用心、善思惟的參與,在同一件事情上不斷進步,不斷調整、提高,每次提高即相當於善財童子從這一位行法升進到下一位行法。

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行法是五十三个行法位次帶來的五十三種不斷進步的、不同的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五十三參行法可以在一法中生起,亦可在無量法中生起。雖然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看上去像是一個個故事,但實際上這些皆是密法言說,是對行法實踐中生命體驗的描述。

『故事』是場景化的生命體驗,『場景化』是生命本體的語言,或者說是自性第一義諦的語言,是根本無明、根本智的語言,是本然存在、普遍存在一切法本身的語言,在佛教行法中,即是基於自性本體的、基於如來藏一切法的、基於眾生業力的、基於修行者入滅盡定行法階段的語言。前面第六講中引用過《大般涅槃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其中文殊菩薩即是以這種方式演說第一義諦。

生命本體的語言基於眾生業力自然呈現,凡夫眾生基於根本無明呈現娑婆世界一切法,諸行無常、生死染著、苦痛逼迫等等;修行者生起行法實踐,在道種智行法中不斷積累,到達入滅盡定行法階段,最終根本智即呈現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一切法,清淨安樂,無有生死染著與苦痛逼迫等等。場景中的每個因素皆是生命力量的顯現,皆能在生命體驗中落實。根本無明與根本智即自性本體在不同種性中的不同名字,其核心力量無有差別。

生命本體語言不受色身分段生死的影響,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以及十方上下一切法,皆可於當下的生命體驗中呈現。對比而言,世間語言是差別智的、對立法中的語言,受色身分段生死的影響,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過去法已經過去,未來法還未到來,十方上下一切法,皆非等同當下的生命體驗。修行者在差別智行法中,雖然語言文字、思惟攀緣可以參與分別、選擇和判斷,是行法實踐中必須要依靠的重要因素,但最終行法實踐一定要回到生命體驗中,以入滅盡定行法到達根本智成就地,才能真正出離生死的束縛和影響。

《華嚴經》的三處演說,說到底皆是基於生命本體的語言、基於根本智成就的語言建立演說,要從根本智成就的角度來解讀才符合這部經的實際意趣。

根本智語言中的生命力不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而是以場景化的形式、以身心體驗的形式來呈現。經典中的種種演說有四種形式:語言音聲、文字名相、覺受生起、諸法呈現。前兩種是化身世間演說,第三種是報身世間演說,第四種是法身世間演說。化身世間演說可以記錄、共享和傳播,但因各處人們的經驗不同,文化環境、社會背景不同,在共享和傳播的過程中,容易隨時間和環境的轉變產生歧義。報身世間演說是基於不共法的用心思惟和身心覺受,有些是語言文字思惟攀緣可以到達,有些不能。法身世間演說則皆是基於當下的一切法存在或身心體驗,不能記錄、共享和傳播。修行者必須要能將化身世間的經典文字演說轉變到報身世間,以報身世間的智慧力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然後以行法實踐的力量到達法身世間,建立生命體驗,這樣才能到達諸佛世尊的成就地。

生命本體語言,或說根本無明、根本智語言,是基於人類自身共同的屬性而存在,與宗教無關,亦與世間知識學問無關,語言文字亦不能到達。比如不論哪個種族、哪種宗教中的人,對自在解脫、美好事物、善良誠實的理解和嚮往都相同,對生死、苦痛、邪惡的恐懼和厭離亦皆相同,這些相同之處不是刻意約定的,而是出於人類自身的屬性。

根本智語言的具體表現在佛經中即密法言說,是成就者基於生命體驗生起的,而非基於世間語言生起。明瞭這個道理,就會明瞭為什麼大乘佛教經典不能以歷史事件、歷史故事來解讀。

雖然根本智語言是世間文字名相、用心思惟所不能到達,但其表現形式卻有章可循。比如以高山大海代表生命中的一切法;以樹林、道場、園林代表生命力的具體顯現;以亭臺樓榭、宮殿樓閣代表智慧應用和自所住處;以華香、鳥鳴、流水、清風等代表解脫地的身心覺受;以六道眾生代表生命中的諸法流轉;以荊棘、坎坷、黑暗、猙獰、醜陋等代表生死逼迫,如此等等。明瞭根本智語言即可將經典言說轉變到行法實踐中。

為表達不同行法實踐帶來不同的生命體驗,經典演說皆不是無緣無故生起的,皆有具體的演說環境,有說法處所、問法主、說法主等,這些因素表明此種演說是基於哪些生命因素生起,在哪些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中呈現,說到底,皆是基於成就者的生命體驗建立的。如果不懂密法言說如何解讀,很容易誤會五十三參是在『演說』善財童子的行法實踐,修行者只能通過經典文字揣測和模仿這個過程;而如果懂得密法言說解讀,則可明瞭此等演說即是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本身,善財童子並非他人,而是生命中生起行法實踐、到達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核心力量。

華嚴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非常清晰嚴密,修行者對這部經的解讀必須準確無誤,才能生起相應的行法實踐,其成就地才能在行法體驗中顯現。解讀經典必須做到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任何一點省略、模糊、混淆,帶來的偏差都會很大。文字名相的作用在於思惟、分別、判斷和選擇,但其作用比不上行法體驗更嚴密有效,因此要準確地解讀經典,不能停留在善用心、善思惟階段,必須要將文字名相轉變到行法體驗中,在行法實踐與行法體驗中不斷調整,以此到達華嚴行法的成就地。

人類最深密的智慧不在名相思惟中,而在如實知、如實體驗總合為一的生命活動中,經典中的文字最終皆要回到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和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比如對極樂世界、無生忍、無生法忍等,修行者要在當下的一切法中以及行法實踐中確切體驗它們的存在才算到達成就處。

德雲比丘推薦的第二位善知識是海雲比丘,住在『南方海門國』,善財童子聽聞之後,經文是這樣:

【時,善財童子禮德雲比丘足,右繞觀察,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善知識教,正念觀察智慧光明門,正念觀察菩薩解脫門,正念觀察菩薩三昧門……,漸次南行,至海門國……】

『辭退而去』是指善財童子將德雲比丘的行法轉變成自己的行法,並非指善財童子跟德雲比丘討論之後,發現德雲比丘的行法不適合自己,辭退不學,換另一位善知識,不是這樣!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善知識教,正念觀察智慧光明門』等,正是依德雲比丘所教生起的行法實踐。

『漸次南行』即行法精進,直到具備『至海門國』的資糧,才能生起下一位行法。善財童子從當前行法升進到下一位行法的時間不是固定的,有一些做了特別強調,比如從文殊菩薩處到初住位德雲比丘處即『經於七日』,從第四住位的生貴住到第五住位的具足方便住是『十有二年』,從第五十一參彌勒菩薩到第五十二參文殊菩薩是『經一百一十餘城』等。

總體來說,善知識所居住處即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所在處。因為在不同行法位次中,隨著修行者種性不同,這一切法所帶來的生命體驗不同,所以這一切法有不同的名字,也就是善知識住處有不同的名字,但這並不意味著善財童子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而是代表隨著行法精進,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帶來的生命體驗有所不同。善財童子『一路南行』並不是指時間和空間的改變,而是指行法精進、智慧增勝帶來種性的改變。

根據善知識所居住處與一切法的對應關係,可以推斷善知識法門的成就意義。如果將善知識們的住處羅列在一起做個對比,這種意義就會更容易突顯出來。

下面簡單介紹五十三參善知識住處。先看十住位的善知識住處: 十住位的善知識住處

初住位初發心住善知識是德雲比丘,住勝樂國妙峰山頂,代表不離妙峰山的一切法,而能超越此一切法;

第二住位治地住善知識是海雲比丘,住海門國,代表可以居高臨下觀察大海,但自己並不住在大海中,沒有去往大海的能力。

第三住位修行住善知識是善住比丘,住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從初住位的勝樂國妙峰山頂,通過第二住位的海門國,逐漸下降,到達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儘管還沒有到大海中,但距離很近,已經到了海邊聚落。

『楞伽』即今天『斯里蘭卡』國名中的『蘭卡』一詞,相對於印度大陸來講,斯里蘭卡在大海中。兩千多年前,印度人需要跨越大海才能到達斯里蘭卡,所以稱其為『難以到達』之地,只有具備大神通的人才能往詣。《入楞伽經》中世尊與大慧菩薩於大海邊摩羅耶山頂的楞伽城中論義,即是表達此種意義,要有菩薩的大智慧神通才能往詣聽聞。

佛教中講的具『大智慧』之人,最低要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即到見性位,在此之前不算大智慧。『大』是從自性本體的角度說,從獲得根本智的角度說,沒有邊際,沒有染淨分別等對立,修行者要從兩個方面證得:一是證諸法空得梵行清淨;二是到達入滅盡定行法。

『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即是用『楞伽』這兩個字的意義,來表達善住比丘的住處是世間人難以到達,要靠大智慧力才能往詣。

十住位的前三位善知識都是比丘相,遠離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善知識成就法門和所居住處皆表達出這些屬性。

第四住位生貴住善知識是彌伽長者,住『達裡鼻荼國』,因為梵文的發音不同,有的經典中譯作『達裡鼻荼』。『達裡鼻荼』代表自在、豐饒。彌伽長者住在此處,與生貴住相應。有些經中亦把『長者』譯作『大士』。

第五住位具足方便住善知識是解脫長者,住『住林城』。『樹林』代表生命力,代表能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一切法。

第六住位正心住善知識是海幢比丘,住『閻浮提畔摩利伽羅國』。『閻浮提』即凡夫眾生所在處;『畔』是指相鄰,而並非深入其中;『摩利伽羅』代表無垢,在四十華嚴中譯作『遍無垢』,即遍一切處、一切法中而無有垢病、無有後患。正心住是般若波羅蜜成就位,能住世間而超越世間,所以海幢比丘是比丘相。

第七住位不退住善知識是休捨優婆夷,四十華嚴中譯作伊舍那優婆夷,住『海潮處普莊嚴園』。『伊舍那』是指自在、意樂、滿願。第八住位童真住善知識是毘目瞿沙仙人,四十華嚴中譯作大威猛聲仙人,住『海潮處那羅素國』。『那羅素』代表行法精進不懈怠。這兩位善知識皆住『海潮處』,代表已經到達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前面第二住位海雲比丘住『海門國』,能居高臨下觀察一切法,但還沒有到達一切法本身,而這兩位善知識已經有能力住在『海潮處』。

『海潮處』是否在大海中?不是!雖然兩位善知識皆住海潮處,但皆各自有自己的住處,不與市井大眾共俱。這部分在八十華嚴中存在缺文,在四十華嚴中更加詳細。

第九住位王子住善知識是勝熱婆羅門,住『伊沙那聚落』。『伊沙那』即第七住位善知識的名字『伊舍那』,只是音譯不同,古人解作『長直』,代表明瞭通達一切法,無有障礙,不假委曲。

第十住位灌頂住善知識是慈行童女,是師子幢王的女兒,住『師子奮迅城』。『師子』代表智慧滿足與佛等同的成就者,雖然慈行童女不是王,但為王女,與王同住『師子奮迅城』。

以上是十住位的十位善知識住處,從勝樂國妙峰山頂,逐漸到達大海邊海潮處,每一位行法還有不少細節,以後會詳細介紹。可以看出,十住位行法是以出世間智慧成就為核心,強調安住一切法中而超越一切法。

接著看十行位的善知識住處: 十行位的善知識住處

十行位的十位善知識中,初行位歡喜行善知識是善見比丘,四十華嚴稱為妙見比丘,住『三眼國』。『三眼』是指智慧應用,即以智慧力對一切法生起善觀察、善用心、善思惟,照見一切法之意。修行者從初行位開始逐漸生起入法界行法,以善思惟普觀一切法,生起歡喜心。

十行位是功德林菩薩在夜摩天宮寶莊嚴殿演說,成就菩薩善思惟,能『普見』一切法、明瞭一切法,成就菩薩住『三眼國』。夜摩天又稱為時分天,民間信仰中閻羅王的『閻羅』兩個字即來自夜摩天中的『夜摩』。修行者到達十行位時,能『普見』一切法流轉、善知一切法的因緣果報,在民間信仰中即認為有判人生死的能力。

在十行位的每一位次中,『普見一切法,明瞭一切法』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到達第十行位時,修行者明瞭如來地十種智,即是『遍行外道』住於都薩羅城。

第二行位饒益行善知識是自在主童子,住『名聞國河渚中』。『河』代表生命中的一切法流轉處,『河渚』是指河中像小島一樣的地方,代表自在主童子在諸法流轉中,能以智慧力獲得自在,清淨無染。

第三行位無違逆行善知識是具足優婆夷,住『海住大城』;第四行位無屈橈行善知識是明智居士,住『大興城』;第五行位無癡亂行善知識是法寶髻長者,住『師子宮大城』。

第六行位善現行善知識是普眼長者,住『藤根國普門城』。第六行位代表般若波羅蜜成就,『藤根』是指紮在土地中的樹根很茂盛,代表普眼長者安住一切法中,以一切法為地,其智慧成就像樹根一樣,普入一切法。

第七行位無著行善知識是無厭足王,四十華嚴中稱作甘露火王,住在『多羅幢大城』。第八行位難得行善知識是大光王,住『妙光城』。此處的第七、第八行位與前面第七、第八住位相對應,雖然第七、第八住位皆住『海潮處』,但具體住處不同,第七住位在『普莊嚴園』,第八住位在『那羅素國』,此處第七、第八行位是兩位王種,『王』代表能在世間做主的因素,五十三參善知識中有兩位『王種』,皆出現在此處。

第九行位善法行善知識是不動優婆夷,住『安住王都』;第十行位真實行善知識是遍行外道,住『都薩羅城』。『都薩羅城』代表在一切法中能生歡喜。『遍行外道』本身不是外道,『遍行』是主動詞,能以智慧力於一切外道法中皆得自在、能生歡喜、安穩不動之意。

十住位與十行位總體上是以出世間法為核心,雖然修行者以智慧力能觀一切法,但智慧與一切法還沒有總合為一。

繼續看十迴向位的十位善知識和他們的所居住處: 十迴向位的善知識住處

初迴向位善知識是優婆羅華長者,又稱鬻香長者、具足優波羅華長者,住『廣大國』;第二迴向位善知識是婆施羅船師,住『樓閣大城』;第三迴向位善知識是無上勝長者,住『可樂城』;第四迴向位善知識是師子頻申比丘尼,是五十三參中唯一的一位比丘尼,住『輸那國迦陵迦林城』;第五迴向位善知識婆須蜜多女,是五十三參中唯一的一位世間女,住『險難國寶莊嚴城』。

第六迴向位善知識是鞞瑟胝羅居士,住『善度城』;第七迴向位善知識是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迦山』;第八迴向位善知識是正趣菩薩,住娑婆世界輪圍山頂。當善財童子於『補怛洛迦山』參訪觀自在菩薩時,正趣菩薩從東方來,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善財童子是同時見到觀自在菩薩和正趣菩薩,表明兩位菩薩的住處相同,而名稱不同。

如果將第七迴向位與第八迴向位,與前面十住十行位的第七、第八位比較來看,十住位時,儘管第七住位與第八住位皆住海潮處,靠近大海,但兩位善知識皆有自己的住處,名字不相同,種性亦不相同,一位是優婆夷住普莊嚴園,另一位是仙人住那羅素國。第七行位與第八行位時,兩位皆是王種,種性相同,皆住於世間,但二者不相見。到第七迴向與第八迴向位時,兩位均為菩薩,雖然名號不同,但這一參的處所相同,觀自在菩薩和正趣菩薩雖有先後,但亦同時、同處。

為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的第七、第八位是緊密連接在一起?依普光明殿行法理論可知,十位行法中的第七位是有功用行圓滿,是這一行法的阿羅漢位,悉皆止息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入這一位行法阿鞞跋致地,第八位以後是無功用行階段,即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階段。第七位與第八位成對出現,代表一切法解脫處即入滅盡定行法的生起處。修行者以別教菩薩入滅盡定行法逐漸到達普賢菩薩法界。也就是說,在普光明殿別教菩薩四位行法中,從初位到第七位是差別智行法,從第八位到第十位是入滅盡定行法,別教菩薩以入滅盡定行法逐漸到達等妙覺位根本智行法。

《入法界品》是利用善知識的住處、法門來表達從初位的種性建立,逐漸到達第七位有功用行圓滿,即到達當位行法的阿鞞跋致地,然後到達行法的第八、第九、第十位,開始無功用行階段的入滅盡定行法,第八、第九、第十這三位行法亦即當位行法的灌頂位。

第九迴向位善知識是大天神,住『墮羅缽底城』;第十迴向位善知識是安住地神,住『摩竭提國菩提場』。第十迴向位是三賢位圓滿,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意味著修行者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時,身心覺知一切法所在處即世尊成就無上正覺處,即生命中的『摩竭提國菩提場』。

十地位的十位善知識住處皆與世尊相關,包括世尊的成道處摩竭提國菩提場、出生處嵐毘尼園、故鄉迦毘羅衛城,意味著修行者到達十地位時,即到達世尊所在處。

善知識住處有些出自四十華嚴。『摩竭提國迦毘羅城』的意義很特別,『摩竭提國』是世尊成道處,『迦毘羅城』是世尊的故鄉,是父母所住處,亦是其種性所在處,在歷史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有觀點認為是龍樹菩薩不懂歷史,寫錯了,不是這樣!這是不明瞭經典語言造成的。經典不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而是對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的記錄,這兩處地名已經因為世尊而被賦予了特殊意義,不能按歷史考證的方式來解讀。 十地位的善知識住處

等覺位的第一位善知識是悉達多太子的母親摩耶夫人,住在『此世界中大寶蓮華座上』。十位善知識住處,有些和世尊相關,有些即世間的一切法中。

十等覺位的善知識住處

五十三參的最後三參即妙覺位,這三位善知識皆是菩薩:第五十一參是彌勒菩薩,住『海岸國莊嚴園中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前』;第五十二參是文殊菩薩,住『普門國蘇摩那城』;第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住『如來前眾會中普賢菩薩坐寶蓮華師子之座』。 妙覺位的善知識住處

以上是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住處。五十三參善知識中的前三位是比丘相,是五十三參的生起處,最末三位是菩薩相,是五十三參的成就處。這五十三參的善知識中,有兩位住在山上,一位是初住位德雲比丘,住勝樂國妙峰山,另一位是第七迴向位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伽山,兩位善知識都有從『山上』到世間一切法的過程。實際上,從初住位到第七迴向位的過程,是從超越一切法證諸法空逐漸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的過程,是以出世間智慧力登上觀自在菩薩所在處的過程。

《華嚴經》是結構性的經典,結構是這部經的核心內容和成就所在,亦代表生命本身的存在意義。很多經典的解讀可以通過銷文方式,而《華嚴經》的解讀必須要增加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間的勾索,通過經文對比才能明瞭行法位次間的成就差別。如果看不到這部經的整體結構,簡單而直觀的銷文註釋就會給行法實踐帶來很大偏差:比如不明瞭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之間的差別,將四位行法混為一談;不明瞭差別智行法與根本智行法的關係,把四菩薩在四天宮演說的差別智行法與普光明殿根本智行法混為一談;不明瞭普賢菩薩法界的準確內涵,誤認為可以跨越差別智行法直接到達根本智行法;不明瞭經典的密法言說,不明瞭什麼是經典的第一義諦語言,將世間法等同於道種智行法等等,諸如此類。

下面繼續學習十住位的第二參。

善財童子辭退德雲比丘之後,以行法精進成就德雲比丘法門,『漸次南行,至海門國』。『南行』是指行法精進,並不是時間和空間上的差別。至海雲比丘處,經文是這樣:

【漸次南行,至海門國,向海雲比丘所頂禮其足,右繞畢已,於前合掌,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一切無上智海,而未知菩薩云何能捨世俗家,生如來家?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海?云何能離凡夫地,入如來地?……】

『向』表明力量、方向和目標。『右繞』代表順應正法。修行者安住一切法中起善觀察、善用心、善思惟,即『右繞於佛』。

此處善財童子向海雲比丘提出了十個問題,這些問題既是第二住位的發起處,亦是第二住位的成就處,需要結合第二住位的屬性來解讀。第二住位是十住位初發心階段的第二位,是『佛法僧』三個因素中『法』這個因素。

善財童子所言『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一切無上智海』等,包含四種意義:第一,明確行法實踐中需要『自我』因素的參與;第二,自知具足這一位行法的菩提心資糧;第三,明瞭善知識成就處,亦即這一位次的行法目標是『入一切無上智海』;第四,需要藉助善知識因緣,以生起此十個問題的力量,來到達這一位行法的成就處。

在五十三參中皆出現善財童子的這種問法方式,意義亦皆相同。

【時,海雲比丘告善財言: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善財言:唯!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一段是海雲比丘『確認』善財童子『自知』已發菩提心。『自知』是指不但對發菩提心的概念清楚明瞭,如實知什麼是發菩提心,並且對發菩提心亦有準確的生命體驗。

經典中世尊給弟子們授記得阿羅漢時,強調的是『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實知之』,有些經典亦翻譯作『自知不受後有』,意思是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時,不但要得梵行清淨,並且能『自知』成就所在。

『自知不受後有』包含三個方面:第一,行法實踐要有『自我』因素的參與;第二,『自我』對阿羅漢等成就地的標準有準確理解,能如實知,並且有確切的生命體驗;第三,『自知不受後有』並非斷滅『後有』的一切法,而是『自知』不受一切法的束縛與影響。

有人誤解《金剛經》,認為凡是自稱證阿羅漢的人皆非阿羅漢,不是這樣!《金剛經》中世尊所言是指若以『能作是念』的『有所得心』取著『阿羅漢果』時,此人即非證阿羅漢,而『自知不受後有』的『自知』是指雖明瞭分別而無所取著、無所住,是指修行者以無所得心、無所住心『自知』行法所在。世尊在經典中常說『我得無上正覺』即是此意。

有種觀點認為修行者證阿羅漢、證無餘涅槃時,意味著色身在這個世間消失,甚至在法界中消失,只留第八阿賴耶識,不是這樣!如《楞嚴經》所言,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自我』和色身是生命的一部分,有『自我』因素的參與,才有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才有種種身。色身即便不以這種形式存在,亦會以那種形式存在。

海雲比丘問善財童子是否已發菩提心,善財童子回答:是!我已發菩提心。善財童子很明確,『自知』什麼是發菩提心、如何體驗發菩提心。

【海雲言:善男子!若諸眾生不種善根,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門善根光明,具真實道三昧智光,出生種種廣大福海,長白淨法無有懈息,事善知識不生疲厭,不顧身命無所藏積,等心如地無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眾生,於諸有趣專念不捨,恒樂觀察如來境界;如是,乃能發菩提心。】

『若諸眾生不種善根,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反過來說,修行者只有廣種善根,才能發菩提心。『善根』是指自覺悟力、正知見力、正解行力。

世尊在經典中明確地說,諸眾生中『惟天與人』能發菩提心、能得無上正覺,因此修行者想要發菩提心,一定要依人天眾生不同於其他眾生的那個因素,即自我覺悟的能力、反思的能力。

除此之外,世尊還在經典中明確地說,南閻浮提眾生有三種特質是其他眾生不能比的:『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

『勇猛強記』的力量來自於生命中的『自我』因素,即在凡夫種性中是生起一切生死染著的力量,是生起娑婆世界的力量,而一旦皈依自性覺悟,亦是行法精進成就無上正覺的力量,是生起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的力量。

在普光明殿十住位可以看到,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升須彌山頂,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天帝釋』即生命中的『自我』因素,這個因素在須彌山頂帶領所生起的一切法自覺皈依自性覺悟,即迎佛入妙勝殿,這是以經典語言來說的什麼是十住位發菩提心。

修行者生命中的『自我』因素在五十三參中的具體表現即善財童子。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