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講
相 關:入法界品·五十三參之二住位、三住位 關鍵字:無上正覺表現為全面完整的理論體系、八部天眾是生命本有的力量、前三參的勾索與對比,按行法次第生起五十三參行法、普觀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於虛空中來往經行、問法是智慧生起的力量、無住無作神通力、智慧神通與業用神通、行於虛空飛行變化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知識中,前三位皆是比丘相,末後三位皆是菩薩相,中間兩位第七、第八迴向位是菩薩相,將五十三參行法分作兩個階段。這種善知識的分佈及其住處、成就法門等等,表達了一個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
在佛教中,《華嚴經》是很特別的一部經,其核心即是以如來地無上正覺的角度,構建起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涵蓋生命中的所有法。這部經自古以來被認作是很難學的一部經,原因有兩個:一是對經典的演說模式不了解;二是不能建立清晰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這兩個原因帶來的結果是修行者對佛教的很多核心理念理解不準確,分不清不同行法次第之間有什麼差別,比如將無想定、斷滅見當作禪定,將凡夫外道法當作佛法,將根本智行法與差別智行法混為一談。
佛教是以智慧力來實現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智慧出於本體、自內顯發、周遍完備。智慧的具體呈現亦有三個特徵: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系統完備是指在覺知觀察與思惟各種因素時,要準確明瞭各個因素的概念和功能,以及各個因素之間如何相互關聯、相互作用,最終如何形成整體的生命體驗。智慧不是零散言說可以代替,不是靠幾句話就可以完整體現,智慧最終要以完整的理論體系的形式呈現,要能涵蓋所有法。
為什麼要建立全面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對行法實踐有什麼作用?第一,全面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包含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依完整的理論體系建立行法實踐,可以更準確有效地面對所有法,可以自知行法所在;第二,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對過去零散、粗糙而簡陋的行法理論進行修補、調整與整合,可以更好地拓展到未來未知的一切法;第三,依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有效區分不同行法之間的差別,可以鑒別不正知見、相似知見,剔除種種外道法和邪知見的影響。
《華嚴經》由龍樹菩薩集結,是龍樹菩薩的成就處,亦是十方諸佛世尊的無上正覺成就處,這部經從生命中『佛法僧』三個核心力量拓展到一切法。修行者所成就的理論體系不一定是《華嚴經》,但一定要能像這部經一樣,涵蓋所有法。文殊菩薩在福城東大塔廟處演說的『普照法界修多羅』、德雲比丘成就的『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海雲比丘成就的『普眼法門』以及後面所有善知識法門,皆是如此。
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來自人們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來源於對一切法生起的思惟、分別、選擇、判斷以及相應的行法實踐。雖然零散直觀的行法實踐可能到達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可能帶來生命解脫,但是因為不能生起道種智行法,所以最終不能夠到達無上正覺。
修行者學習《華嚴經》,想要最終到達諸佛世尊無上正覺成就處,經典解讀必須要做到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如果修行者不願花時間下功夫,總想跨越行法實踐追求直接的結果,甚至認為可以把修行的艱苦歷程交給諸佛菩薩,只要和他們搞好關係,『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將來即可直接獲得無上智慧,不是這樣!並不會因為對妄想有頑固的堅信不疑,妄想就能成為真實。
『果』是從『因』開始的,『因地不真,果招紆曲』,諸佛世尊無上正覺成就地的無量微細智慧,並非從天而降,亦非自然天成,而是要在經歷無量道種智行法,經歷種種行法實踐,反覆調整和提高的過程中,才得以呈現。
比如海雲比丘住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以思惟力見海下有大蓮華出現;海雲比丘聞佛說法,『於彼佛所千二百歲』受持普眼法門,以種種『陀羅尼光明』受持無數品等,皆說明這一點。《無量壽經》中世間自在王如來教誡法藏比丘:『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亦是如此道理。諸佛菩薩的慈悲不在於要令眾生不劳而獲,而在於指出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道路,眾生需要依教奉行,行法精進,才能夠到達與諸佛世尊同等的成就地。
如果修行者不明瞭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不能夠依教奉行,所期待的任何『果地』皆是妄想,盲目的行法實踐並不能令『果地』現前。有種觀點認為『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只是佛學概念,既算不上智慧,亦算不上行法實踐,不是這樣!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相當於生命中的一座宮殿,必須依照精密的工程圖紙,以行法實踐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仔細建造,宮殿才能夠現前。經典即成就者建造宮殿的圖紙,修行者必須讀懂經典,準確落實到行法實踐,不斷進步,這座宮殿才能夠建成。雖然說圖紙不等於宮殿,但如果沒有圖紙,一定沒有宮殿。
爲什麽《華嚴經》難學?因爲這部經是一座宮殿,是諸佛世尊的行法模式與成就模式,不但採用了結構性的演說方法,亦採用了大量基於生命體驗的密法言說,既涵蓋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完整的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即成就無上正覺完整的思想體系,亦涵蓋行法實踐中的種種生命體驗。如果修行者不能以龍樹菩薩的視角從整體上看待這部經,只關注其隻言片語,只關注某一節、某一章、某一品,就會迷失在文字名相中,不能觸及這部經的核心意趣,更不能到達這部經的成就處。
海雲比丘如何從『因』向『果』?海雲比丘說:『我住此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此即安住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對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以及種種思惟。此一切法即生命中的『大蓮華』的出生處,此『大蓮華』有百萬莊嚴,是『如來出世善根所起』。海雲比丘以『自我』因素的參與生起種種思惟,才有『如來於蓮華上結跏趺坐』為其演說普眼法門,才有『於彼佛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普眼法門』即海雲比丘行法實踐的『果』,是在當下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在種種如實思惟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
『普眼法門』必須要在海雲比丘所在的第二住位治地住的前提下來解讀,是十住位初發心階段中『佛法僧』三個因素的『法』這個因素,是從普見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說。換句話說,在不同行法次第中皆可以成就『普眼法門』,但解讀的方法和內容卻不同,解讀必須要符合那一位次的行法才準確,不能不足,亦不能過度。
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亦稱蓮華藏世界,修行者往詣極樂世界是於『蓮華』中化生。如何於『蓮華』中化生?海雲比丘的『普眼法門』即是。種種思惟不是靠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即可,而是生起如實思惟,以種種陀羅尼光明受持無量諸佛所說。『阿彌陀』即無量法,『無量法』不是指無量法的總相,而是指將一一法別相總合在一起所成的無量法。如果沒有對一一法別相的如實知、如實思惟,即沒有對無量法總相的如實知、如實思惟。民間信仰中的修行者以為可以跨越一一法別相直接到達無量法總相,跨越一一法如實知直接到達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這相當於一位小學生妄想不經歷二十年刻苦學習,直接到博士畢業,這不可能!博士是在二十年刻苦學習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並非直接獲得。
佛教的整個思想體系是針對如何從『因』向『果』這個中間的過程來建立的,即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如何以智慧力生起精進的行法實踐,最終到達極樂世界、華藏世界。娑婆世界衆生不需要學習和行法實踐,一切法所呈現的『果』即是娑婆世界。
海雲比丘行法所生起的廣大蓮華有百萬莊嚴,包括百萬阿修羅王、百萬龍王、百萬迦樓羅王、百萬羅剎王等等。在見性位之前的行法理念中,八部天衆是惡法因緣,是生起煩惱染著生死的力量,修行者靠勤修戒定慧來遠離此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而在見性位以後,修行者則是以智慧力如實知此一切法,以如實知得梵行清淨,遠離此一切法的束縛與影響。文殊菩薩於福城東大塔廟會演說『普照法界修多羅』時,大海中有一萬諸龍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菩提場會《世主妙嚴品》中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時,亦有八部天眾圍繞生起,皆表明這種意義。
說到底,八部天眾是生命本有的力量所現,行法實踐的目標是以智慧力如實知、如實體驗、如實管理生命中的一切法,非是從根本上息滅這種生命力量而成為斷滅見,亦非是遠離一切法因緣、止息一切法的身心覺知而成為無想定。
八部天眾在《華嚴經》的不同行法位次中皆有出現,皆可以對應到十信位中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總體上說,修行者只有開啟自性智慧,依正知見、正思惟,將一切法轉變為智慧增勝、行法精進的力量才算究竟圓滿,其中的道理向已闡明,不再贅述。
海雲比丘行法中提到兩次法數『十二』:一是『住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二是『於彼佛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法數『十二』是指世間一切法,『住海門國』與『受持普眼法門』等,皆意味著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的參與。
海雲比丘演說普眼法門之後,向善財童子推薦下一位善知識,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從此南行六十由旬,楞伽道邊有一聚落,名為海岸;彼有比丘,名曰善住。汝詣彼問:菩薩云何淨菩薩行?】
『南行』代表行法精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斷進步;二是專注、持續。『由旬』是古代印度用來計算距離的單位,一頭牛在一天之內所走的距離即一由旬。『六十由旬』是指六根、六塵、六識所及的一切法,以『由旬』來表達是為了說明此『六入處一切法』是在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中、以差別智形式呈現的一切法,而非是失去『自我』因素的參與、以根本智形式呈現的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
第四十七講中介紹過,在經典中『楞伽』代表沒有神通無法到達之處。五十三參中第七迴向位的觀自在菩薩常住『南海普陀洛迦山』,其中『普陀洛迦』中的『洛迦』一詞亦是此意。善住比丘住『楞伽道邊海岸聚落』意味著要依智慧增勝、行法精進才能夠到達善住比丘所在處。
『大海』是指生命中自性所生的一切法。善住比丘住於『楞伽道邊海岸聚落』意味著其成就處已毗鄰大海,但並未入於一切法大海之中。究竟何時入於大海?從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來看,修行者在十行位以善思惟明瞭世間一切法;在十迴向位以智慧力入一切法中,如實知世間一切法;在十地位以金剛種性智慧力於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如實體驗一切法。因此,修行者何時『入於大海』,要看具體在哪一位行法中來說,非是固定概念。
雖然到目前為止只講到第三參,但有必要對此三參做一個對比。《華嚴經》作為結構性經典,只有不斷通過經文之間的勾索與對比,才能發現不同行法之間的差別。華嚴行法要求概念準確、次第清晰,通過經文勾索與對比可以逐漸構建起完整的五十三參行法理論體系。修行者只有準確明瞭不同位次行法之間的差別,才能如實知自己的行法所在。
善財童子於福城東大塔廟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文殊菩薩宣講的『普照法界修多羅』以根本智總持力的形式貫穿各個行法位次中的善知識成就法門,以善財童子每一參對善知識提出問題的形式呈現。
有修行者認為五十三參最初的行法成就比較低,越往後的行法成就越高,喜歡關注後面的行法,甚至直接關注最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想要跨越前面的行法,直接到達普賢菩薩法界,不是這樣!此種即是凡夫地法,非華嚴行法。
雖然五十三參在經文上是一參一參次第生起的,但這五十三參是從『入法界』總持力成就的角度說,涵蓋完整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可以在一念中生起,亦可以在無量法中生起,並非在這一法中得第一參,在另一法中得第二參,不是這樣!『參』是指關注,包括如實見、如實知、如實體驗。從一念生起到在生命體驗中呈現,這個過程的每個細節皆能如實見、如實知、如實體驗,即五十三參行法,只有每個細節皆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這一念所帶來的生命體驗才是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在五十三參中,後面的行法以前面的行法為基礎,前面的行法是後面行法的總持力與資糧。比如要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修行者首先需要明瞭什麼是諸法空、什麼是證諸法空、什麼是無生、什麼是無生忍,明瞭諸法空與無生忍在種種法中如何呈現,明瞭怎樣體驗諸法空、怎樣自知是否安住證諸法空,其次才是在行法實踐中不斷實踐、不斷體驗。因此,前面如實知的過程即是後面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的總持力與資糧,沒有前面的如實知,後面的如實體驗亦不會生起。
善財童子禮辭文殊菩薩之後,一路南行,參訪的第一位善知識是德雲比丘,住妙峰山頂,代表不離一切法而超越一切法。德雲比丘以怎樣的行法住妙峰山頂?是以『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為總持力,以二十一種念佛門為具體顯現。
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二位善知識是海雲比丘,住海門國,代表在超越一切法的基礎上,能覺知觀察與思惟一切法,此即『普眼法門』。從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來說,即在十信位《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所言的一切法中建立『普眼法門』。『海雲比丘』代表『自我』因素在一切法中的參與模式,是出世間比丘相。『普眼法門』是以廣大思惟力在一切法中生起的,如來坐於蓮華之上授予海雲比丘『普眼法門』,意味著『普眼法門』不是基於『自我』因素唯心主義的主觀妄想與臆斷,而是基於一切法本有的力量所起。『我於彼佛所千二百歲中,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是表明行法實踐不但要有一切法的普遍存在,還要有『自我』因素的參與,有生命體驗的參與。
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三位善知識是善住比丘,住楞伽道邊海岸聚落,是基於前兩位善知識行法,在六根、六塵、六識的一切法中生起。雖然『楞伽道邊海岸聚落』不是入於大海,但已經毗鄰大海。從妙峰山頂經歷海門國,到達楞伽道邊海岸聚落的過程,即是生命中一念生起朝向具體生命體驗的過程。
第三參的經文結構是這樣:
一、善財童子禮辭海雲比丘,聞法信行。
二、善財童子專念善知識教,專念普眼法門,漸次南行。
三、善財童子至楞伽道邊海岸聚落,見善住比丘於虛空中來往經行,無數世間衆圍繞供養。
四、善財童子見已歡喜,合掌敬禮,陳述發心,請問二十法。
五、善住比丘讚歎發心,演說菩薩無礙解脫門十二法。
六、善住比丘說此解脫門十種無礙境界。
七、善住比丘說自成就法門及二十種戒成就入法界善住精進。
八、善住比丘推薦善財童子行法精進參訪第四位善知識彌伽長者。
【時,善財童子禮海雲足,右繞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專念善知識教,專念普眼法門,專念佛神力,專持法句雲,專入法海門,專思法差別,深入法漩澓,普入法虛空,淨治法翳障,觀察法寶處。】
『辭退而去』也稱『轉身』,代表種性升進。比如《法華經》中有八歲龍女轉身,到南方無垢世界成佛。『龍女轉身』不是指色身改變,是指從世間法轉到出世間法、從聞法種性轉到菩薩種性、從煩惱轉到智慧。
很多經典的末尾都有世尊講法之後,大眾『聞佛說法,歡喜信受,作禮而去』,『作禮而去』不是說大衆聽完世尊講法就離開了,不是!是指依教奉行,從聽聞世尊所言轉變到具體的行法實踐。
顯然,善財童子從海雲比丘處『辭退而去』,首先落實善知識所教,獨自生起行法實踐,而不是直接奔向第三位善知識處。也就是說,必須要成就前面一位善知識的行法之後,才能開始參訪下一位善知識。
【漸次南行,至楞伽道海岸聚落,觀察十方,求覓善住。見此比丘於虛空中來往經行,無數諸天恭敬圍繞,散諸天華,作天妓樂,幡幢繒綺悉各無數,遍滿虛空以為供養;諸大龍王,於虛空中興不思議沈水香雲,震雷激電以為供養……】
『觀察十方』是指對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與思惟體驗,修行者到達入滅盡定行法階段,即能『普觀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盡虛空一切法』是指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是從一切法總相、從根本無明、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的角度說。『遍法界一切法』是指一切法的別相存在,是從一念無明、差別智所生一切法的角度說。修行者對『盡虛空一切法』能如實知、如實體驗,將這些法總合在一起即『遍法界一切法』。
比如要做十件事,在沒有做之前,知道有十件事總體的存在,這十件事即『盡虛空一切法』,是從總相的角度說。當一件事一件事地做,直到十件事情完成,這十件事總合在一起即『遍法界一切法』。
『觀察十方,求覓善住』是指在當下的一切法中『參』善住比丘,意欲成就善知識行法。善住比丘是第三參的成就處,『求覓善住』是第三參的發起處。『住』是指清淨安穩地安住;『善住』是指基於梵行清淨、基於對當下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善住比丘』在四十華嚴中譯爲『妙住比丘』。
『於虛空中來往經行』中的『虛空』是從一切法普遍存在的角度說,從總體的梵行清淨生命體驗的角度說;『來往經行』是指思惟善法,是從具體生命活動、生命體驗的角度說。善住比丘是出世間相,晝夜六時思惟善法即是『於虛空中來往經行』。因為善住比丘非處於大海之中,所以尚未做到與大海中的一切法融合一處。
經典中的名詞、動詞所表達的意義不同,名詞是指當下的一法,動詞代表生命體驗。譬如楞伽道邊、海岸聚落、虛空、善住比丘等是名詞;觀察、求覓、來往經行、恭敬圍繞是動詞。這些經文描述總合在一起代表在當下一切法中的生命體驗,即成就者的行法模式與成就模式,亦即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呈現。
自性智慧是在行法實踐中通過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呈現的,因此,雖然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能夠獲得生命解脫,但由於止息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參與,並非究竟無上正覺成就處。究竟無上正覺必須要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證得,亦即回到一切法大海中證得。經典言說一定要準確落實在行法實踐中,如果修行者對經典言說的理解不準確,生起的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就不會準確。
善住比丘『於虛空中來往經行』時,一方面有『無數諸天恭敬圍繞』,另一方面有『八部天眾』廣興供養。對比前面的經文,文殊菩薩在福城東大塔廟處演說『普照法界修多羅』時,大海中有『一萬諸龍』發菩提心得不退轉;第二參海雲比丘思惟大海時,海下有大蓮華出現,百萬諸天大眾等隨之出現作莊嚴眾;此處第三參時,無數諸天大眾『對善住比丘』恭敬圍繞、廣興供養,可以看出大眾與善知識的距離以及大眾數量的變化。
如向所言,諸天、八部天眾等皆是生命中本俱的因素,這些因素與海雲比丘、善住比丘越是接近,數量越大,表明善知識行法越能深入一切法中。這些演說皆是針對十信位時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
生命中的種種力量遇緣生起,一切眾生皆是如此,平等平等,但生起後所帶來的生命體驗則各個不同,可以是娑婆世界,亦可以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行法實踐的目標不是要息滅種種生命力量,而是在種種生起中,以智慧力如實知、如實體驗、如實管理此一切法,令其到達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文殊菩薩在經典中有言:『諸佛境界當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眾生煩惱,是佛境界,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行之處。』
接著看第三參的經文:
【時,善財童子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合掌敬禮,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修行佛法?云何積集佛法?云何備具佛法?……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菩薩云何不捨見佛,常於其所精勤修習?菩薩云何不捨菩薩,與諸菩薩同一善根?……】
總共問了二十法,前十個是從一一法盡無餘總持力的角度講,後十個是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講,十個問題又各個分為體和用兩部分。通過善財童子的問題可以體會到問法是智慧生起的力量,正知見、正思惟是從問法開始的。有問法才有種種演說,如果沒有問法,智慧亦不會生起。說到底,問法的力量即一念無明的力量。
善財童子問『云何修行佛法』等問題作為善住比丘生起演說的力量,既是善住比丘行法實踐的生起處,亦是其成就處。『生起處』是指『云何修行佛法』,『成就處』是指『修行佛法』,中間善知識論義的過程即行法實踐。在經典中是以種種演說來回答問題,在行法實踐中是以生命體驗、諸法如實呈現來回答問題。
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是眾生所居世界的資源,『世界』不但包括此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亦包括生命的參與,包括對此一切法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包括對一切法的分別、選擇和判斷。不同模式的分別、選擇和判斷,帶來的身心覺受不同,以此生起娑婆世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世界』不是指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但亦不離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而別有。
說到底,『自我』因素與『一切法普遍存在』之間的一切法如何生起,決定了眾生所在世界,中間一切法生起的過程,總體來說,即五十三參行法所在。有『自我』因素的參與,不離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不離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行法實踐才不會是宗教徒的唯心主義,或者斷滅見。
事實上,從普光明殿行法理論來看亦是如此,從十信位文殊菩薩的『善用其心』,經歷十住位法慧菩薩的『依十種智發心』、十行位功德林菩薩以善思惟生起一切行法道種,到達十地位金剛藏菩薩的入世間行法,此等皆是在對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不能離開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來詮釋諸佛菩薩的種種演說。
【時,善住比丘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今復發心求問佛法、一切智法、自然者法。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無礙解脫門,若來若去,若行若止,隨順思惟,修習觀察,即時獲得智慧光明,名究竟無礙,得此智慧光明故,知一切眾生心行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沒生無所障礙……,能以其身遍往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何以故?得無住無作神通力故。】
善住比丘是第三住修行住,代表十住位初發心階段『佛法僧』三個因素中『僧』這個因素,善住比丘成就的『菩薩無礙解脫門』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解讀,『若來若去』乃至『修習觀察』即菩薩無礙解脫門的具體呈現。『即時獲得智慧光明』中的『即時』是指處於『若來若去』乃至『修習觀察』的過程中,修行者是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智慧光明,名究竟無礙』。這裡的『智慧光明』是從十住位的角度說,從如實見諸法呈現的角度說,不能與十行位的如實思惟一切法、十地位的如實知與如實體驗一切法混同。
第二參海雲比丘向善財童子講法時亦是如此,海雲比丘住海門國,常以大海為其境界,其觀察思惟大海時有蓮華出現,有如來坐蓮華上授予普眼法門,講的這個過程即是善知識的行法實踐與生命體驗,而不是神話故事。此過程只有轉化到修行者自己的生命體驗中,才能成為生命中的真實存在,成為行法實踐的成就處。
善住比丘『得智慧光明,名究竟無礙』,以此智慧光明『知一切衆生心行無所障礙』乃至『能以其身遍往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其身』是指獲得究竟無礙智慧光明並能參與諸法的『自我』因素。『遍往無礙』是指參與一切世界的一切法盡無餘無有障礙,一切法平等,無有分別取捨。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此處『遍往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是從十住位行法的角度說,從如實見、如實知一切法無所障礙的角度說,並非從十地位的以身所作為來參與世間一切法的角度說,更非從如來座前普賢菩薩法界行法的角度說,但儘管如此,此『遍往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的究竟無礙智慧光明,卻是生起後面所有行法的基礎。所以,十住位行法的智慧光明不但要帶來應用體驗,亦可以盡一切法、遍一切處。
『何以故?得無住無作神通力故』,換句話說,修行者是以『得智慧光明,名究竟無礙』而『得無住無作神通力』,『神通力』即究竟無礙智慧光明。『神』意味著這種能力不是刻意而為,不是偽裝或者歪打正著憑運氣獲得,而是穩定的、自覺的、隨心所欲的能力。
佛教中講的神通即無礙智慧,非是指共外道業用神通。比如,在菩提場會《如來現相品》中有『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放眉間光,此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普光明殿等覺位有《十通品》亦講了十種菩薩神通,思惟可知。
【善男子!我以得此神通力故,於虛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臥、或隱、或顯,或現一身,或現多身,穿度牆壁猶如虛空;於虛空中結跏趺坐,往來自在猶如飛鳥……】
十住位的前三位是初發心階段,代表生命中『佛法僧』三個因素生起的力量遍一切處入一切法,這是從自性地生起一切法的角度說,善住比丘代表『僧』這個因素的具體顯現。
『虛空』是根本無明、根本智所生的一切法普遍存在處。『行、住、坐、臥』等是指依一切法普遍存在生起的種種差別智行法,是身心覺受的一切法所在。『飛行變化、以一身現多身、穿度牆壁』等是指智慧自在,不受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而非是色身像鳥一樣懸於虛空,往來自由。比如世尊在經典中講『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是指修行者證得阿羅漢,即遠離煩惱苦痛,自在解脫,如行虛空。凡夫外道崇尚基於色身的業用神通,而佛教不是這樣!業用神通不出生死,佛教以智慧力為神通,出離生死。
如果一切法對成就者無有束縛和影響,這種仍然是被動的成就生命解脫,帶有二乘聲聞的行法習氣。什麼是菩薩主動的成就?不單接受一切法,於一切法中無有束縛和影響,還能在一切法中主動自覺地生起身心作為,參與到一切法中自在無礙,這種即稱作『行於虛空、飛行變化』。『變化』是指隨緣生起,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修行者證阿羅漢出三界,乃至證無餘涅槃,是指遠離三界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是指色身不論是否出現於世間,一切法皆不造成束縛和影響,非是色身『一定』不在世間出現。如果有『定來世間』或者『定不來世間』的分別取捨,皆非真的證得阿羅漢。
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是基於生命中一切法的、全面完整的呈現,不是在此處得而在彼處不得,不是在此種因緣下得而在彼種因緣下不得,有所分別取捨皆非真正的自在解脫。
德雲比丘住妙峰山頂,成就『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海雲比丘住海門國,成就『普眼法門』;善住比丘住楞伽道邊海岸聚落,成就『菩薩無礙解脫門』。從這三位善知識的行法次第、住處和行法成就,可以逐漸體會十住位是如何從普見一切法,經歷觀察一切法,然後在一切法中以智慧力得自在解脫無有障礙。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檢驗對經典的理解是否準確、是否符合最基本的佛教理念:一是將佛陀代入這種說法;二是將外道代入同樣的說法,二者對比即可。比如,有人認為到十住位、十地位或者到等妙覺位,色身結構會改變,要打通這個脈、那個脈,乃至骨骼毛髮亦有變化,果然如此麽?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是否要打通這個脈、那個脈?如果這是佛教,外道修行者打通這個脈、那個脈是否也算證得無上正覺?
佛教行法是不共外道成就法,任何共外道所成皆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有三法印、一法印,一法印即般若實相法印。
後面是善住比丘向善財童子推薦第四住位善知識彌伽長者,下一次再做介紹。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