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講
相 關:入法界品·五十三參之五住位至七住位 關鍵字:五十三參行法入於一念、真善知識、海幢比丘住閻浮提畔遍無垢聚落、一切眾生並非生來是佛、從般若波羅蜜身出生無量大眾、根本智與差別智的力量、休捨優婆夷住城東普莊嚴園、第七住位與第八地位、有功用行與無功用行
五十三參的第五參是解脫長者於住林城成就『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主十波羅蜜行法中的禪定波羅蜜。『住林城』的『林』是根本智語言,指生命中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生生不息,無有窮盡。『住』有兩個含義:一是不離一切法;二是生起身心覺受。修行者以安住一切法、明瞭一切法入阿鞞跋致地,得不退轉。
行法實踐不能停留在談玄說妙,修行者是從兩個方面來『證得』某一位次的行法:一是準確明瞭這一位行法,包括如何生起、如何安住不退、如何生起體驗、怎樣進入這一行法、怎樣從這一位行法升進到下一位行法等;二是有針對這一位行法的確切身心體驗。
華嚴行法理論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必須要對每個階段的每一位行法皆準確明瞭,才能建立起確切的行法實踐,最終才能到達這部經的成就地如來座內普賢菩薩法界。從《入法界品》的角度說,即從福城東大塔廟文殊菩薩處發起十信位行法,經歷五十三參精進行法,最終到達普賢菩薩法界。這個過程不能跨越,不能省略。
五十三參行法實踐仿佛是在登上高樓,每一層帶來的體驗不同,見到的風景不同,總合在一起是五十三層。民間信仰者認為可以不靠個人辛勤努力,只靠佛菩薩慈悲,即可坐電梯直通到頂,不是這樣!行法實踐沒有直通電梯,那些貪圖簡單快捷去坐電梯的修行者,生生世世皆在十信位之前而沒有升進。第五十三參的如來地普賢菩薩法界是每一位次行法實踐的總合,是每一法、每一念中的行法實踐與行法體驗的總合,沒有一一法細節中的行法實踐和行法體驗,即沒有第五十三參的行法成就。
五十三參行法在一一法中生起,亦即在一一念中生起。從一念生起到身心體驗,《入法界品》將其分為五十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為一位行法,總合在一起為五十三位行法,最後的身心體驗即普賢菩薩法界的一法呈現。五十三個階段的行法實踐亦即根本智如何生起不同階段的差別智行法,在這個過程中,『善財童子』即修行者生命中的『自我』因素,每一位善知識即這一位行法的成就相。善財童子通過關注每一位行法,在每一位行法中生起善用心、善思惟,生起確切的行法體驗即到達這一位行法的成就處,『善用心、善思惟』即每一參中的善知識論義。每一位行法皆可拓展到無量法,總合在一起即到達普賢菩薩法界。
凡夫外道、二乘聲聞沒有智慧力入於一念中,做不到五十三參行法入於一念,做不到『芥子納須彌』,而菩薩可以做到。
從善財童子的前五參亦可看到這種道理:德雲比丘以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曜』;海雲比丘以普眼法門見一切法中蓮華生起,以『無量陀羅尼光明受持如來無量品』;善住比丘以菩薩無礙解脫門,得『無住無作神通力,知一切眾生無所障礙』;彌伽長者以菩薩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得『分別知一切眾生語言』;解脫長者以自在入出如來甚深無礙莊嚴解脫法門,得『如實見十方佛剎、諸佛八相成道以及十方世界微塵數如來』。可以看出,隨行法升進,善知识成就的內容越來越靠近世間一切法。
這個過程可以說明修行者從十種智生起十住位行法開始,最終如何到達如來地的十種力。首先要超越一切法,不受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然後在一切法中逐漸生起如實見、如實知、如實體驗。『如實見』到『如實體驗』的細節就在五十三參行法中。
如文殊菩薩對善財童子所言,修行者發心求菩提道,欲成就無上正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什麼是『真善知識』?對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來說即佛菩薩經論;從華嚴行法理論的角度講,真善知識即修行者自內顯發的覺悟力。修行者深入經藏、起善思惟、依教奉行即是求真善知識。
下面是解脫長者向善財童子推薦第六位善知識海幢比丘,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從此南行,至閻浮提畔,有一國土,名摩利伽羅;彼有比丘,名曰海幢。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海幢比丘在十住位的十波羅蜜行法中主般若波羅蜜,其住處靠近南閻浮提,『畔』是指毗鄰,『摩利伽羅』在四十華嚴中譯作『遍無垢』。『海幢』是指於一切法中智慧高顯,『比丘』代表雖然在世間法中生起應用,但其本體自所住處是出世間。
五十三參行法中一共有五位比丘,其中四位在十住位。
【時,善財童子頂禮解脫長者足,右繞觀察,稱揚讚歎,思惟戀仰,悲泣流淚,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由善知識見一切智;於善知識不生違逆,於善知識心無諂誑,於善知識心常隨順;於善知識起慈母想,捨離一切無益法故;於善知識起慈父想,出生一切諸善法故。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彼長者教,觀察彼長者教,憶念彼不思議菩薩解脫門……漸次南行,至閻浮提畔摩利聚落,周遍求覓海幢比丘。】
善財童子從解脫長者處『辭退而去』,經歷行法實踐,成就解脫長者的法門之後,『周遍求覓』海幢比丘。
善財童子升進到下一位行法之前,要對當位善知識所教生起行法實踐,以行法成就為資糧升進到下一位行法,並不是對善知識所教無動於衷,棄而不學、我行我素,不是這樣!修行者不能跨越中間行法而直接到達第五十三參的普賢菩薩法界。
『周遍求覓』善知識是指需要在當位行法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和提高,才能到達下一位行法,下一位行法並不是對前一位行法的簡單重複。簡單重複的行法只能到無想定,得世間輕安而不出三界,不得生命解脫,不生起智慧。如同小學生在一年級重複二十年並不等於博士,必須經歷二十年努力學習,在學業上不斷升進,不斷調整、提高,才能夠成為博士。
【乃見其在經行地側結跏趺坐,入于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
海幢比丘是第六住位正心住的成就總相,亦即十住位般若波羅蜜的成就總相,是根本智在第六住位的具體顯現,和有情眾生依根本無明生起報身世間一切法是相同的階段,不是個體化的歷史人物。修行者以智慧力明瞭報身世間一切法如何生起,即此處善財童子參海幢比丘。
『結跏趺坐』是指梵行清淨、安住一切法不動。『經行』是指晝夜六時思惟妙法,是從行法實踐的模式上說,非從內容和形式上說,非圍在一個地方來回轉、念念有詞就算經行。修行者深入經藏,起善思惟,明瞭佛菩薩所說,將行法理論轉變到行法實踐即是『經行』。『經行地側』是指離經行地不遠,亦即世間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處。
海幢比丘『在經行地側結跏跌坐』即安住閻浮提一切法中,其所住處即『閻浮提畔遍無垢聚落』。『閻浮提』即眾生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所在,此一切法對海幢比丘來講即『遍無垢莊嚴國土』,海幢比丘以般若波羅蜜行法見閻浮提一切法清淨無垢。『遍』是指一切法盡無餘,是指一切法的普遍存在,非是世間染淨分別取捨之後的結果。如果修行者止息個體經驗、知識和體驗的束縛與影響,所見一切法即『遍無垢』。
般若智慧出於本體、自內顯發、周遍完備,是根本智總持力的顯現。眾生能覺知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對一切法生起觀察、思惟和體驗,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生起娑婆世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說到底,皆是依根本智的力量,只是這種力量在華嚴十信十住位之前稱為根本無明。
為什麼眾生不能與生俱來證得般若智慧、證得根本智?『證得』是指如實知、如實體驗。要『證得』般若智慧、根本智,需要在『自我』因素生起一切法、參與一切法的過程中,以智慧力反觀『自我』因素如何生起一切法、如何參與一切法,在反觀自身的過程中如實自知,在參與一切法的過程中如實體驗。雖然人天眾生身處閻浮提,亦具足反思與覺悟的能力,但並非與生俱來就具足反觀自我的行法實踐。沒有具體的行法實踐,並不能與生俱來地『證得』自己身處閻浮提。也就是說,雖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一切眾生並非生來是佛。
『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是從般若智慧總持力的角度說,是指梵行清淨,止息妄想,以甚深微細的智慧力專注到諸法流轉的細枝末節而無所缺失,一切身心覺受,即便是毫髮末端諸法生起亦不能帶來束縛和影響。『離出入息』非是進入無想定,更非止息身心覺受、止息生命活動,像冬眠的動物一樣,而是指不受一切生滅法的束縛與影響。『無別思覺』是指般若智慧本身與生起一切法、見一切法乃至思惟體驗一切法皆是一法,並非在般若智慧之外別有一法稱為如實見、如實知。
要準確體會善知識行法成就,需將善知識名稱、行法位次、住處、演說等因素綜合在一起。下面是從善知識身出生無量法,亦即般若波羅蜜在十住位的成就相,經文是這樣:
【從其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皆以種種諸莊嚴具莊嚴其身,悉著寶冠,頂繫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寶、一切瓔珞、一切衣服、一切飲食如法上味、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欲樂資生之具,於一切處救攝一切貧窮眾生,安慰一切苦惱眾生,皆令歡喜心意清淨,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如何從海幢比丘代表的第六住位成就總相生起一切法別相?經文從『足下』到『頂上』一共演說了十四種,每一種分為三部分:第一,在總相中所居住處;第二,別相的總持顯現;第三,別相的作用顯現。
善財童子『見』海幢比丘『於其身中』出生無量大眾、無量法,即修行者以『自我』因素反觀生命中的無量大眾、無量法如何生起。修行者通過自我反觀來明瞭生命中的一切法如何現前。
從海幢比丘身所出生的無量大眾並非化身世間個體化的眾生,而是指依根本智力量生起一切法、覺知一切法的不同能力,亦即生起不同差別智顯現的能力,與菩提場會中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時的四十二類眾生圍繞生起是同樣意義。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時,有山神、水神、苗稼神等圍繞生起,代表生命中有覺知山、水、苗稼的能力,眾生以這種能力能分別知此是山水、彼是苗稼等。
在普光明殿十信位中,為什麼文殊菩薩能演說無量如來名號、四聖諦名號?文殊菩薩即代表根本智總持力,演說種種名號的過程,不但包含對一切法生起普遍的覺知觀察,亦包含在一切法中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包含依人天眾生的特質生起種種名相言說。用經典語言來說,根本智中能對一切法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的種種能力,即依根本智之『身』出生無量大眾。菩提場會中的山神、水神、苗稼神等是從不同力量的角度說,此處從海幢比丘之身出生的無量大眾:長者、居士乃至種種如來身,是從呈現一切法、生起生命體驗的角度說。
根本智與差別智皆是自性本有的能力,二者是相對說法。根本智是指總持力,差別智是總持力的具體顯現。生命中生起一切法、感知一切法的核心力量即『自我』因素,行法實踐可以改變『自我』因素如何生起一切法、感知一切法的模式,但卻不能息滅『自我』因素本身令生命斷滅。說到底,『自我』因素是在行法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提高,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根本智是圍繞『自我』因素生起對一切法普遍的、總體的覺知觀察體驗,差別智則是圍繞『自我』因素生起對一一法個別的、獨特的知識、經驗和體驗,包括基於個體思惟的分別、選擇和判斷。雖然從如來地普賢菩薩法界的角度說,根本智與差別智密不可分,但在別教菩薩行法理論與行法實踐中,修行者需要將根本智與差別智分辨清楚,明瞭哪些是根本智所生起,哪些是差別智所生起,哪個階段是根本智行法,哪個階段是差別智行法,怎樣從根本智生起差別智,又怎樣從差別智歸於根本智等等,這樣才能如實知行法所在。
從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看,山神、水神、苗稼神即差別智,最終以對一切法生起不同的覺知觀察,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令諸法現前。
依海幢比丘身所生起的十四種大眾中,不但包含天帝釋、梵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身等等,亦包含龍眾、阿修羅王、夜叉等八部天眾,表明此等亦皆依自性生起,與菩薩眾平等無別,在海幢比丘的成就中,不但是『遍無垢』國土的一部分,即便守護眾生、開悟眾生等事業亦依此類眾生力量生起。由此可以再次看出,雖然此類眾生所代表的生命力量在凡夫種性看來是生起種種生死、煩惱、染著的力量,但行法實踐的目標並非息滅此等生命力量本身,而是息滅其所帶來的束縛和影響,最終以智慧力如實知、如實管理此等力量,令其成為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現前的力量。
從海幢比丘身出生十四種無量大眾之後,經文是這樣:
【海幢比丘又於其身一切毛孔,一一皆出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光明網,一一光明網具阿僧祇色相、阿僧祇莊嚴、阿僧祇境界、阿僧祇事業,充滿十方一切法界。】
前面十四種大眾是指依海幢比丘身生起種種法的差別相,此處『其身一切毛孔』出生無量光明網,則是指出生種種智慧應用。此處的『光明』是特指海幢比丘所成就的般若波羅蜜行法。『光明網』是強調這種智慧的應用非常深密微細,以整體性和系統性涵蓋生命中的所有法,而非零散的、表淺的應用。
四十華嚴的這段經文之後,是善財童子於光明網中悉見海幢比丘往昔修行十波羅蜜的情況,表明第六住位的般若智慧系統構建並非與生俱來,是在無量行法實踐中不斷積累獲得的,具體來說,即依前面五位行法不斷精進、不斷積累而獲得的。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海幢比丘,深生渴仰,憶念彼三昧解脫,思惟彼不思議菩薩三昧,思惟彼不思議利益眾生方便海……。如是住立,思惟觀察,經一日一夜,乃至經於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乃至六月,復經六日。過此已後,海幢比丘從三昧出。】
善財童子從上一位行法一路南行到善知識住處,求覓善知識,乃至生起見聞、思惟,皆是從聞法模式的角度說。善財童子在確切明瞭善知識成就之後,海幢比丘從三昧出,與善財童子論義,表明這一位行法從此轉變到自己的身心體驗,善財童子從聞法模式的如實見、如實思惟善知識行法,逐漸轉向在自成就中如實知、如實體驗善知識行法。
前五參中,善財童子求覓善知識、觀察思惟善知識的過程要簡單得多,此處開始逐漸能見善知識成就相,思惟善知識行法,並能『如是住立,思惟觀察,經一日一夜』等,意味著善財童子隨行法精進,不斷融匯善知識成就,智慧增勝,逐漸從被動升進轉變為主動升進。
【善財童子言:聖者!此三昧境界究竟唯如是耶?海幢言:善男子!入此三昧時,了知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往詣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超過一切世界,無所障礙……】
此處從『了知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到『知一切眾生諸根差別智,無所障礙』,一共說了二十二種無所障礙。比較前面的第五參可知,雖然解脫長者以『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可以『見』十方諸佛世界無有障礙,但其本身並未『參與』或『往詣』十方諸佛世界一切法中,是『置身十方諸佛世界之外』見十方諸佛世界;此處海幢比丘則以『生起』十四種大眾、生起廣大光明網充滿十方法界的方式,不但開始逐漸『生起』一切法,並且能夠『往詣一切世界』中,『置身其中』見諸佛世界一切法。
海幢比丘講『我唯知此一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等經文就不做銷文了,可以參考前面諸參方法做解讀。後面是海幢比丘向善財童子推薦第七住位善知識,八十華嚴在這一參有缺文,四十華嚴的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從此南行至海潮處,彼有大城,名圓滿光,其城有王,名妙圓光,於彼城東,有一園林,名普莊嚴,王有夫人名伊舍那,為優婆夷,止住此林,修菩薩行,汝往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七住位是不退住,又稱為阿鞞跋致住,在十波羅蜜行法中主方便波羅蜜,其行法資糧即前面的六位行法:從初住位德雲比丘住勝樂國妙峰山,得信眼清淨,智光照曜,經歷第二住位海雲比丘住海門國得普眼法門,觀察思惟一切法,最終到第六住位海幢比丘在閻浮提畔遍無垢國,以般若波羅蜜行法往詣十方世界、見一切佛無所障礙。修行者要將前面的六位行法總合在一起,才能到達第七住位不退住。
第七住位善知識名『伊舍那』,在八十華嚴中譯作『休捨』。如果將第五迴向位善知識看作優婆夷的話,五十三參中共有五位優婆夷,休捨優婆夷是第一位。『優婆夷』是女相,代表身處世間,但心處出世間。
休捨優婆夷住海潮處普莊嚴園,『海潮處』即是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比第六住位海幢比丘住『閻浮提畔遍無垢聚落』距離此一切法更進一步。
四十華嚴對善知識的背景和住處有更多描述,是理解這一參行法的關鍵:海潮處有圓滿光大城,城中有妙圓光王,圓滿光大城的城東有一園林稱為普莊嚴園,休捨優婆夷是妙圓光王的夫人,住此普莊嚴園。從這些內容可知,雖然善知識不是大王,但身份和住處皆距大王很近。『城東』代表智慧生起處、一切法生起成就處,是種性成就處。
【時,善財童子於海幢比丘所,得堅固身,獲妙法財,入深境界,智慧明徹,三昧照耀,住清淨解,見甚深法,其心安住諸清淨門,智慧光明充滿十方,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五體投地,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恭敬瞻仰,思惟觀察,諮嗟戀慕,持其名號,想其容止,念其音聲,思其三昧及彼大願所行境界,受其智慧清淨光明;辭退而行。
爾時,善財童子蒙善知識力,依善知識教,念善知識語,於善知識深心愛樂……,漸漸南行,至海潮處,見普莊嚴園,眾寶垣牆周匝圍繞,一切寶樹行列莊嚴;一切寶華樹,雨眾妙華,布散其地……】
雖然前六參的善知識各有住處,皆有名號,但卻沒有垣墻圍繞,而這一參則不同,善財童子至海潮處,見普莊嚴園是『眾寶垣牆周匝圍繞』,表明第七住位善知識開始有自成就住處。『自成就住處』即自成就國土,修行者能於一切法中,以行法實踐確切獲得生命體驗。正如世尊授記弟子得阿羅漢時所言,要『自知不受後有』。『自知』即是『證得』,不但對自所成就如實知,還要有準確體驗。
當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帶來的束縛和影響,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入阿鞞跋致地,得梵行清淨,得生命解脫。
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雖然有自成就國土,距離大王所居住處很近,但自己並不是王。也就是說,可以如實見一切法,如實體驗諸法空,得梵行清淨、生命解脫,但不能隨意管理一切法、參與一切法。什麼時候才能於自成就國土中為王?要到第七行位、第八行位,不再侷限在自所住處,要能在世間法中為王。
善財童子至海潮處,未見善知識,先見善知識住處,所見之處包含了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眼所見包括寶樹莊嚴、妙華布散、眾鳥遊戲、宮殿廣大;耳所聞包括『一切音樂樹,風動成音,其音美妙』;鼻所嗅包括『一切寶香樹,香氣氛氳,普熏十方』;舌能嘗、身所觸包括『八功德水,湛然盈滿,其水香氣如天栴檀』等等。此等諸法以『眾寶垣牆周匝圍繞』,代表所有生命體驗總合在一起,成為善知識住處『普莊嚴園』。
這種對善知識住處的描述在經典中很常見,很多是出於根本智語言,出於密法言說。根本智語言大多表現為場景化的呈現,比如此處的樹、華、眾鳥、垣牆、宮殿等等;密法言說則大多表現為根本智語言的種種呈現中各個元素之間如何存在,以及這種呈現帶來怎樣總體的、綜合的生命體驗。大部分人解讀經典時往往將這種說法當作譬喻,從別教行法理論的角度來看並沒有錯,但從如來地無上正覺的角度說,諸法呈現本身即是無上正覺顯現。
佛經通過將種種名相文字組織在一起演說某種生命體驗,特別是演說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並非簡單等同於世間的語言文字,因此經典中名相文字的組織方式皆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部經的所有文字總合在一起即一座宮殿,完成一種整體的演說功能。經典中常常講到諸佛世界的種種宮殿,即是表達此種意義。修行者需要以智慧力將直觀的、表淺的生命體驗、善用心、善思惟等總合在一起,形成整體的無上正覺生命呈現。
第七住位即不退轉住,修行者只有安住於身心覺受的一切法中,以智慧力止息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才能得梵行清淨,得究竟不退轉。
『鳧鴈、孔雀、俱枳羅鳥遊戲其中』,『其中』即指善知識住處,這種描述和對極樂世界的描述相同。『鳥』是生命體驗的呈現,依空飛行,來去自在,無有蹤跡,代表一切法隨緣生滅,帶來自在解脫的生命體驗,無有任何束縛和影響。比如,極樂世界的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意味著所有的生命體驗皆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本自解脫無有障礙,皆是根本智的顯現。諸法顯現即是根本智宣說諸法。
【其宮殿中,復有無量寶蓮華座周迴布列,所謂:照耀十方摩尼寶蓮華座、毘盧遮那摩尼寶蓮華座、照耀世間摩尼寶蓮華座……】
此處有十種蓮華座。『宮殿』代表完整的、系統的智慧應用,『蓮華座』代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清淨無染。修行者只有依根本智總持力回到普遍存在的一切法才是坐蓮華座。當修行者於第七住位有功用行的行法圓滿,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與諸佛同等時,普遍存在的一切法即宮殿中的無量蓮華座。
與此處相比,第四參善知識彌伽長者於市肆中坐師子座,能『分別知一切眾生語言』,其師子座是從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說,彼師子座非是無量,並且因未實際參與世間法中,世間諸法亦非蓮華。此處的蓮華座則是指以智慧力入世間法中,體驗世間一切法皆清淨無染。
第七住位善知識證諸法空與諸佛同等,有屬於自己的國土,此即自成就地實報莊嚴土。確切來說,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之前,只是進入證得實報莊嚴土的行法模式,並非證得實報莊嚴土;從第七住位到第八地位之間,皆是實報莊嚴土的成就模式;修行者到達第八地不動地,以道種智行法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與諸佛同等,逐漸從實報莊嚴土轉變到普賢菩薩法界,到達常寂光淨土。從經文演說模式上看,實報莊嚴土即黃金為地,常寂光淨土即金剛為地。
事實上,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第七位皆到達當位行法的有功用行圓滿,是這一位行法的阿羅漢成就位,從第八位開始進入這一位行法的無功用行階段,亦稱入滅盡定行法、灌頂位、一生補處。修行者在入滅盡定行法階段將差別智融匯到根本智,以此到達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在第三十九講介紹《離世間品》中普賢菩薩入佛華莊嚴廣大三昧時,已經將各個階段普賢菩薩法界生起的情況做了說明,可以參考。
儘管如此,從普光明殿的行法理論可知,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並非同等程度升進。十地位要以三賢位為基礎,第七地位與第七住位並不能同時到達,第八地位與第八住位亦非同時到達;第七住位是修行者最先證得的有功用行圓滿成就位,第八地位則是最後證得的入滅盡定行法階段。因此在演說行法理論時,這兩個位次的行法有特別的意義,總是會特別強調。
第七位的有功用行圓滿與第八位的無功用行入滅盡定行法之間是什麼關係?下面通過對比三賢位的第七位、第八位善知識來簡略說明。
十住位中的第七住位善知識休捨優婆夷,住海潮處普莊嚴園,第八住位善知識毘目瞿沙仙人,住海潮處那羅素國,二者皆住『海潮處』。雖然這兩位善知識種性不同、自住處不同,但行法處所、成就處所相同。
十行位中的第七行位善知識無厭足王,住多羅幢大城,第八行位善知識大光王,住妙光城。這兩位善知識不但皆在世間有自己的國土,而且種性相同,皆在世間做王。
十迴向位中的第七迴向位善知識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迦山,第八迴向位善知識正趣菩薩,從東方虛空中來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這兩位皆是菩薩種性,並且善財童子的這兩參無有間隔,補怛洛迦山與娑婆世界輪圍山頂無有間隔。
從以上的簡單對比,不僅可以橫向看出第七位與第八位行法上的差別,亦可以縱向看出從十住位到十迴向位如何逐步升進。
如何從有功用行的行法轉變到無功用行的入滅盡定行法,乃至轉變到普賢菩薩法界的根本智行法?無功用行的行法並不是指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行法,這種行法同樣要有用心思惟的參與,只是用心思惟的參與方式與有功用行階段不同。有功用行的行法是指由於某一法帶來束縛和影響,需要以智慧力和行法實踐來止息這種束縛和影響,而在以往的經驗中不知道如何做到,還需要在行法實踐中反覆調整和提高,構建這種行法模式,因此需要審核自我的行法實踐,看最終能否帶來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而無功用行的行法中的用心思惟,並非出於對未知行法模式的審核和構建,而是出於自覺的智慧應用,出於智慧的不斷增勝。
比如在最初計算2、4、6、8等這種數列時,有功用行的行法階段即相當於還沒有確切建立y=2x這個公式,還需要不斷分析、總結、審核自己的算法,最終獲得這個公式。而無功用行的行法階段,則相當於已經獲得這個公式,可以自覺穩定地加以應用,以此應對所有算數。可以看出,不論是哪個階段,都不能離開用心思惟的參與,並不因為到達無功用行的行法階段,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填寫數字。
簡要言之,在具體的計算中通過用心思惟得出數學公式的過程,即是在有功用行的行法階段;獲得這個公式之後加以自覺應用的階段,即是在無功用行的行法階段。通過這個例子可以說明第七位與第八位行法之間的差別。
修行者從十信位對一切法直觀的、零散的、表淺的覺知觀察,經歷在一一法中生起道種智行法實踐,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逐漸建立起完整的行法模式和成就模式,然後將這種行法模式和成就模式自覺穩定地應用到一切法中,形成一種自覺的生命力量,最終以這種力量到達如來地普賢菩薩法界。
普光明殿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的詳細情況,在前面的講義中已經說明,可以參考。這些行法理論在五十三參中皆會得到驗證。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