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講
相 關: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 關鍵字:心定不動、阿鞞跋致住、童真住、灌頂住、等妙覺位與四位行法、六種十八相震動、問法主與說法主、初發心時與三世諸佛同等
上次講到第六住位正心住,正心住的『正』代表梵行清淨,與自性相應。這部分經文和般若經典的演說方法一樣,強調以智慧力證諸法空,依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中心定不動。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中說:『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證第一義空即是開啟般若智慧,到第七不退住即見性位,證一切智得無生忍。
儘管經典上對般若智慧的描述很多,但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什麽是、什麼不是般若智慧,以怎樣的方法能開啟般若智慧,怎麽判斷自己是否證得。
般若智慧有三種屬性:一是出於本體;二是自內顯發;三是周遍完備。因為出於本體,所以般若智慧本自清淨,要超越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才能證得。本自清淨是指生起一切法、覺知和體驗一切法而無所分別取著,亦即梵行清淨。因為自內顯發,所以般若智慧在報身世間生起會帶來具體的生命體驗,不存在沒有生命體驗的般若智慧。又因為般若智慧周遍完備,所以區別於零散的、斷續的妄想,般若智慧可以在一切法中生起,而不是侷限在某些特定人群和特定領域。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從般若智慧在法、報、化三身世間的不同表現上來觀察和體驗。
第一,從法身世間角度講,般若智慧的作用是呈現一切法、總持一切法,這種呈現不是靠語言與思惟,而是靠一切法存在本身。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並非是指靠凡夫無想定、外道斷滅見可以企及,而是在言說之外,在用心思惟之外,在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中體驗法身世間的般若智慧。換句話說,一切法存在本身即是般若智慧顯現。因為法身世間一切法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經典中關於法身世間般若智慧具體表現的說法皆是密法言說,比如法數、方位、時劫、菩薩眾會、諸佛世間等說法皆是此類。這類大多是以名詞描述為主,代表諸法當下的存在。
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所見一切法即自性地一切法,所能體驗即般若智慧在如來法身世間的顯現。
第二,從報身世間角度講,般若智慧的作用是生起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法身世間的般若智慧是從一切法總相的角度說,此處不但從報身世間一切法總相的角度說,亦從對一一法別相的如實知、如實體驗的角度說。經典中關於這部分的說法亦皆是密法言說,比方世尊上升天宮、十方菩薩雲集、諸天大眾迎佛、菩薩問法論義等皆是此類。這類大多是以動詞描述為主,代表諸法隨緣呈現並能帶來具體的身心覺受。
修行者到達第七住位以後,開始菩薩道種智行法,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以智慧力明瞭一切法,如實體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此即般若智慧在報身世間的顯現。
第三,從化身世間的角度講,般若智慧的作用是隨緣生起種種演說,以智慧力破諸邪見,以清净心顯示實相。因為般若智慧隨緣生起,所以針對不同種性眾生和不同行法次第,說法顯現也不同。經典中關於這部分的說法大多以言辭論義辯才無礙的形式出現,不但行法次第清晰準確,在不同行法位次的說法也微細縝密。比如針對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不共法別教以及針對不同位次的行法實踐,在說法上各個不同,世尊成就四無礙辯才即是此類。
正心住講的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即是依般若智慧所成就。『心定不動』具有普遍性,不是固定在某個地方等著我們到那裡,而是不離一切法、在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處。這個心定不動不是二乘聲聞靠遠離世間一切法獲得的,而是以智慧力如實知一切法獲得的,正心住心定不動得出世間梵行清淨。修行者要在一切法中去驗證,體會到心定不動背後的般若智慧如何建立,這樣才能準確判別自己是否確切證得。
第七住位入阿鞞跋致地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心清淨無所住和行法精進無所住。經文是這樣:
【佛子!云何為菩薩不退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堅固不退。何者為十?所謂: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在第六住位正心住中說『聞讚佛、毀佛』,心定不動,這裡說『聞有佛、無佛』,心不退轉。前者在有功用行中,後者到有功用行滿,逐漸進入無功用行。修行者於一切法中一心清淨、行法精進,不入無想定,不起斷滅見,不受一非餘、得少為足,這是真正的入阿鞞跋致地。
實際上,我們在行法實踐中也是從這兩方面證得與諸佛同等:一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即一心清淨無所住;二是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即行法精進無所住。證諸法空是從見性的角度說,當下可得,而證諸法不空是從生起一切智慧應用的角度說,要在一切法中完成,一切法無盡,行法實踐也沒有窮盡,用經典語言來講就是未來成就。世尊授記彌勒菩薩、授記弟子們未來當成無上正覺,指的就是後一種。
第七住不退轉並非是在一切法中選擇一個,守住其中牢固不動,不是這樣!這是凡夫地的堅固執著。菩薩不退轉是基於正心住般若智慧的不退轉,是依於理性、依於善用心和善思惟建立起來的。後面講到: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廣大法。何者為十?所謂: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無相即相、相即無相、無性即性、性即無性。何以故?欲令增進,於一切法善能出離;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般若經典中,非、無、空、盡、無所取、無所住、畢竟空等否定的說法很多,這些說法大義相同,不同說法源於不同時期經典所用文字存在差別。比如都講在一切法中證諸法空,《心經》用空和無,或直接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種否定句,而《金剛經》則用非和無。因為自性本體是指一切法的本然存在與普遍存在,不是指某一法的特殊存在,所以不能用肯定的方式說哪一個才是,必須要用否定的方式來說。體驗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而不立一法即是見性,『不立一法』就要用否定的形式來說,並且『不立一法』本身亦不能立,這樣才是無所住、畢竟空。
從四位行法理論來看,各位行法中的初位是發心位,第七位有功用行圓滿,第八位以後是無功用行行法,也就是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十住位的第八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第十灌頂住是平等的,是按身語意入滅盡定的順序說的。『童真住』也譯做童子住,代表一塵不染,宛如赤子有無限的成長空間,對生起一切法、體驗一切法充滿生命力,最終能到究竟無上正覺。《華嚴經》中有三位童子最重要,他們是《毘盧遮那品》中的大威光童子和《入法界品》中的文殊師利童子、善財童子。
第八住是童真住,從此開始十住位的滅盡定行法,經文是這樣:
【佛子!云何為菩薩童真住?此菩薩住十種業。何者為十?所謂:身行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欲,知眾生種種解,知眾生種種界,知眾生種種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是為十。】
在不能管理生命中的一切法時,我們往往認為業力不是好東西,不但要消除它的影響,甚至要從根本上息滅它。但事實上,業力即是生命力,生命中的一切法依它所起,依它所持,我們可以息滅它的影響,但不能從根本上息滅它的存在。童真住菩薩十種業是從身業自在的角度說,身業自在入滅盡定是指身心所受一切法不會帶來束縛和影響,身業自在即境界自在,因此後面的經文說:『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知一切佛剎、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
第九住是王子住,也稱法王子住,是十波羅蜜行法中的力用波羅蜜,也是身語意入滅盡定中的語業入滅盡定,能遍一切處如實知一切法,凡所思惟、言說都是般若智慧的體現,梵行清淨,能以智慧破諸邪見。修行者要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行法實踐的核心在於智慧力用。
第十住位是灌頂住,是十波羅蜜行法中的智波羅蜜,也是身語意入滅盡定中的意業入滅盡定。灌頂位又稱一生補處,第十住與第十行、第十迴向、第十地的地位等同,四位行法的灌頂位總合在一起再升進即等覺位。若從菩薩行法的四個階段來看,整體第八、九、十這三個位次,也就是身語意業入滅盡定總合在一起才稱作一生補處,其中身業、語業入滅盡定是從差別智行法遍一切處盡無餘的角度說,而意業入滅盡定是從根本智總持一切法的角度說。
修行者通過在一切法中的有功用行行法不斷積累,逐漸到達入滅盡定行法,最終以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獲得究竟解脫與無上正覺。
等妙覺位與四位行法是什麽關係?修行者在十信位確立菩提場、普光明殿一切法所在,確立以善用心和善思惟來建立行法實踐;四位行法是針對這一切法的具體行法,是在一一法中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最終以入滅盡定行法到達灌頂位;等妙覺如來地是對一切行法實踐的總持。這就好比面對很多問題,十信位發現問題所在,確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原則,四位行法是逐一解決這些問題,等妙覺位則是將解決問題的知識、經驗和體驗形成自覺主動的生命力呈現在一切法中。十信位的一切法、四位行法中的一一法總合以及等妙覺位的一切法非一非異、不增不減。
佛教不同經典往往只針對某個行法階段,而《華嚴經》是將所有的行法理論、行法次第總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有關行法實踐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如果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不對應,會給修行造成致命傷害。比如把證諸法空的經典說法對應到證諸法不空的行法中,就會造成狂慧,以空見故起增上慢,最終毀謗三寶。末法時期不是時間造成的,而是不正知見不斷積累造成,不正知見來源於對經典解讀錯誤和對行法理論理解不準確。
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用經典語言來說,即破一念無明、入阿鞞跋致地。證不退轉有兩個方面:一是一心清淨無所住;二是行法精進無所住。具體對第七住位來說,一心清淨無所住即梵行清淨,行法精進無所住即能見一切法無所分別取著。
這一切法在什麽地方?這一切法即當下五藴身、六入處一切法。換句話講,假如我們於此一切法之外還有所願、有所求,認為此處不能成、此身不能成,要換一個地方、換一個世界、換一個身體才能成,有這樣的分別取著就不會到證諸法空,不會到不退轉地。
法慧菩薩演說十住位行法之後,接下來是六種十八相震動: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帝釋殿上,說十住法,現諸神變;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六種十八相震動是指修行者種性發生改變時,身心覺知所在世界也會隨之改變。我們從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轉到華嚴行法,到達見性位,梵行清淨、智慧開啟所帶來的身心覺受會與以往大不相同,這就是我們能體會到的六種十八相震動。
『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不在別處,我們對當下的一切法能保持覺悟,能生起善用心、善思惟,這一切法即是十方世界所在。生命中有無量法,每一法都是一座須彌山,修行者依自性覺悟、依般若智慧對此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用經典語言來說,就是上升到無量須彌山頂妙勝殿中,乃至聽聞法慧菩薩演說十住行法。這些皆是經典的密法言說,皆可在行法實踐中具體落實,否則很容易理解成神話故事。
後面是十方菩薩印證,經文是這樣:
【又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來詣於此,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此法!我等諸人,同名法慧;所從來國,同名法雲;彼土如來,皆名妙法。我等佛所,亦說十住;眾會眷屬,文句義理,悉亦如是,無有增減。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入此會,為汝作證:如於此會,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這裡的十方菩薩同名法慧現前作證,意味著法慧菩薩所說十住行法能在一切法中獲得印證,或者說以梵行清淨見一切法,則一切法皆是實相,無有委曲、染著。
後面法慧菩薩演說一百首偈頌,講到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位的正覺發心。偈頌代表理性、莊嚴和喜悅。這一百首偈頌是法慧菩薩在十住行法、六種十八相震動之後演說,從總體上論述四位行法是在十住行法上建立的,是在梵行清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一種真實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四位行法是一個整體。
《十住品》之後是《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這三品的說法主依然是法慧菩薩。在菩提場會是普賢菩薩生起後三品,在普光明殿十信位是文殊菩薩生起後三品,此處結構依然如此,由法慧菩薩生起後三品。十住位後三品的問法主不同:《梵行品》的問法主是正念天子,《初發心功德品》的問法主是天帝釋,《明法品》的問法主是精進慧菩薩。
在經典中,說法主代表行法的核心力量,問法主代表行法生起的具體因緣和具體呈現。經典解讀一定要關注到說法主、問法主的背景、成就位、演說環境和演說因緣等因素,這些因素合在一起說明這一位行法是在怎樣的因緣下生起,以怎樣的形式呈現。比如正念天子與法慧菩薩論義成就《梵行品》,意味著梵行清淨是依法慧菩薩的智慧力獲得,其具體表現即正念天子,正念天子是法慧菩薩在一切法中梵行清淨的具體呈現。天帝釋與法慧菩薩論義成就《初發心功德品》、精進慧菩薩與法慧菩薩論義成就《明法品》皆是同樣道理。
下面看《梵行品》,經文是這樣: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這一品經文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正念天子請問怎樣得梵行清淨,二是法慧菩薩從根本智和差別智兩個方面論述怎樣得梵行清淨。
在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行法中講到梵行清淨,往往要遠離世間、遠離諸法因緣,而正念天子所問梵行清淨是以勤修十種智在一切法中建立,不但能見一切法,而且能令修行者最終獲得無上正覺。
針對正念天子的問題,法慧菩薩首先從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回答:『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以十種法為緣作意觀察』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梵行清淨不能離開這十種法;二是梵行清淨需要生起作意觀察,這種說法和息滅一切作意思惟而得一心清淨的行法理念完全不同。事實上,在原本的佛教思想中,行法實踐也是不能離開作意觀察的,後來因為無想定、斷滅見、外道思想、宗教化思想摻雜進來,才出現了今天的情況。
接著法慧菩薩展開論述如何於十種法作意觀察:『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最後總結,從根本智和總持力的角度,怎樣才是得梵行清淨: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梵行清淨並非對一切法一無所知,而是心無障礙、所行無二乃至具一切佛法。經典中文殊菩薩關於梵行清淨的演說很多,《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中的說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梵行清淨,其中一段經文是這樣: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汝當為此諸天大眾及諸菩薩,演說諸佛甚深境界。文殊師利白佛言:唯然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佛境界者,當知非眼耳鼻舌身意境界,非色聲香味觸法境界。
世尊!非境界是佛境界,以是義故,如佛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何境界耶?佛言:空境界,諸見平等故;無相境界,一切相平等故;無願境界,三界平等故;無作境界,有作平等故;無為境界,有為平等故。】
這裡講『非境界是佛境界』,如果把『非』字去掉,境界指什麽呢?境界即五藴身、六入處的一切法顯現。『非境界』是指在這一切法中無所取著,無所取著即『非』。也就是說,要能於體驗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法存在中,同時於此一切法無所取著,稱此為『非境界』,這時候的一切境界即『佛境界』,並不是把一切境界息滅殆盡叫做『非境界』。『非』和『空』是同樣意義,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皆非遠離一切法而能證得。為什麼十住位初發心功德即與佛同等呢?核心在於得梵行清淨、證諸法空。
接著世尊問文殊菩薩『佛境界當於何求?』文殊菩薩回答:『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何以故?眾生煩惱性不可得,非聲聞緣覺之所能知,是則名為諸佛境界。』二乘聲聞緣覺所能知法是在分別取著中建立的,得世間法清淨,不能得梵行清淨,不能得佛境界。這段經文同樣詮釋了在一切法中乃至在一切煩惱中得佛境界的道理。
佛陀繼續問:『云何名為煩惱本性?』文殊菩薩回答:『煩惱本性是佛界本性。世尊!若煩惱性異佛境界,則不說佛住一切法平等性中。以煩惱性即佛界性故,說如來住平等性。』
這是文殊菩薩從諸法本體的角度講的,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說法一樣。假如諸佛如來梵行清淨、無上正覺是在煩惱、生死之外,就不能說『諸佛如來住平等性中』。換句話講,修行者在此處不能得無上正覚,要換個地方去得無上正覺,這就不是住諸佛平等性中。
在《維摩詰經》中,有天女告誡舍利弗尊者:『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什麼是『增上慢人』?有所求、有所成的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即是增上慢人。
自性本體是語言、思惟不能到逹的,只有從自性本體的功能、從隨緣顯現的諸法中來體會它的存在。因此,修行者要在諸法顯現中去見性,在凡夫地的種種貪瞋癡慢疑中見性,在這些地方成就梵行清淨。
回到《梵行品》,法慧菩薩繼續從差別智的角度詮釋應修習十種法,依十種法成就梵行清淨。這十種法即是依『是處非處智』等十種智,入微細智,成就梵行清淨。經文是這樣:
【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這裡講的依智慧力在一切法中獲得的梵行清淨,和二乘聲聞行法中遠離一切法、遠離諸法因緣的世間法清淨不同。
梵行清淨是以正念天子與法慧菩薩論義的形式顯現的:法慧菩薩代表梵行清淨的本體;正念天子問法代表梵行清淨是具體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法慧菩薩向正念天子演說如何是梵行清淨,代表本體以怎樣的因緣和形式生起才是梵行清淨;最終正念天子是梵行清淨的具體呈現,代表在一切法中以十種智呈現出的善用心、善思惟。
《梵行品》之後,天帝釋與法慧菩薩論義成就《初發心功德品》,講到修行者初發心時『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這一品的最後是六種十八相震動,有十方諸佛同名法慧現前作證,以及法慧菩薩演說百二十一首偈頌。
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中,十信、四位行法、等覺、妙覺皆有六種十八相震動,有的一句話帶過,有的則很詳細。其中十住位有兩次,一次在《十住品》,另一次在《初發心功德品》。四位行法中菩薩演說行法之後皆有十方菩薩雲集作證,而《初發心功德品》中是十方諸佛作證。
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要在三個地方證得與諸佛同等:一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二是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三是到達如來種性成就地,因此《初發心功德品》末後的十方諸佛同名法慧現前作證,凸顯出十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與諸佛同等的特別意義。
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說,到底初發心時什麽地方與佛同等?有兩個方面:首先是梵行清淨證諸法空、得生命解脫與諸佛同等;其次是見自性地一切法與諸佛同等。
十住位在須彌山頂演說,須彌山頂代表生命中的一切法,十方諸佛皆曾到達須彌山頂妙勝殿,皆是在此一切法中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換句話說,修行者初發心成就時,不會再有異時、異身、異處的成就理念,要在當下的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當下的一切法即是成就無上正覺時的一切法,這一點與三世諸佛同等。
『與三世諸佛同等』的說法中有個重要關鍵,就是《初發心功德品》由天帝釋和法慧菩薩論義生起,這兩位合在一起才有初發心時即與三世諸佛同等的說法。修行者要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天帝釋是最核心的因素,也就是我們的第七識是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最核心因素。凡夫眾生以第七識的分別執著生活在娑婆世界,同樣也要以第七識皈依自性覺悟才能成就到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證諸法空與證諸法不空都不能離開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的參與,而第七識正是這種參與的核心力量,是初發心時與三世諸佛同等的關鍵因素。
《初發心功德品》中,為什麽是十方諸佛同名法慧現前作證?其核心意義在於天帝釋皈依自性覺悟,在一切法中生起初發心行法,這不但是生命本質的改變,並且是證諸法空與三世諸佛同等。十方眾生是以相同種性現前作證的:世間凡夫生活在娑婆國土五濁惡世,所見所聞也是娑婆世界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即是對凡夫種性的現前作證。十方諸佛或十方菩薩現前與此同樣道理,代表一切法以與修行者成就相應的模式呈現,修行者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與諸佛同等,一切法即以諸佛的形式呈現。
修行者證諸法空與諸佛同等,這是從一切眾生與諸佛自性平等的角度來說的,證諸法空而未證諸法不空,並非最究竟如來地。
《初發心功德品》之後,精進慧菩薩與法慧菩薩論義生起《明法品》,論述修行者初發心之後如何生起行法實踐。這一品分成兩部分:一是精進慧菩薩請問菩薩修法原則、內容和次第,二是法慧菩薩從根本智和差別智的角度共二十個方面詮釋菩薩修法。
首先,精進慧菩薩請問修法原則,確立初發心功德,確立修行者以此初發心決定至於無上正覺,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確立行法實踐的方向和目標。經文是這樣:
【爾時,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具大莊嚴,昇一切智乘,入菩薩正位,捨諸世間法,得佛出世法,去、來、現在諸佛攝受,決定至於無上菩提究竟之處。】
『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具大莊嚴,昇一切智乘,入菩薩正位』,用經典語言從種性成就的角度說,這時候的修行者也常被稱作生諸佛家、成法王子,或者說是女轉男身、具大丈夫相等等。以前介紹過得佛授記的問題,『授記』是對某一種性行法模式的確認,修行者建立這樣的行法模式,成就這樣的種性即是得佛授記。『入菩薩正位』意味著這是從凡夫外道、二乘聲聞行法到菩薩行法的轉變,亦是得佛授記。
接著精進慧菩薩提出兩個問題:一是關於根本智、總持力成就,二是關於差別智行法實踐、行法次第。這兩個問題即十信位智首菩薩問題的具體化,是以菩薩道種智行法的模式提出的:
【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入諸菩薩所住之處,一切大行皆得清淨,所有大願悉使滿足,獲諸菩薩廣大之藏,隨所應化常為說法,而恒不捨波羅蜜行,所念眾生咸令得度,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善根方便皆悉不虛?佛子!彼諸菩薩以何方便,能令此法當得圓滿?願垂哀愍,為我宣說;此諸大會,靡不樂聞!
復次,如諸菩薩摩訶薩常勤修習,滅除一切無明黑暗,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永滌一切煩惱心垢;……一切菩薩所行次第,願皆演說!】
精進慧菩薩的問題是依佛教總體的成就模式提出的,是從性相、體用、空有、理事、根本智與差別智等兩方面提出的。修行者要到逹諸佛如來成就地,也是要從這兩個方面去完成,從這兩個方面契合諸佛如來的成就模式。
經文說到『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獲諸菩薩廣大之藏』,經典中凡說到藏、無量、無數、恒河沙等等,比如華藏世界、如來藏、無量光壽、法藏比丘、地藏菩薩等等,皆是從差別智的角度說的,是從總持一切法盡無餘的角度說的,是從無量法顯現的角度說的。修行者要依道種智行法在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以此成就對一切法的總持力。
道種智行法的核心力量在哪裡?道種如何生起?在何處生起?十住位的六品經文對這些問題都詮釋清楚了。十住位是在須彌山頂妙勝殿演說,也就是在當下的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中演說,這一切法所在就是菩提場、普光明殿,不但一切行法實踐皆從這裡生起,最終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也是在這裡。依當下的一切法成就無上正覺,這一切法和諸佛成就無上正覺的一切法,無二無別。這種理念建立起來後,才能到達十住行法的第六住正心住、第七住不退住乃至第十住灌頂住,才是證諸法空梵行清淨與諸佛同等。
依須彌山一切法來建立菩薩道種智行法,這時的須彌山一切法即成就無上正覺的一切種子。所以十住位成就時再來看須彌山,須彌山就不再是業力所成,而是七寳所成,娑婆世界的一切法就不再是鹹水海,而是修行者的薩婆若海,乃至是華藏世界的香水河、香水海。
《楞伽經》中有大慧菩薩與世尊在楞伽山頂論義,楞伽山頂即須彌山頂,大慧菩薩代表以智慧力住一切法中而超越一切法的智慧者,菩薩智慧的具體顯現即是與世尊的種種論義。菩薩以智慧力為神通到達楞伽山頂,這和十住位的成就意義相同。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