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講

相 關:十定品
關鍵字:如何自知證得、破我執與破法執、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別教行法與等覺位、一品生相無明、如來座內與如來座外、盡虛空界與遍法界、根本無明、一切智、根本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前面介紹了住行向地四位行法與等覺位之間的差別,別教菩薩有入三昧的習氣,有道種智行法習氣,簡單說就是對行法本身生起刻意關注、對行法本身有所審核、對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有所希求,這種習氣是針對行法本身,而不是針對行法內容。這種習氣表明智慧與行法實踐還沒有究竟成為一體,沒有到達根本智行法,所以不能到達等覺位。

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消除作意思惟,因為這是生命本有的能力,是一念無明的力量,也是道種智的力量。但作意思惟是針對行法內容,還是針對行法本身,結果卻完全不同。作意思惟只有成為行法實踐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行法實踐的額外附加,才能到達等覺位的普賢菩薩法界。

比如張三要去幫助一個人,他可以作意思惟如何提供幫助,怎樣是好的結果,這是針對行為內容生起的;而如果張三思惟自己的行為本身是否善良、怎樣才是善良、需不需要名利回報等等,這就是針對行為本身的。有針對行為本身的作意思惟並非不善,甚至不少人常常提醒自己這樣做,但因為有這樣的思惟、選擇和判斷的參與,最終令這種行為本身並非出於自覺的結果。有針對行為本身的作意思惟相當於住行向地四位行法階段,修行者在這個階段常常需要對行法實踐生起反思,看是否符合梵行清淨、行法精進,是否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修行者需要消除這種作意思惟,令行法自覺生起才能到達等覺位。

十住之前稱為共法別教,修行者對行法的審核標準來自於善知識說教或佛菩薩經論;華嚴十住位以後稱為不共別教,修行者對行法的審核是靠自發的覺悟力,靠正知見、正思惟和生命體驗的參與。

不共別教要依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這牽涉到『什麼是證得』的問題。從初住到十地,修行者如何自知證得每一位行法呢?『證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概念準確,二是有當下的切身體驗。除此之外,『證得』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差別智行法的,在一一法中證得;另一種是針對總持力的、針對根本智行法的,在一切法中證得。在一切法中證得的具體表現即是具備在一一法中證得的能力。因此,『證得』並非一蹴而就的停留在某一個位置。針對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以及針對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的任何一位行法,『證得』所表達的內涵都是不同的。

行法實踐轉入到菩薩道種智行法時,一定要有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的參與,必須依準確的行法理論才能鑑別行法實踐是菩薩道種智行法,還是凡夫種性的我執、法執在起作用。

過去人對明心見性的說法不一,有的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從圓教初住開始,有的講真正見性是從圓教初地開始,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的說法?背後的差別在什麼地方?

修行者到達初住位時即『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只是籠統的說法,準確地講,初住位並不證法身,也不破無明,只是建立證法身、破無明的行法模式,知道什麼是破一念無明、怎樣破一念無明,以及如何建立菩薩行法。破一念無明最低要到第七住位,親證法身要到初行位以後,要能生起道種智行法。初住位到第七住位是破無明、證法身的訓練階段。

見性的『見』是指生命體驗,『性』指自性,是生命本有的、本然存在的屬性。從別教菩薩角度講,自性本身不可見、不可體驗,但自性所生一切法可見、可體驗,見性是指能夠體驗到生命中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而如果從圓教菩薩角度講,自性即當下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一切法存在本身即一切法的自性本體,除此一切法,沒有另外的自性本體可言,見性是指如實知、如實體驗這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沒有生命體驗就不能稱作見性,『見性』是將所有的行法實踐回到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不再攀緣,不再妄想異身、異時、異處成就,因為自性無生滅、無來去,所以當下就能見證。

雖然修行者在第七住位時,稱作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但並不意味著某一法、某一次的見性體驗就可稱作見性。四位行法是道種智行法,要在一一法中生起行法實踐,只有在一切法中皆能安住無生忍、入阿鞞跋致地,乃至到達入滅盡定行法,才是真正到達見性位。

也就是說,證得見性不是靠碰運氣,或者靠偶然一兩次體驗就能安住,而要能自覺建立、自覺安住其中,確切體驗到一念無明對自己沒有束縛和影響,才真正到見性位、入阿裨跋致地。如果對這件事生起關注,能息滅一念無明的束縛和影響,但下一次或者在另外一法中不過關,就說明還沒有安住見性位,不算證得見性。從初住到七住,行法有個升進的過程,是自覺建立、體驗和安住的過程。不少修行者雖然能在某一法中體驗見性,但凡夫習氣、二乘聲聞習氣嚴重,加上對行法理論不瞭解,不能安住其中,不能安住無生忍、入阿鞞跋致地,這就不是真的見性,更不是無生忍。

比如把證無生忍、入阿裨跋致地定為一百分,從初住到七住至少要能做到七八十分才算基本安住,才算是到達見性位。決定不像故事所言,三点鐘體驗一次,三點零一分就算菩薩,不是這樣!總體來講,四位行法中的初位建立行法模式,第七位確實證得,每一位行法都有所升進,有所改善和提高,並且在無量行法中反覆實踐、調整、確認。初位到第七位不是靠行法重複就能證得,只有準確明瞭行法理論才能確認行法所在。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究竟在哪一位行法中破我執、破法執?四十位行法中的每一位行法內容和標準是什麼?

簡單來說,破我執和破法執不是固定的處所,亦非一蹴而就,要根據行法理論仔細辨析。不同行法理論中,破我執與破法執的標準不同,程度不同。比如從十波羅蜜行法理論來看,初位到第七位破我執,第八位以後破法執;從別教四十位行法來看,第七住位證無生忍破我執,第八地位證無生法忍破法執;如果從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來看,也就是從根本智行法的角度來看,等覺位超越別教菩薩行法時破我執、妙覺位如來地破法執。

破我執出三界即息滅一切法的束縛和影響,息滅一念無明的束縛和影響。四位行法中的第七位,不論是第七住、第七行,還是第七迴向、第七地,都是破我執的行法。『我執』是一個總體概念,包含了很多因素,這些因素需要在不同行法階段逐漸消除,並非一蹴而就。

一念無明的核心是我執,以我執的力量和種種不如理作意生起凡夫地一切法。四位行法分別從四個方面破我執,分別在七住、七行、七迴向和七地破除,因此四位行法的第七位都可稱作阿羅漢位。阿羅漢能息滅一念無明的束縛和影響,四位行法總的來說都是針對一念無明。一念無明生起即『有法』生起,亦即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生起。

四十位行法中的第八、九、十位破法執。破我執之後才能破法執,破法執是靠入滅盡定行法完成的,修行者息滅一念無明的束縛和影響,形成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力量,並且進一步拓展到一切法中即是破法執。

也就是說,修行者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七行、七迴向、七地是在無生忍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體會如何從一念無明轉成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當這個轉變的過程成為自知自覺的行法實踐時,拓展到一切法中即第八地位破一念無明盡,得無生法忍。『盡』是指能拓展到一切法,不是受一非餘、得少為足。

第八到第十位是無功用行階段,也就是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階段,這個階段又稱一生補處、灌頂位,雖然說法不同,但意義相同。別教修行者第八位之前證有餘涅槃,第八位以後證別教菩薩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是針對諸法生起是否帶來束縛和影響而言,不是針對是否有色身,不少人有誤解,認為證無餘涅槃之後應該沒有色身,不是這樣!那個是斷滅見!無餘涅槃是指色身一切法究竟不會帶來束縛和影響。

十信十住之前,修行者處於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中,行法實踐往往與目標分開,行法實踐好像投資,成就目標是未來收益,不少人終日精進勤苦,就是為了遠離這個世界,甚至放下一切,消極厭世,這種就是民間信仰,不是佛教。佛教是積極主動管理自己,在當下一切法中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成就諸佛世界的莊嚴、理性和喜悅。

十住位以後道種智行法階段,行法實踐與目標總合為一,不但目標能在當下的行法實踐中呈現出來,並且行法實踐的過程就是目標呈現的過程,行法實踐之外沒有別的目標,諸佛世界的莊嚴、理性和喜悅皆是在當下的一切法中呈現出來的。如果行法實踐沒有令諸佛世界現前怎麼辦?這就是為什麼在四位行法中,修行者對行法實踐要有自我審核、調整、提高的機制。住行向地四位行法階段是修行者通過自我刻意訓練到達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階段,修行者要能確切明瞭佛菩薩所說,明瞭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在行法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不斷依教奉行,提高自己。

到達等覺位時,因為通過四位行法的不斷訓練和升進,修行者已經能將行法模式、成就模式調整得非常準確,能完全體會到如何在行法實踐中令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如實呈現,行法實踐成為自覺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修行者是通過不同的行法實踐來體驗諸佛世界的一切法。

正如普賢菩薩法界是在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界的一切法中呈現出來的那樣,諸佛世界同樣是在無量行法實踐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換句話說,諸佛世界是在生命體驗中呈現出來的,有生命活動的參與才有諸佛世界,沒有生命活動的參與,諸佛世界也了不可得。

從別教菩薩行法進入到等覺位時,行法實踐是自知自覺生起的,沒有投資性、投機性的理念參與,也沒有出於責任感或者義務感的理念參與,乃至沒有與行法本身分離的目的性的理念參與,而是出於純粹的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而生起。

在十信十住之前,很多人的行法實踐都有目的性,或者是基於投資性乃至投機性的:要到某種成就地、要往生到某一佛土等等,很多行法實踐並不能帶來當下的喜悅,但作為對未來的投資,或是因為害怕某種果報才生起行法實踐,這種就不是等覺位的普賢菩薩法界行法。我們之所以要把不同階段的行法理論對比清楚,說到底是為了準確體會行法實踐的細節。智慧是在細節中體現出來的,行法實踐從粗到細的過程即是智慧呈現的過程。

等覺位是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中的第三階段,通過《十定品》的經首和菩提場會對齊,也和十信位《如來名號品》、如來地《離世間品》對齊,以此顯示其在華嚴行法中的位置。

《十定品》中的上首菩薩有一百位:三十位『慧』菩薩在先,七十位別名菩薩在後。如果與十信位以及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的上首菩薩對比,即能體會等覺位的不同。十信位、三賢位的上首菩薩都是十位,從十方世界、十方佛所雲集;十地位的上首菩薩有三十九位,第一位是金剛藏菩薩,最後一位是解脫月菩薩,中間是三十七位藏菩薩,這些菩薩皆从他方世界來集。

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四位菩薩各入三昧,然後演說當位行法;而等覺位中是世尊入於三昧,然後由如來生起演說等覺位行法名稱,普賢菩薩演說具體行法內容。四位行法是從道種智成就的角度說,菩薩入三昧總體上意味著四位行法是針對一念無明習氣,而等覺位是從根本智成就的角度來說,世尊入三昧意味著等覺位行法是針對根本無明習氣。

《十定品》中普眼菩薩在如來座前三請普賢菩薩而不見,一方面表明要去除別教菩薩行法習氣才能到達等覺位,另一方面也表明要以普眼菩薩行法才能到達等覺位合會普賢菩薩行法。普賢菩薩現身之後,如來要求普賢菩薩為大眾演說十種三昧法。

如來演說十種三昧行法的名稱,代表這是根本智生起的行法,普賢菩薩演說具體內容,代表根本智行法所在即普賢菩薩法界,普賢菩薩行法即根本智行法。實際上更準確地說,雖然普賢菩薩行法是根本智行法,但同時也是遍一切處平等顯現的差別智行法。差別智行法到入滅盡定階段、能平等普入一切法盡無餘即普賢菩薩行法。『根本智行法』是從本體的、總相的、總持力的角度說,『普賢菩薩行法』是從別相的、一一法盡無餘的具體應用角度說。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解讀經典,特別是解讀大乘經典,必須要關注經文如何生起,關注說法處所、說法因緣、問法主、法主等內容。這些內容代表了行法實踐的建立模式和成就模式,是經文解讀的關鍵。

如來演說十種三昧名之後,經文是這樣:

【此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已說、當說、現說。若諸菩薩愛樂尊重,修習不懈,則得成就。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亦名導師,亦名大導師,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見,亦名住無礙,亦名達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

三世諸佛悉皆共說這一句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表明這是修行者到如來地、成就無上正覺所必須的行法。

『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中,『佛』是從眾生覺悟的角度說,修行者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即可稱作成佛;『如來』是從一切法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角度說。等覺位以後到根本智行法,才可以稱作如來,四位行法中的成就者,沒有到達根本智,不能稱作如來。

根本無明與根本智是同一個力量,一念無明與差別智是同一個力量。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皆是與生俱來,不需要學習和訓練。修行者經歷智慧建立與行法實踐,將根本無明轉成根本智,將一念無明轉成差別智。轉變的過程即不共別教四位行法,修行者在一一法實踐中,從刻意生起有功用行的行法,逐漸到達自知自覺的無功用行的行法,令行法實踐成為自覺的生命力量。雖然別教行法是依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建立,依一一法建立,不離一切法總相,但經典中說到如來藏,則是從根本無明、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的角度說,從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角度說。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再來看什麼是普光明殿,以及為什麼十信位、等妙覺位在普光明殿演說,為什麼十信位與等妙覺位之間是道種智行法就清楚了。普光明殿一切法即生命中的一切法,亦即如來藏一切法。

如何證得如來藏一切法?確切來講,不同行法位次中,證如來蔵一切法的方法和結果不同:首先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見如來藏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其次在十行位以後的菩薩道種智行法中,如實知、如實體驗如來藏一切法,最終到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到達如來法身世間,究竟證得如來藏一切法。

當講到如來藏一切法或者如來法身世間一切法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時,都是針對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而言,並非針對一一法的存在現相而言。一切法存在本身即一切法本體,雖然一一法別相存在有生滅、有始終,但一切法存在本身無生滅、無始終。『存在』是一切法共同的,超越個體的獨特存在之外,要有人的智慧參與才能體會。

佛教講的『自性』是指生命中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不管關注與否、承認與否、喜歡與否,不管是這一生還是下一生,也不論在哪一道,儘管一切法可以這樣存在,也可以那樣存在,但只是存在現相上有彼此不同,一切法存在本身不可改變。『見性』是一種生命體驗,是能回到生命的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一共在三處證得與諸佛同等:

第一是在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與諸佛同等。第二是在第八地位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與諸佛同等。證諸法空是從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角度說,證諸法不空是從建立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從生命活動的參與以及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的角度說。第三是在妙覺如來地入如來種性滅盡定行法,與諸佛同等,這是與諸佛究竟等同的成就處。

雖然四位行法中亦可稱作生如來家,但確切講沒有到如來座前。如來座前是指到達等覺位普賢菩薩法界,行法實踐能遍一切處、入一切法。

等覺位與妙覺位的差別在於一品生相無明,這一品生相無明是從智慧的總持力的角度來說的,是根本無明有所作為的習氣,或者說是針對根本智的行法習氣,《十定品》中世尊入剎那際諸佛三昧即表明這一點。根本無明不是別教菩薩行法可以破除的,必須要到等覺位普賢菩薩法界,以諸佛力量和普賢行法才能破除。修行者破除這一品生相無明即到妙覺位,到達如來座內的普賢菩薩法界。

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說,等覺位與妙覺位都是無功用行的普賢菩薩法界,差別在於是否還有根本智的行法習氣。如果有,就在等覺位;如果沒有,就到妙覺位。

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每個階段的行法模式、行法內容各不相同。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行法是在染淨法、分別法、相對法中建立的,說到底還是凡夫地法。修行者從這種行法轉到十信位,通過不離一切法、關注一切法、反思一切法,息滅異身、異時、異處的行法理念,才真正開始遠離凡夫地。

從十信位轉到四位行法,通過在一一法中安住梵行清淨,生起行法實踐,從遠離一切法轉到樂住一切法,得無生忍與無生法忍,成就一切智和道種智,以智慧力重新建立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

修行者從四位行法轉到等妙覺位,入如來種性滅盡定行法,究竟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行法可以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如果有,就是深入經藏、起善思惟、依教奉行、勇猛精進。那種僅憑一部經、一種行法就從凡夫地到如來地的說法,並不符合佛教思想。

不同類型眾生的分別執取方式不同,十信十住位是以關注一切法、反思一切法以及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束縛和影響來證諸法空,以無生忍來去除種種分別執取,獲得生命解脫。十行位以後的菩薩道種智行法是在此基礎上生起的。息滅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並不是究竟無上正覺,行法實踐最終不是要息滅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而是要重新建立一切法,以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十住之前是以證諸法空去除凡夫種性對一切法的分別執取,以否定一切法的方式生起行法實踐。但儘管如此,如果修行者只停在證諸法空,不再生起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就會到無想定、斷滅見,或者安住世間清淨,沒有智慧生起。道種智行法是對證諸法空的否定,當然它不是回到分別執取,而是生起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諸法空與諸法不空是從是否有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參與的角度來說,從是否生起身心覺受的角度來說。

修行者進入等覺位時,要對別教菩薩行法再做一次否定,將證諸法空與證諸法不空總合為一,以此到達如來座前。

『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中的『十力』即如來地的十種力,這一句對應十信位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也對應到四位行法中的各位行法。四位行法中,十住位依十種智發心,成就梵行清淨,十行位成就明瞭眾生十種智等等。現在到等覺位,得如來地十種力。

修行者要證如來十力,證諸佛四無礙辯才、十八不共法等等,要在道種智行法中逐漸建立、反覆實踐、反覆調整和提高,沒有一個是從天而降、不劳而獲的。

見性位是指體驗生命中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即根本無明所生一切法。既然是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一切法,所以不需要等待時節因緣,只要去除個體知識、經驗、體驗的束縛和影響,在任何一法中皆可見性,或者說任何一法皆是自性所生。如果能安住其中就是確切的見性成就,具體來說,即是得梵行清淨,證諸法空。經典中常有『遍法界、虛空界』的說法,『虛空界』是從根本無明、根本智的角度說,指的是自性所生一切法,因為不需要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參與依然普遍存在,所以這一切法所在即虛空界。『遍法界』則是從一念無明、差別智的角度說,指的是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所能到達的一切法,因為需要個體知識、經驗和體驗的參與才能生起,依賴關注和反思才能現前,所以這一切法所在稱作遍法界。『法界』不但包括一切法的現相,還包括因此生起的如實知和如實體驗。

修行者以證諸法空、得梵行清淨為核心生起菩薩道種智行法,所要完成的目標即是得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諸佛四無礙辯才等等。在一切法中建立行法實踐,加入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換句話講,即證諸法不空、成就無上正覺。

有種觀點認為到見性位之後,一切智、道種智會從天而降,不是這樣!修行者到見性位即證諸法空得一切智,一切智即止息一念無明之後的根本無明,是沒有生起智慧應用的根本智。換句話說,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總合為一時稱作根本無明,當止息一念無明的束縛和影響之後,根本無明即稱作一切智。一切智是生起生命中普遍存在一切法的力量,是生命本自具足的力量,並非從天而降。在佛教中,一切智又稱作薩婆若。

從自性本體的角度講,根本無明、一切智、根本智是同一個,但從生起作用的角度講,三者並不相同:根本無明所生一切法是娑婆世間一切法;一切智所生一切法是別教菩薩法身世間一切法;根本智所生一切法則是如來法身世間一切法。

道種智並非眾生本自具足,要在行法實踐中反覆訓練、不斷升進才能獲得。修行者在十住位證一切智後,經歷四位行法成就道種智時,根本智才能現前,這時候的根本智即諸佛一切種智。

【此菩薩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眾生界,而於眾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有邊。親近三世一切佛,明見一切諸佛法,巧說一切文字,了達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安住一切菩薩差別行。於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說一切諸佛教,普轉一切不退輪,於去、來、現在一一世,普證一切菩提道;於此一一菩提中,普了一切佛所說。】

等覺位說法方式是要表達出諸法空與諸法不空總合為一:智慧與行法總合為一,梵行清淨與行法精進總合為一,性相、理事、能所、世間出世間等分別對立總合為一,不是從一個方面說,而是從兩個方面同時說,因此有『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這樣的說法。

經典中講普賢菩薩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界、一切微塵無有障礙,這當中普賢菩薩與一切世間乃至一切微塵是怎樣的關係?華嚴行法之前,很多人認為普賢菩薩是『能入』,一切世界、一切微塵是『所入』,甚至有人認為到第八地時,修行者神通廣大,身體能入一粒微塵。這是共法別教乃至凡夫外道、民間信仰中才有的說法,有性相、理事、能所、自他的分別,進入華嚴行法之後,特別是到達普賢菩薩法界時並不是這樣!

菩薩是智慧的具體應用,可以是正知見、正思惟,也可以是具體的身所作為。從別教菩薩的角度來講,亦即針對菩薩道種智行法來講,修行者成就道種智,一切行法實踐、一切身心覺受生起皆是菩薩顯現。菩薩不在一切法之外,而是在一切法中顯現,在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中顯現。如果從普賢菩薩法界的角度來講,菩薩非但不在一切法之外,而實際上就是一切法本身。菩薩不是能現,一切法也不是所現,二者等同為一。因此當講到普賢菩薩入一切世界、一切微塵時,要知道普賢菩薩即是一切世界、一切微塵,一切世界、一切微塵之外並沒有別的普賢菩薩。

經典也常講,菩薩能以無量劫入一念、以一念入無量劫,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一粒微塵、一粒微塵展開成為三千大千世界等等,這些都是在講同樣道理:一念與無量劫非一非異,三千大千世界與一粒微塵非一非異,一念與無量劫、一粒微塵與三千大千世界分別代表根本智與差別智,代表總相與別相。修行者到達等覺位時,根本智與差別智總合為一,總相與別相總合為一。至於一念如何等同無量劫、一粒微塵如何等同三千大千世界,這就需要明瞭華藏世界如何生起、一法到無量法如何生起。

經典為什麼要說普賢菩薩能入一粒微塵,而不直接講一粒微塵就是普賢菩薩呢?這關係到密法解讀問題。宗教經典是關於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的,其中有大量密法言說,必須要有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的參與,有行法實踐的參與才能解讀。換句話說,經典演說的是成就者的生命體驗,不是知識。知識可以通過文字獲得,而經典必須要以生命活動的參與來解讀。

經典中只要講到菩薩,一定和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相關,和智慧與行法實踐相關,菩薩所言、菩薩行法一定在生命中可以建立。菩薩是總的說法,至於具體是哪一位菩薩,就要看菩薩的名號如何。

行法實踐不是靜止的,一切法無量,一切法帶來的身心覺受無量,生命中的菩薩眾就有無量。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PDF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