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講
相 關:入法界品·五十三參之第四迴向至第八迴向 關鍵字:師子頻申比丘尼與婆須蜜多女總和在一起到達第六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於日光園中演說無量法、婆須蜜多女住險難國寶莊嚴城、夜神是指智慧深密、其身出廣大光明、不般涅槃際菩薩解脫、鞞瑟胝羅居士開栴檀座如來塔門、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迦山、不退轉階段與一生補處階段的行法升進、正趣菩薩放身光明
第四迴向位至一切處迴向是十迴向位精進修階段中的第一位行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四位精進波羅蜜,與第四住位彌伽長者、第四行位明智居士、第四地位普救眾生妙德夜神、第四等覺位善知眾藝童子對齊。第四迴向位到第六迴向位善知識具體情況見下表:
第四迴向位善知識師子頻申比丘尼是五十三參中唯一一位比丘尼,是出家身,亦是女身,代表已得梵行清淨,示現在世間一切法中。『師子頻申』是指不但具備無上正覺的智慧力量,亦具備無上正覺的成就相,能入世間一切法中,降伏生死煩惱魔怨。
修行者在第七住位時『具大人相坐真金座』,開始具備無上正覺成就相,初行位時『頂有肉髻,皮膚金色,胸標卍字,七處平滿』,無上正覺成就相逐漸微細和拓展,第八行位時具『二十八種大人之相』,第九行位時『其身毛孔恒出妙香』,初迴向位時名『優鉢羅華長者』,即『青蓮華長者』等,皆說明隨著行法實踐的升進,自性智慧帶來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行法體驗越來越微細清晰,越來越廣大莊嚴,越來越從簡單外顯的大人之相轉入到內在本質與無上正覺同等的大人之相。
從入世間成就來說,第四迴向位的『比丘尼』超越十住十行位的五位比丘,更加靠近世間法;從出世間成就上說,此『比丘尼』則超越一切世間,於一切法中得梵行清淨。第五迴向位婆須蜜多女是五十三參中唯一一位世間女,代表世間一切法本自清淨,去除了一切出世間清淨法表相。師子頻申比丘尼與婆須蜜多女成對出現,從師子頻申比丘尼到婆須蜜多女,即是從報身世間智慧指向入世間一切法,二者總合在一起到達第六迴向位,成就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非世間非出世間,非解脫非不解脫。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彼國城,周遍推求此比丘尼。有無量人咸告之言:善男子!此比丘尼在勝光王之所捨施日光園中說法利益無量眾生。】
師子頻申比丘尼住『輪那國迦陵迦林城』,『輪那』是指生命中的一切法無有邊際,流轉不息;『迦陵迦林城』是指充滿無量紛爭之地。師子頻申比丘尼『在勝光王之所捨施日光園中說法,利益無量眾生』。『勝光王』是指自性根本智,『日光園』是指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的普遍存在,亦即生命中的一切法普遍存在,『師子頻申比丘尼』是自性根本智所帶來的總體的生命體驗,三者非一非異。
師子頻申比丘尼『在勝光王之所捨施日光園中說法利益無量眾生』的這句經文中,包含了以往諸參中的種性成就、住處成就、說法成就等因素。比如,第七住位休捨優婆夷為『妙圓光王』夫人,住『圓滿光大城城東普莊嚴園林』,發菩提心,得無生忍;第十住位慈行童女為師子幢王之女,住『師子奮迅城毘盧遮那藏殿』,『獲得普遍出生陀羅尼門,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第八行位大光王,住『妙光城』,見世間一切法皆悉嚴淨;第九行位不動優婆夷,住『安住王都』,身是童女,父母守護,求一切法無有厭足,能為一切眾生說微妙法;第十行位遍行外道,住『無量都薩羅大城』,示現同類眾生說無量法等,以上諸參的這些細節皆意味著行法實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是知識、經驗和體驗不斷進步的過程,無上正覺並非一蹴而就,不是靠簡單重複省時省力的民間信仰可以到達。
【時,善財童子即詣彼園,周遍觀察。見其園中有一大樹,名為滿月,形如樓閣,放大光明照一由旬;見一葉樹,名為普覆,其形如蓋,放毘瑠璃紺青光明……如是皆從師子頻申比丘尼了法如幻集廣大清淨福德善業之所成就。三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無量眾生,皆入此園而不迫窄。何以故?此比丘尼不可思議威神力故。】
『滿月大樹』是生命體驗的總體呈現,即『自我』因素為核心的『個體生命』中一切法總合為一的呈現。『放大光明』是指覺知觀察思惟等身心覺受,是從根本智帶來生命體驗的角度說。有情眾生時常保持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滿月大樹』放大光明,亦即一切法『放大光明』。在普光明殿十迴向位,世尊上升兜率天宮,天王帶領大眾迎佛入於寶殿,金剛幢菩薩等十『幢』菩薩從十『妙』世界、十『幢』佛所雲集,『其身悉放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清淨光明,此無量光皆從菩薩清淨心寶離眾過惡大願所起,顯示一切諸佛自在清淨之法』。普光明殿十迴向位是從行法理論的角度說,此處是從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的角度說。
善財童子『見』日光園中一切莊嚴,所言『如是皆從師子頻申比丘尼了法如幻集廣大清淨福德善業之所成就』,意味著『自我』因素對生命中一切法的覺悟與明瞭。
善財童子見師子頻申比丘尼『遍坐一切諸寶樹下大師子座……,在一一座,眾會不同,所說法門亦各差別』。從師子頻申比丘尼為『淨居天眾』演說『無盡解脫法門』到為『執金剛神』演說『金剛智那羅延莊嚴法門』,一共三十種,表明第四迴向位能夠在遍一切處的一切法中生起,為一切眾生演說種種不同法門。『演說』是指以智慧力生起對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善財童子『見』師子頻申比丘尼生起種種演說,意味著『自我』因素明瞭生命中的一切法如何生起、如何到達身心體驗。
需要強調的是,五十三參善知識並非外在獨立的個體,而是從自性根本智到具體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過程中的一個個階段,是根本智力量的具體呈現,每一個階段皆能帶來不同的生命體驗,皆能生起無量法。師子頻申比丘尼『遍坐一切諸寶樹下大師子座』演說無量法,即是其中的一個階段。善財童子入法界行法是修行者以『自我』因素生起行法實踐,如實明瞭和體驗生命中的一切法如何生起、如何一步步到達身心覺受。身心覺受越靠近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所具備的『無上正覺大人之相』越堅固完善,自所住處越殊妙莊嚴。修行者是以這種方式對經文生起體驗性的詮釋,將五十三參轉變為不斷升進的行法實踐。準確體驗是修行者自知自覺『證得』任何一位行法必須的判斷標準。
【時,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園眾會莊嚴。善財童子即自見身,及園林中所有眾樹,皆悉右繞此比丘尼,經於無量百千萬匝。】
前面講到師子頻申比丘尼所居日光園中『滿月大樹』等放大光明,此處師子頻申比丘尼自身『放大光明』,與普光明殿十迴向位的行法理論相應,超越十住、十行位諸參,意味著十迴向位開始到達具體的身心體驗。『具體的身心體驗』是指從根本智總持力到達一一法差別智中,到達隨緣生起的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中,從十住位的如實『見』一切法,經歷十行位的如實『思惟』一切法,到達十迴向位的如實『管理』一切法。
師子頻申比丘尼得『成就一切智解脫』,『出生一切法三昧王』,『得意生身』,能『往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宮一生所繫菩薩所,一一菩薩前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身,一一身作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供養』。『意生身』是指以種種智慧力入一切法中,如實知一切法如何帶來身心覺受,如實知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如何現前。
儘管師子頻申比丘尼所代表的自性智慧能夠在一切法中生起,十迴向位行法超越十住、十行位,指向十地位,但相比十地位而言,師子頻申比丘尼還沒有到達『摩竭提國菩提場』的成就模式,與世間一切法非完全同等合一。必須結合普光明殿的行法理論和五十三參的經文細節,才能將這一參解讀準確,不能不足,也不能超過。
接下來是師子頻申比丘尼向善財童子推薦第五迴向位善知識婆須蜜多女,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險難;此國有城,名寶莊嚴;中有女人,名婆須蜜多。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五迴向位無量功德藏迴向是十迴向位精進修階段中的第二位行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五位禪定波羅蜜,與第五住位解脫長者、第五行位法寶髻長者、第五地位寂靜音海主夜神、第五等覺位賢勝優婆夷對齊。第五迴向位善知識婆須蜜多女是五十三參中唯一一位世間女,住『險難國寶莊嚴城』,具體來說是『於此城內市鄽之北自宅中住』。
『無量功德藏』即眼、耳、鼻、舌、身一切法,『迴向』是指以智慧力入此一切法中,於此一切法中生起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以往強調過,修行者入法界、證法身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現相,二是於此一切法中生起如實知、如實體驗,二者總合在一起才是入法界、證法身。這裡的『無量功德藏』即是從入法界、證法身的角度說。
『婆須蜜多』在四十華嚴中譯為『伐蘇蜜多』,意為世友、天友;『友』是指親密。『婆須蜜多女』是指純粹的世間法、世間相,即眼、耳、鼻、舌、身一切法所帶來的總體的身心覺受,凡夫眾生於此一切法生起貪愛樂著,入生死界,所以此一切法即諸魔所在處;二乘聲聞、共法別教不明瞭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進入無想定、斷滅見,遠離此一切法以求生命解脫,『不成所成,智者所棄』;而諸佛菩薩能以智慧力於此一切法中得梵行清淨,得究竟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以此一切法為無上正覺成就處。世尊坐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時,魔王三女:極愛、悅彼、適意皆來侵擾,而世尊降伏魔怨,終成無上正覺,即是此意。
『險難國』是從一切法顯相的角度說,『寶莊嚴城』是從善知識自所居處的角度,從以智慧力生起入世間行法實踐,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的角度說。『寶莊嚴』來自於智慧應用,是指梵行清淨、智慧增勝所帶來的總體性堅固的生命體驗。
在一切法中得大自在生命解脫,此一切法即自性智慧的顯現,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是『莊嚴』。更準確來說,當自性智慧總體性、系統性、理論性的呈現,能夠全面準確涵蓋生命中的所有法,並能令修行者獲得穩定可靠的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體驗,這種自性智慧的總體性、系統性、理論性的呈現即是『莊嚴』。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通過眼、耳、鼻、舌、身能體驗外在高大精美的建築、富麗堂皇的亭臺樓閣、優美宏大的音樂、圖畫所帶來的『莊嚴』;而嚴密深妙的思想理論體系,建築、音樂、圖畫背後精巧的思想設計,皆能帶來內在的莊嚴體驗,並且智慧、思想、理論所帶來的莊嚴體驗更加深密持久,不會隨著時間和表相的改變而改變。佛經中諸佛世界的種種莊嚴皆在智慧應用的過程中呈現出來,在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中呈現出來,超越諸法表相所表達的直觀感受,是穩定可靠持久的莊嚴住處。
《華嚴經》是結構性的經典,關於莊嚴體驗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三處演說結構、六品經文結構、普光明殿行法理論與行法次第結構,以及華藏世界生起、十方菩薩雲集、六種十八相震動、法數不斷遞進、廣大偈頌演說、入法界行法實踐密法言說的拓展和延伸等等,皆是無上正覺莊嚴體驗的具體呈現,是以智慧力將零散直觀的身心覺受總合為一體的表現,是對生命本具的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
婆須蜜多女於險難國寶莊嚴城的『城內市鄽之北自宅中住』。『城北』是遠離光明、背向光明之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行法皆一路向南,『南方』是光明所在的方向,代表智慧增勝、行法精進,代表圍繞『自我』因素建立的知識、經驗和體驗不斷成長。第五迴向位善知識住城北自宅中,意味著能以金剛智慧入世間一切法中,入凡夫地貪瞋癡慢等一切煩惱染著生死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在四智行法中,東方代表大圓鏡智,是一切法生起處;北方代表成所作智,是一切法現相處,生命中的一切法皆從東方生起,最終皆在身心覺受中呈現,亦即在北方呈現。凡夫眾生因為不如實知一切法,不能轉八識成四智,所以被一切法表相所束縛和影響,生活在娑婆世界。但凡夫地的一切法亦皆是從自性生起,與生俱來,眾生不需要學習和訓練即本自具足,以往諸參中常常看到的八部天眾,即是生起此一類法的生命力量。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認為可以從根本上止息此一類法生起,乃至可以徹底息滅這一類生命力量,此即斷滅見!
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皆自性所生,行法實踐的目標並非息滅這一類法生起的力量,而是以智慧力如實知、如實管理此一切法,令其從煩惱染著生死法生起的力量,轉變成為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現前的力量。十地位中的眾位夜神皆住世尊無上正覺成就處,亦是表達同樣的意義。『夜神』是指智慧深密,能於黑暗中照見一切法、明瞭一切法,此等善知識成就處非小智慧者可以明瞭,非小智慧者可以到達。十地位的眾位夜神住無上正覺成就處,即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種種成就的拓展和延伸。
善財童子於眾人中尋覓善知識住處,通過經文可以看出善知識成就深密,非小智慧者可以明瞭,經文是這樣:
【城中有人不知此女功德智慧,作如是念:今此童子,諸根寂靜,智慧明了,不迷不亂,諦視一尋,無有疲懈,無所取著,目視不瞬,心無所動,甚深寬廣,猶如大海;不應於此婆須蜜女,有貪愛心,有顛倒心,生於淨想,生於欲想;不應為此女色所攝。此童子者,不行魔行,不入魔境,不沒欲泥,不被魔縛,不應作處已能不作,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其中有人先知此女有智慧者,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推求尋覓婆須蜜女,汝已獲得廣大善利。善男子!汝應決定求佛果位,決定欲為一切眾生作所依怙,決定欲拔一切眾生貪愛毒箭,決定欲破一切眾生於女色中所有淨想。善男子!婆須蜜女於此城內市鄽之北自宅中住。】
『婆須蜜多女』是指以智慧力入世間法中所帶來的生命體驗,善財童子見此女『色相圓滿,皮膚金色,目髮紺青』,並且『音聲美妙超諸梵世,一切眾生差別言音,悉皆具足,無不解了』,表明此世間女是無上正覺智慧力的具體呈現,善財童子於此善知識成就能如實見、如實知。
總體來說,五十三參善知識皆是根本智的力量帶來的生命體驗,是生命力量生起一切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善財童子參訪諸位善知識是指『自我』因素明瞭生命中的一切法。諸位善知識並非外面獨立存在的個體,並非修行者靠走街串巷所能遇,而是自身生命力量的具體表現。善財童子成就每一位善知識所教,意味著修行者以行法實踐到達根本智所生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生命中的一切法,以此到達如來地無上正覺。
【時,婆須蜜多女從其身出廣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宮殿;遇斯光者,身得清涼。】
第四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園眾會莊嚴』,此處婆須蜜多女亦『從其身出廣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宮殿』。
『從其身出廣大光明』是指十迴向位獲得金剛種性智慧,如實知根本智所生一切法帶來的生命體驗,如實知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皆自性所生。修行者到達十迴向位時,不但能於一切法中生起如實見、如實思惟,亦能於一切法中生起智慧應用,體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
對比而言,十住位中第四生貴住彌伽長者『從其面門出種種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是從根本智普遍呈現一切法的角度說;而十迴向位諸善知識『其身出廣大光明』是從如實知、如實體驗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的角度說。第四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其身放光『普照其園眾會莊嚴』、第五迴向位婆須蜜多女其身放光『普照宅中一切宮殿』,皆是從別教菩薩成就的角度說,非從如來地三千大千世界普遍成就的角度說。到達一生補處階段的第十迴向『入法界無量迴向』安住地神這一參時,才有『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普令大地同時震吼』,體驗根本智所生的一切法。
共法別教將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稱為金剛種性,如果以華嚴行法理論來看,證諸法空只是到達金剛種性成就的第一個階段。金剛種性不僅包括證諸法空,還要有身心體驗的參與,以菩薩道種智行法證諸法不空,二者總合在一起,到達入滅盡定行法階段才稱為金剛種性,最低要到達第八迴向位以後,才稱為金剛種性。
善財童子向婆須蜜多女請教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意味著修行者以覺悟力生起對此一位行法的用心思惟,婆須蜜多女告言: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離貪欲際,隨其欲樂而為現身。若天見我,我為天女,形貌光明,殊勝無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見我者,我即為現人、非人女,隨其樂欲皆令得見……】
婆須蜜多女成就菩薩離貪欲際解脫,『隨其欲樂而為現身』是指能以根本智的力量示現在差別智中,生起種種身心覺受,無有分別,無有障礙。『種種身心覺受』即是生命中諸天大眾、八部天眾等所生一切法。
善知識所代表的根本智如何與種種差別智生命體驗總合為一?這需要結合以往諸參才能清楚明瞭:
從善知識與『八部天眾』等一切眾生逐漸靠近、同處、圍繞說法、示現同類的過程,可以看出根本智總持力與具體生命體驗如何一步一步融合在一起,這種逐漸融合的過程即修行者如實知生命中的一切法生起的過程,亦即如實體驗生命中的一切法生起的過程。
有一種觀點認為勝熱婆羅門、無厭足王、婆須蜜多女皆是示現惡法的善知識,不是這樣!這是不明瞭經典的密法言說、不明瞭善財童子與諸位善知識在生命體驗中所代表的意義、不明瞭入法界行法的核心意趣造成的錯解。如世尊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言:『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在《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中也能看到這種說法,文殊菩薩帶領舍利弗等參訪維摩詰居士,有一天女聞法現身,舍利弗尊者問天女:『汝何以不轉女身?』天女回答:『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這段對話對理解婆須蜜多女很有幫助,與『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眾生皆是大丈夫相,沒有女人相』的意義亦皆相通,不是從色身男女的角度說,而是從啟發自性覺悟的角度說。在凡夫外道、二乘聲聞眼中,世間有男相女相、善法惡法的分別;而在菩薩眼中,一切法皆自性智慧,平等平等,自性清淨無有分別。
說到底,八部天眾等一切眾生皆是自性本有的生命力量所生起;五十三參中的此類說法皆在說明如何以智慧力降伏此一類法的束縛和影響,在此一切法中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這類說法皆是回答普光明殿十信位中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五十三位善知識是從修行者行法成就的角度講,和世間各行各業並不相同;如果不能啟發自性覺悟,修行者的走街串巷隨意拜訪各色人物並不等於入法界行法。
婆須蜜多女於過去世『高行』佛出世時,為長者妻,名為『善慧』,四十華嚴譯作『妙智』,彼時文殊師利童子為佛侍者,為其說法,令發無上正覺心,這當中包含了十信、十住、十行位的成就信息,不再贅述。
十迴向位逐漸轉入到金剛種性智慧地行法,轉入密法成就階段,修行者成就甚深智慧,入世間法中無有障礙。第四迴向位、第五迴向位善知識皆可放光,超越以往諸位行法。
接下來婆須蜜多女向善財童子推薦第六迴向位善知識,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善度;中有居士,名鞞瑟胝羅,彼常供養栴檀座佛塔。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六迴向位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是十迴向位精進修階段中的第三位行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六位般若波羅蜜,與第六住位海幢比丘、第六行位普眼長者、第六地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主夜神、第六等覺位堅固解脫長者對齊。第六迴向位善知識鞞瑟胝羅居士成就『不般涅槃際菩薩解脫』,住『善度城』,四十華嚴中善知識住處譯作『淨達彼岸城』。『彼岸』是指涅槃,於一切法中離生滅、離染淨、離世間出世間等分別取著,遠離一切法帶來的束縛與影響。六十華嚴中的善知識名譯作『安住長者』。
什麼是『不般涅槃際菩薩解脫』?『涅槃』不是固定的處所,但是有最低的成就標準,修行者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即可稱為證入涅槃,或者說修行者到達見性位,進入一真法界、證實報莊嚴土,即可稱為證入涅槃。前面第四十一講對證入一真法界有詳細說明,可以參考。
雖然修行者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階段所證涅槃能得生命解脫,但不能證得無上正覺,因此不稱之為大涅槃;修行者以道種智行法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所證涅槃,到達別教菩薩無上正覺,才稱之為別教菩薩大涅槃,即非世間非出世間、非生滅非不生滅、非涅槃非不涅槃;修行者到達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時,以根本智行法到達如來種性入滅盡定階段所證涅槃,即稱之為如來地大涅槃。
第六迴向位善知識成就『不般涅槃際菩薩解脫』是從道種智行法的角度說,指開始證得別教菩薩無上正覺,遠離『涅槃』與『不涅槃』的分別取著習氣,開始進入金剛種性智慧地行法。
第六迴向位以居士的身份示現,是第四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與第五迴向位婆須蜜多女總合為一所成,出世間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總合為一,到達第六迴向位的成就地。
鞞瑟胝羅居士『知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知』是指如實知乃至如實體驗。修行者到達十迴向位金剛種性智慧成就地,明瞭十方諸佛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如何在生命中呈現,完全以自成就智慧作為『自我』生命呈現的力量。用經典語言來說,即修行者在第七行位、第八行位成就世間王種,能如實見、如實思惟、如實管理生命中的一切法;到達十迴向位以後,則能以智慧力自覺主動生起一切法。
在十行位如實見、如實管理一切法中,智慧與一切法非是一體關係;而十迴向位以後以智慧力自覺生起一切法,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智慧與一切法逐漸成為一體。經典中講到諸佛菩薩往昔皆是世間王種,當來成就無上正覺即是此意,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亦是如此,很多善知識皆與大王、王種有關,意味著修行者首先要能如實知、如實管理生命中的一切法,然後才能以智慧力自覺出生一切法,直至成就無上正覺。當修行者能如實知十方諸佛的成就模式,並且能以自成就智慧力在生命中呈現這種模式時,即十方諸佛『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修行者怎樣證得金剛種性、證得大涅槃?簡而言之,要能以『自我』因素為核心生起生命中的一切法,即『以自為因』生起一切法,不是以『自我』生命之外的其他力量為因。『因』是指生起這一法的核心力量,『以自為因』即以自覺自發的生命力量為因,只有完全自內顯發、主動自覺生起,才能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證得大涅槃。正如孔子所言:『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指真誠、清淨、慈悲,只有『以自為因』自覺自發地生起才是真正的『仁』。一個人要想『仁』,馬上就可以生起,不依賴其他力量和條件。修行者只有到達能『以自為因』生起一切法時,才能究竟不受一切生死的束縛和影響,到達一切法不生不滅的大涅槃成就地。
【善男子!我開栴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善男子!我念念中入此三昧,念念得知一切無量殊勝之事。】
佛教中有龍樹菩薩入龍宮集結《華嚴經》帶到世間的說法,又有龍樹菩薩以七粒白芥子打開南天鐵塔,得金剛薩埵授予密法的說法。龍樹菩薩入龍宮、以七粒白芥子打開南天鐵塔等皆屬密法言說,是指以智慧力入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中成就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龍宮』、『南天鐵塔』即自性所起的一切法,亦即凡夫種性與生俱來的貪、瞋、癡、慢等生死染著一切法,此一切法對凡夫眾生來說即娑婆世界,而對金剛種性智慧成就者來說,即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成就處。
鞞瑟胝羅居士『開栴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與龍樹菩薩打開南天鐵塔,得金剛薩埵授予密法具有同等意義。修行者到達第六迴向位時,逐漸成就金剛種性智慧,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即『栴檀座如來塔』;修行者以智慧力入此一切法中,智慧增勝、行法精進,即『開栴檀座如來塔門』,從此生起對如來地一切法的如實知、如實體驗。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於此一切法中『得見百佛,得見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不但如此,亦見三世諸佛所有成就往事。
接下來是鞞瑟胝羅居士推薦善財童子參訪第七迴向位善知識觀自在菩薩,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七迴向位即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是十迴向位不退轉階段行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七位方便波羅蜜,與第七住位休捨優婆夷、第七行位無厭足王、第七地位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第七等覺位妙月長者對齊。第七迴向位善知識觀自在菩薩成就『菩薩大悲行門』,住『補怛洛迦山』。『菩薩』是指自性智慧生起的具體的行法實踐和生命體驗。五十三參善知識中一共有五位菩薩,第一位是觀自在菩薩,第二位是第八迴向位的正趣菩薩,這兩位菩薩成對出現,無有間隔,代表十迴向位的不退轉行法與一生補處行法無有間隔。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有兩位善知識住在山上:一是初住位德雲比丘,住妙峰山頂;二是第七迴向位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迦山。第七迴向位是五十三參最中間的那一參,這之前偏重在對一切法生起如實知,這之後偏重在對一切法生起如實體驗。
善財童子到達補怛洛迦山,往詣觀自在菩薩所,詢問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依四十華嚴,之後的經文是這樣: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放閻浮檀金妙色光明,起無量色寶焰網雲,及龍自在妙莊嚴雲,以照善財,即舒右手摩善財頂……】
觀自在菩薩放『閻浮檀金妙色光明』,對比而言,第四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園眾會莊嚴』,第五迴向位婆須蜜多女『從其身出廣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宮殿』,雖然兩位善知識皆能放光,但經文對放光本身沒有描述,並且放光的範圍皆限於自所住處。觀自在菩薩放光則不同,所放光明為『閻浮檀金妙色光明』,並且『起無量色寳焰網雲,及龍自在妙莊嚴雲,以照善財』,經文對『放光』的描述開始詳細,代表行法實踐、行法體驗越來越微細。
經文的這種演說方式,如果用法數表達的話,即是數字越來越大,所照範圍越來越廣。在普光明殿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中,十住位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時,是以『十千』為莊嚴;十行位夜摩天王帶領大眾迎佛入寶莊嚴殿時,是以『百萬』為莊嚴;十迴向位兜率天王帶領大眾迎佛入一切妙寶所莊嚴殿時,則是以『百萬億』為莊嚴,即是此意。
普光明殿是從行法理論的角度說,以法數、空間、距離不斷拓展和延伸來代表智慧增勝、行法精進帶來的生命體驗越來越廣大、微細,演說很工整;而《入法界品》是從行法實踐的角度說,同樣是智慧增勝、行法精進帶來的生命體驗,演說模式卻與普光明殿不同:比如善知識談到往昔成就行法時,十住十行位的演說非常簡單,甚至一兩句話帶過,但從第九行位不動優婆夷開始有完整的故事化、場景化的描述,意味著轉入根本智的語言模式,即轉入密法言說模式,智慧成為隱秘的力量,行法實踐能帶來整體的生命體驗。後面十地位是以十信、三賢位的所有行法作為往昔成就,善知識在演說時,這種特徵會更加明顯,故事化、場景化的描述會越來越微細、豐富。
《華嚴經》描述的是成就者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生命體驗,是無上正覺的具體表現,通過微細、準確、豐富的語言,將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的行法理論演說清楚,將不同行法次第中的不同行法體驗演說清楚。修行者必須通過不同行法位次之間的經文對比,才能準確解讀這種演說所表達的意義。其他經典往往只演說行法實踐的某一部分,所以很難包括不同行法次第中的不同生命體驗。
觀自在菩薩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經文是這樣:
【善男子!我恒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諸眾生前,隨所應化而為利益,或以布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攝取眾生,或以利行攝取眾生,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現種種微妙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善巧言辭,或以威儀勝妙方便,或為說法或現神變,令其開悟而得成熟,或為化現種種色相,種種族姓,種種生處,同類之形,與其共居而成熟之。】
第七迴向位觀自在菩薩能『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諸眾生前,隨所應化而為利益』,乃至以此生起入法界三十二應,是在以往諸參的行法成就基礎上才能具備。菩薩隨類度化眾生的能力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在以往的行法實踐中不斷積累而成,是從十住十行位的如實見、如實知一切眾生,直到第四迴向位師子頻申比丘尼於『日光園』中坐師子座,隨諸眾生而演說法;第五迴向位婆須蜜多女於『險難國寶莊嚴城』,『隨其欲樂而為現身』,廣度眾生離於貪欲;第六迴向位鞞瑟胝羅居士於『淨達彼岸城』,『開栴檀座如來塔門』,得佛種無盡三昧,隨其次第見無量諸佛等等,不斷積累逐漸到達。
四十華嚴的這一參,有觀自在菩薩與善財童子演說的偈頌,代表在此行法實踐中生起理性、莊嚴和喜悅的生命體驗。
第七迴向位以後,是十迴向位的一生補處階段:第八迴向真如相迴向、第九迴向無縛無著解脫迴向、第十迴向入法界無量迴向。
第八迴向位正趣菩薩跟在第七迴向位觀自在菩薩後相繼出現,兩參不相隔離,沒有善財童子離開第七迴向位,漸次南行,然後到達第八迴向位的過程,第七迴向位末後即是正趣菩薩出現。對比而言,第七住、第八住的兩位善知識同住海潮處,但二者種性不同,彼此隔離;第七行、第八行的兩位善知識種性相同,同住世間,但彼此隔離;此處第七迴向、第八迴向的兩位菩薩種性相同,同住一切法中,彼此不相隔離,由此可知不退轉階段的行法與一生補處階段的行法如何隨行法升進而逐漸總合為一。
第八迴向位真如相迴向是十迴向位一生補處階段中的第一位行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八位願波羅蜜,亦即十迴向位『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中的『身業』入滅盡定行法,與第八童真住位的毘目瞿沙仙人、第八難得行位的大光王、第八不動地位的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第八等覺位的無勝軍長者對齊。
善財童子參訪觀自在菩薩之後,經文是這樣:
【爾時,東方有一菩薩,名曰正趣,從空中來,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種震動,一切皆以眾寶莊嚴。正趣菩薩放身光明,映蔽一切日、月、星、電,天龍八部、釋、梵、護世所有光明皆如聚墨;其光普照一切地獄、畜生、餓鬼、閻羅王處,令諸惡趣,眾苦皆滅,煩惱不起,憂悲悉離。又於一切諸佛國土,普雨一切華香、瓔珞、衣服、幢蓋;如是所有諸莊嚴具,供養於佛。復隨眾生心之所樂,普於一切諸宮殿中而現其身,令其見者皆悉歡喜,然後來詣觀自在所。】
『正趣菩薩放身光明』與第四、第五、第七迴向位善知識放光一致,但廣狹不同,內容詳略程度不同。第四、第五迴向位的善知識放光皆照自所住處,第七迴向位觀自在菩薩『放閻浮檀金妙色光明,起無量色寶焰網雲,及龍自在妙莊嚴雲,以照善財』,內容簡略;此處第八迴向位正趣菩薩放光,所照內容則詳細具體得多,意味著修行者到達十迴向位入滅盡定行法,成就金剛種性智慧,其金剛種性智慧能在具體生命活動與生命體驗中呈現。
到第十迴向位時,『安住地神等百萬地神,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普令大地同時震吼,種種寶物處處莊嚴』,超越以往諸位行法,到達世尊的無上正覺成就處『摩竭提國菩提場』。十迴向位行法中強調的『放光』與普光明殿行法理論對應,在普光明殿十迴向位,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演說十迴向位行法。
觀自在菩薩住『補怛洛迦山』,正趣菩薩從東方虛空中來,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從名字來看,『補怛洛迦山』與『娑婆世界輪圍山』不同,但從所代表的意義來講,二者皆是指身心覺知的一切法。『補怛洛迦山』是從第七迴向位自成就不退轉的角度說,即從『到達』金剛種性智慧地的角度說;而『娑婆世界輪圍山頂』則是從入滅盡定行法的角度,從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的角度說。
佛教經典中,不同行法階段身心覺知一切法的表達方式不同。大略來說,須彌山、輪圍山代表凡夫種性的身心覺知一切法;妙峰山、楞伽山代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時的身心覺知一切法;補怛洛迦山代表到達第七迴向位,成就金剛種性智慧時的身心覺知一切法等等。
為什麼第八迴向位的正趣菩薩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因為第七迴向位以後開始別教菩薩普賢菩薩法界行法,以金剛種性智慧在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直至到達別教菩薩無上正覺。如經典所言,南瞻部洲有金剛座,一切菩薩皆於此處成就無上正覺。『南瞻部洲』即娑婆世界凡夫種性所在。金剛種性智慧成就處即娑婆世界所在處,修行者於此娑婆世界一切法中成就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第十迴向位安住地神住『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中』,亦是同等意義,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生起行法實踐,最終到達世尊的無上正覺成就處摩竭提國菩提場。
正趣菩薩從『東方虛空中』來,『東方』代表大圓鏡智所在處,是一切法、一切智慧生起處;『空』是指一切法普遍存在處,亦即自性根本智所在處,即入滅盡定行法的生起處。
正趣菩薩到達娑婆世界輪圍山頂之後,『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種震動,一切皆以眾寶莊嚴』。『地』能總持一切法、出生一切法、成就一切法,說到底,『地』即當下娑婆世界一切法所在處。『足』不離一切法大地,能支撐全身,『足』以上代表報身世間無上智慧成就處。在普光明殿十信、十住、十行位中世尊兩足放光;在十迴向位中世尊兩膝放光;在十地位中世尊眉間放光,對比可知『足』所代表的意義。正趣菩薩『以足按地』是指以報身世間的無上智慧回到娑婆世界的一切法中,此娑婆世界即生起六種震動,一切法皆以眾寶莊嚴。
眾生種性決定一切法是娑婆世界還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非由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本身而定。如第八行位大光王於妙光城所言:『若有眾生其心清淨,曾種善根供養諸佛,發心趣向一切智道,以一切智為究竟處,及我昔時修菩薩行曾所攝受,則見此城眾寶嚴淨;餘皆見穢。』正趣菩薩以金剛種性智慧生起行法實踐,此一切法即從凡夫種性娑婆世界,轉變成為修行者無上正覺成就處。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